一种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794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传动机械技术领域,适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林机械与车辆等用转向离合器的转向系统,特别适用于推土机用转向离合器的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推土机用转向离合器的换向执行机构一般为刚性连杆机构,该类转向机构的传动“结点”多,转向手柄的操作空间较大,关节机构多,从而造成装配调整难度大,传动效率较低,转向操纵较“重”,作业中的频繁转向易造成操作者的紧张与疲劳。推土机的作业工况恶劣,连杆机构关节轴承的磨损量大,当调整不及时或维护不到位时,时有发生转向不到位,造成转向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迅速下降或损坏等故障,现有转向离合器转向系统的定位机构按照操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连杆机构、液压与电控等,这三种操纵方式一般不能简单地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使转向离合器的转向工况可以完全采用电子、液压控制方式,为转向离合器的液压、电液以及自动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包括阀体和密封在阀体两端的压盖,所述阀体内设有两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座上依次设有进油口、液控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液压系统的送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液压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液控油口用于控制转向离合器分合,所述阀座的型腔内滑动安装所述阀芯,所述阀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用于连通所述进油口和液控油口,所述第二连通槽用于连通所述液控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阀芯由压力油驱动控制转向离合器油液的供断。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盖上,所述阀座的另外一端设有过油杆,所述过油杆的过油通道与所述阀座的型腔连通,当所述过油杆内的压力油的压力大于所述液压系统的送油口压力时,所述阀芯在压差作用下朝向所述进油口运动直至所述阀芯顶到压盖上,此时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进油口和液控油口,当所述过油杆内的压力油的压力小于所述液压系统的送油口压力时,所述阀芯在压差作用下朝向所述出油口运动直至所述阀芯顶到所述过油杆的端面上,此时所述第二连通槽连通所述液控油口和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芯远离所述过油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过油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座包括与压盖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和与阀体滑动配合的滑动座,所述阀芯靠近压盖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阀芯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滑动座内且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进油口和液控油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一连通槽位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二连通槽位于所述滑动座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通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外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连通槽的槽边上。

本实用新型两组所述控制阀分别为左控制阀和右控制阀,所述转向离合器包括与左控制阀连接的左离合器和与右控制阀连接的右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在整机启动后,液压系统向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供油,让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保持联动,根据转向离合器的转向要求,左过油杆或右过油杆内泵入先导液压油,阀芯相对阀座运动,从而获得转向离合器油液的供断,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液压油量少,动作迅速,定位准确,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推土机的转向手柄的布置更加自由灵活,为转向离合器的液压、电液以及自动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阀体1;压盖2;左阀座31,左阀芯32,左过油杆33;阀座41,右阀芯42,右过油杆43;第一弹簧5;固定座61,滑动座62;第二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径向”、“轴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包括阀体1和密封在阀体1两端的压盖2,阀体1内设有两组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上依次设有进油口、液控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液压系统的送油口连通,出油口与液压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液控油口用于控制转向离合器分合,阀座的型腔内滑动安装阀芯,阀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第一连通槽用于连通进油口和液控油口,第二连通槽用于连通液控油口和出油口,阀芯由压力油驱动控制转向离合器油液的供断。

本实施例中的阀芯是由过油杆内的先导液压油驱动,具体地,阀座的一端固定在压盖2上,阀座的另外一端设有过油杆,过油杆的过油通道与阀座的型腔连通,当过油杆内的压力油的压力大于液压系统的送油口压力时,阀芯在压差作用下朝向进油口运动直至阀芯顶到压盖2上,此时第一连通槽连通进油口和液控油口,当过油杆内的压力油的压力小于液压系统的送油口压力时,阀芯在压差作用下朝向出油口运动直至阀芯顶到过油杆的端面上,此时第二连通槽连通液控油口和出油口。

本实施例中的两组控制阀分别为左控制阀和右控制阀,转向离合器包括与左控制阀连接的左离合器和与右控制阀连接的右离合器,左控制阀和右控制阀由压力油驱动控制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的分合,从而实现转向。其中,左控制阀对应设置有左阀座31、左阀芯32和左过油杆33,右控制阀对应设置有右阀座41、右阀芯42和右过油杆43。

如图1所示,上述用于转向离合器的两位换向机构的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其中,CL为左离合器的入油口、CR为右离合器入油口、PCL和PCR为先导供油、P为液压系统的压力油通道、T为液压系统的回油通道,P、PCL和PCR为同一个系统压力,操纵手柄的位置信号发送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控制调整液压系统的先导油口的油量以及通断。直线行驶时,液压系统的先导油口关闭,左阀芯32和右阀芯42在液压系统的压力油作用下顶靠在左过油杆33和右过油杆43上,液压系统的压力油口分别与左离合器的入油口和右离合器的入油口保持连通,液压系统内的压力油使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压合保持联动状态,两组履带轮组直线行驶;左转向时,与左过油杆33对应的先导油口开始供油,左过油杆33的压力油推动左阀芯32朝向压盖2运动直至左阀芯32抵靠到压盖2上,此时左阀座31的进油口被左阀芯32切断,同时左阀座31的出油口与液控油口通过左阀芯32的第二连通槽连通,左离合器泄压分离断开联动,左履带轮组停止行走,右离合器正常供油保持联动,右履带轮组继续行走,实现左转向;右转向时,与右过油杆43对应的先导油口开始供油,右过油杆43的压力油推动右阀芯42朝向压盖2移动直至右阀芯42顶靠到压盖2上,右阀座41的进油口被右阀芯42切断,同时右阀座41的出油口与液控油口通过右阀芯42的第二连通槽连通,右离合器泄压分离断开联动,右履带轮组停止行走,左离合器正常供油保持联动,左履带轮组继续行走,实现右转向。

本实施例的推土机转向离合器的控制机构在整机启动后,根据操纵手柄的位置信号,左过油杆33或右过油杆43内的先导液压油进入,阀芯相对阀座运动,从而获得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油液的供断,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液压油量少,动作迅速,定位准确,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推土机的转向手柄的布置更加自由灵活。本实用新型为转向离合器的液压与电液控制方式的整合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推土机转向离合器的控制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制造、尺寸小,方便与转向离合器连接使用。与刚性连杆机构对比,润滑好、磨损小、操纵力小、定位正确、维护周期长且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土机转向离合器的控制机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阀芯远离过油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5,阀芯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抵靠在过油杆的端部,通过弹簧可以获得稳定的开启特性。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土机转向离合器的控制机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阀座包括与压盖2固定连接的固定座61和与阀体1滑动配合的滑动座62,阀芯靠近压盖2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固定座61内,阀芯的另外一端位于滑动座62内且与滑动座62固定连接,进油口和液控油口设置在固定座61上,出油口设置在滑动座62上,第一连通槽位于固定座61内,第二连通槽位于滑动座62内。

第二连通槽内设有第二弹簧7,第二弹簧7的一端抵靠在滑动座62上,第二弹簧7的另外一端抵靠在第二连通槽的槽边上,通过弹簧可以获得稳定的开启特性。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