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3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枢纽器,尤指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业蓬勃发展,也越来越多使用者会使用类似平板计算机的电子装置,以作为娱乐或处理商务的用途,此类的电子产品在使用时通常是以双手分别握住电子装置的左右两侧,容易使手部产生疲累感,尤其有越来越多的平板计算机为因应用户看影片的需求,而将屏幕的尺寸加大,重量更重,更加容易使手部疲劳,甚至导致病痛产生,又或者能够将电子装置平放于大腿或桌面,然而,如此一来将不利于观看,也会对使用者的操作上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包括有一个基座及一个翻转模块的枢纽器,该基座内设置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基座于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该第一滑轨呈圆弧状,该基座连接有一个抵压件,该抵压件通过一个调整件连接于该基座,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基座移动地连接于该基座,该抵压件能够随该调整件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基座,该翻转模块能够循该第一滑轨轮廓相对该基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该翻转模块位于该基座与该抵压件之间且该抵压件抵靠于该翻转模块相异于该基座的一侧。

该至少一个第一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滑轨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相异的两侧,该至少一个第一滑移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滑移件分别对应该两个第一滑轨。

该翻转模块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滑移件、一个第二滑移件及一个第三滑移件,该第一滑移件能够循该第一滑轨轮廓相对该基座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轨,该第一滑移件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唇缘并于相异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唇缘,该第一滑移唇缘设置于该第一滑轨,该第一滑移唇缘呈圆弧状,该第二滑移唇缘呈圆弧状,该第二滑移件相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并于两侧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滑轨,两个该第二滑移唇缘分别能够相对滑移地设置于两个该第二滑轨,该两个第二滑轨呈圆弧状,该第三滑轨呈圆弧状,该第三滑移件能够循该第三滑轨轮廓相对该第二滑移件移动地连接于该第二滑移件,该第三滑移件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移部且相异于该滑移部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连接部,该第三滑移件的滑移部设置于该第三滑轨,该连接部凸伸出该容置空间。

该第二滑移件设置有一个承载部,该承载部邻近该第三滑轨的其中一端,该第二滑移件的承载部连接有一个支撑座并设置有一个弹性件,该支撑座邻近该承载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柱,该弹性件的一端顶推该第二滑移件的承载部,该弹性件的两端之间卷绕于该支柱,该弹性件相异于该承载部的另一端能够顶推该第三滑移件移动地抵靠于该第三滑移件。

该弹性件为扭力弹簧。

该调整件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基座。

该第一滑轨邻近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限位部,该第一滑移件的一端凸设有一个限位凸缘,该翻转模块展开时,该限位凸缘抵靠于该限位部。

该抵压件与该基座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靠于该抵压件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基座。

该抵压件抵靠于该第二滑移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该枢纽器凭借上述结构达到调整该翻转模块移动时的阻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关闭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展开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枢纽器;20基座;21容置空间;22第一滑轨;23抵压件;24调整件;25弹性组件;26限位部;30翻转模块;31第一滑移件;311第一滑移唇缘;312第二滑移唇缘;313限位凸缘;32第二滑移件;321第二滑轨;322第三滑轨;323承载部;324支撑座;325弹性件;326支柱;33第三滑移件;331滑移部;33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枢纽器10包括有一个基座20及一个翻转模块30;其中:

该基座20内设置有一个容置空间21,该基座20于该容置空间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22,该第一滑轨22呈圆弧状,该至少一个第一滑轨22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滑轨22分别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相异的两侧。

该基座20连接有一个抵压件23,该抵压件23通过一个调整件24连接于该基座20,该调整件24能够相对该基座20移动地连接于该基座20,该抵压件23能够随该调整件24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基座20,该调整件24在本实施例中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基座20,该抵压件23与该基座20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弹性组件25,该弹性组件25的一端抵靠于该抵压件23且相异的另一端抵靠于该基座20。该第一滑轨22邻近该容置空间2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限位部26。

