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40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属于减速机元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机;按照齿厂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机、圆锥齿轮减速机和圆锥、圆柱齿引轮减速机;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进轴式减速机;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普通的减速机也会有几对相同原理齿轮达到理想的减速效果,大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就是传动比。现有的减速机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且减速机工作时振动幅度大,产生的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可靠,经久耐用寿命长;使振动和噪声限制在最小程度,运转平稳噪声低;设计合理,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包括针齿壳;所述针齿壳内安装有针齿轮;所述针齿轮其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轮啮合有两摆线轮;所述摆线轮中间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端部连接有输入轴;所述摆线轮后端背离转臂一侧通过W输出机构安装有输出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一错位180°的双偏心套;所述偏心套上装有两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针齿轮上带有针齿套,减少摩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心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采用了行星传动原理,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同一轴心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主要零件采用轴承钢,经淬火处理获得高强度,并且传动接触采用了滚动摩擦,使用可靠,经久耐用寿命长;摆线针齿啮合齿数较多,重叠系数大以及具有机件平稳的机理,使振动和噪声限制在最小程度,运转平稳噪声低;设计合理,维修方便,容易分解安装,最小零件个数以及简单的润滑,使摆线针轮减速机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针齿壳,2-针齿轮,3-摆线轮,4-转臂,5-输入轴,6-过W输出机构,7-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包括针齿壳1;所述针齿壳1内安装有针齿轮2;所述针齿轮2其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轮啮合有两摆线轮3;所述摆线轮3中间设置有转臂4;所述转臂4端部连接有输入轴5;所述摆线轮4后端背离转臂4一侧通过W输出机构6安装有输出轴7。

所述输入轴5上安装有一错位180°的双偏心套(未图示);所述偏心套上装有两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

所述针齿轮2上带有针齿套(未图示),减少摩擦。

所述输入轴5和输出轴7位于同一轴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轮相啮合,以组成少齿差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少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廊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的原因,摆线轮的运动成为即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一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上转过一个齿差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采用了行星传动原理,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同一轴心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主要零件采用轴承钢,经淬火处理获得高强度,并且传动接触采用了滚动摩擦,使用可靠,经久耐用寿命长;摆线针齿啮合齿数较多,重叠系数大以及具有机件平稳的机理,使振动和噪声限制在最小程度,运转平稳噪声低;设计合理,维修方便,容易分解安装,最小零件个数以及简单的润滑,使摆线针轮减速机运行可靠。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