该翻转模块30能够循该第一滑轨22轮廓相对该基座20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20的容置空间21内,该翻转模块30位于该基座20与该抵压件23之间且该抵压件23抵靠于该翻转模块30相异于该基座20的一侧。

该翻转模块30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滑移件31、一个第二滑移件32及一个第三滑移件33,该第一滑移件31能够循该第一滑轨22轮廓相对该基座20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轨22,该至少一个第一滑移件31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该第一滑移件31分别对应该两个第一滑轨22。

该第一滑移件3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滑移唇缘311并于相异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滑移唇缘312,该第一滑移唇缘311能够相对滑移地设置于该第一滑轨22,该第一滑移唇缘311呈圆弧状,该第二滑移唇缘312呈圆弧状。该第一滑移件31的一端凸设有一个限位凸缘313,该翻转模块30展开时,该限位凸缘313抵靠于该限位部26。

该抵压件23抵靠于该第二滑移件32,该第二滑移件32相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321并于两侧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滑轨322,两个该第二滑移唇缘312分别能够相对滑移地设置于两个该第二滑轨321,该两个第二滑轨321呈圆弧状,该第三滑轨322呈圆弧状。该第二滑移件32设置有一个承载部323,该承载部323邻近该第三滑轨322的其中一端。

该第二滑移件32的承载部323连接有一个支撑座324并设置有一个弹性件325,该支撑座324邻近该承载部32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柱326,该弹性件325的一端顶推该第二滑移件32的承载部323,该弹性件325的两端之间卷绕于该支柱326。

该第三滑移件33能够循该第三滑轨322轮廓相对该第二滑移件32移动地连接于该第二滑移件32,该第三滑移件3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移部331且相异于该滑移部33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连接部332,该第三滑移件33的滑移部331设置于该第三滑轨322,该连接部332凸伸出该容置空间21,该弹性件325相异于该承载部323的另一端能够顶推该第三滑移件33移动地抵靠于该第三滑移件33,该弹性件325在本实施例中为扭力弹簧。

请继续参照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关闭后的使用状态图及展开后的使用状态图。该基座20能够连接于电子装置或电子支架的本体,该翻转模块30的第三滑移件33则能够连接于脚架。该枢纽器10在原始位置时,该弹性件325顶推该第三滑移件33移动,使该翻转模块30自动展开至与该基座20之间的夹角呈35度至50度的位置(如图4所示),该弹性件325不会任意移动或偏摆而能够提供力道与方向都十分稳定的弹力。且能够凭借转动该调整件24的方式移动该抵压件23的位置,并改变该抵压件23抵靠于该第二滑移件32的力量,达到调整该第二滑移件32移动时的阻力的效果。

用户能够顶推该翻转模块30以缩小该翻转模块30与该基座20之间的夹角,并通过脚架与电子支架本体之间的固定结构将该翻转模块30与该基座20之间的夹角固定在呈0度的状态(如图5所示)。用户还可自行调整该翻转模块30的角度,推动该第三滑移件33即可带动该第二滑移件32及该第一滑移件31相对该基座20移动,该翻转模块30最大的展开角度能够与该基座20之间形成145度至165度的夹角(如图6所示),该翻转模块30在最大展开角度的状态仍与该基座20保持相当大的接触面积,确保该翻转模块30能够顺畅地收回不会卡住。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支架的枢纽器,其中枢纽器包括有一个基座及一个翻转模块,该基座内设置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基座于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轨,该第一滑轨呈圆弧状,该基座连接有一个抵压件,该抵压件通过一个调整件连接于该基座,该调整件能够相对该基座移动地连接于该基座,该抵压件能够随该调整件同步移动而靠近或远离该基座,该翻转模块能够循该第一滑轨轮廓相对该基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内,该翻转模块位于该基座与该抵压件之间且该抵压件抵靠于该翻转模块相异于该基座的一侧,该枢纽器凭借上述结构达到调整该翻转模块移动时的阻力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