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和制动衬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4141发布日期:2018-09-29 05:0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12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4/939,748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在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和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组,尤其是涉及制动衬片保持装置配置。



背景技术:

这种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中并且经常设置有气动致动。这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的一个实施例是滑动钳的形式并且用于例如相邻轮辋附近的紧凑构造空间中。

滑动制动钳通常经由两个支承柱连接至起支撑作用的制动器支架,所述两个支承柱设计为固定轴承和可动轴承。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在制动器支架中可位移地引导并且典型地通过衬片保持夹以弹簧加载的方式保持在制动器支架中的衬片槽中。

在盘式制动器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仅具有一个力引入元件的盘式制动器的情况下,该设计可能引起制动衬片的不均匀磨损。制动衬片相对于其衬片支架板的平面在径向方向或圆周方向上可能不平行地磨损,这被称为径向磨损或切向磨损。

在德国实用新型专利no.de202008013446u1中描述了弹簧加载的衬片保持夹的示例。

文献国际专利公开no.wo2013/143993a1、德国专利公开no.de102012002734a1和美国专利no.us8,540,061b1示出了制动衬片保持系统。

面对这些解决方案,继续存在对延长制动器和制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成本的恒久不变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基于提供改进的盘式制动器的目的。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组。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来实现第一个目的,其中,压紧侧(application-side)制动衬片具有至少一个配属的衬片保持弹簧,该衬片保持弹簧支撑在制动器支架的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架鞍角上并且对制动衬片施加径向向外作用的张力。

所述另一个目的通过提供用于车辆的这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组来实现,其中,压紧侧制动衬片具有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该衬片保持弹簧具有在压紧侧制动衬片背板的一个端部上侧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压力段。

因此,一种用于车辆的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具有制动盘旋转轴线的制动盘;至少一个压紧侧制动衬片和背侧(也称为反作用侧)制动衬片;制动器支架,所述制动器支架将至少两个制动衬片容置在相应的衬片槽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紧侧制动衬片以形配合的方式保持在配属的衬片槽中;制动钳,所述制动钳骑跨制动盘并被设计为滑动钳。压紧侧制动衬片设置有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该衬片保持弹簧至少支撑在制动器支架的衬片槽的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架鞍角上并且将径向向外作用的张力施加在制动衬片上。

径向向外作用的张力使制动衬片可以被拉入到其形配合的保持件中,由此可以有利地减小倾斜磨损。

可以通过有利的具有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的简单配置来产生张力,所述衬片保持弹簧在制动衬片已经装配之后被支撑在衬片槽的制动器支架鞍角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压紧侧制动衬片经由衬片背板以形配合的方式与制动器支架的衬片槽中的制动器支架鞍角的轮廓接合。因此,有利地使得压紧侧制动衬片相对于制动盘旋转轴线在两个径向方向上的固定成为可能。

为此,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设置制动器支架鞍角的轮廓与衬片背板的轮廓相对应,其中,制动器支架鞍角的轮廓的底切表面分别以无间隙的方式与衬片背板的突起部的底切表面接合。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附接至衬片背板。由此形成一种紧凑的制动衬片。

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可以在此附接在衬片背板的上侧上,这允许节省空间。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包括中央段、臂、压力段和过渡段,其中,所述中央段附接在所述衬片背板的上侧上,其中,所述过渡段支承在所述衬片背板的上侧上,并且位于衬片背板的上侧的每一个端部处的所述压力段从衬片背板侧向突出。因此可以有效且简单地预张紧衬片保持弹簧。衬片保持弹簧可以是例如扁弹簧钢,所述衬片保持弹簧由所述扁弹簧钢制造成一冲压和弯曲部件。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包括中央段、臂、压力段和中间段,其中,所述中央段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元件附接至衬片背板,其中,位于衬片背板的上侧的每一个端部处的所述压力段从衬片背板侧向突出。因此可以有利地使用现有的紧固元件,而不需要修改或仅需要稍作修改。

为此目的,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元件可以具有夹具状设计并且具有横向段,所述横向段在衬片保持弹簧的安装状态下延伸穿过衬片背板中的开口,其中,衬片保持弹簧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元件和衬片背板的上侧之间。这是有利的,原因在于衬片保持弹簧因此被受束缚地附接至制动衬片的衬片背板。在此另一个优点是衬片保持弹簧的中央部分在紧固元件与衬片背板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实现衬片保持弹簧的均匀加载。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衬片保持弹簧具有至少一个狭缝,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元件的一段延伸穿过该狭缝。例如,现有的冲压工具因此可以用于衬片保持弹簧的狭缝。另外,衬片保持弹簧和紧固元件可以受束缚地保持在一起。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衬片保持弹簧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狭缝,衬片背板的引导突起部延伸穿过该另外的狭缝。以这种方式,衬片保持弹簧可以有利地居中保持在衬片背板的上侧上并且可以在其可能的纵向运动中被引导,使得仍然确保压力段与制动器支架鞍角的接触连接。

如果压力段中的至少一个支撑在制动器支架的衬片槽的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架鞍角上,则在制动衬片上产生有利简单的张力,而在制动器支架处不需要额外的措施。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通过至少一个弹簧保持件附接在衬片背板的上侧上。因此可以有利地减轻重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保持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以预张紧的方式布置并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与衬片背板的上侧之间。这导致预张紧的简单产生。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包括至少一个中央段、过渡段、至少一个压力段和至少一个支承段。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段靠置在衬片背板的上侧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段在衬片背板的上侧的端部处从衬片背板侧向突出。这导致有利的紧凑设计。

为了有利地简单产生作用在制动衬片上的张力,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段支撑在制动器支架的衬片槽的至少一个制动器支架鞍角上。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被设计为辊,尤其是索缆辊。这种辊设计具有侧向引导衬片保持弹簧的优点。

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由弹簧线制成。因此衬片保持弹簧的制造简单。

另外的优选实施例设置了位于衬片背板的上侧的每个端部处的两个这样的衬片保持弹簧。这导致改善的张力产生。

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的上述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衬片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压紧侧制动衬片和至少一个背侧制动衬片。所述压紧侧制动衬片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压力段的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力段在压紧侧制动衬片的衬片背板的上侧的一个端部上侧向突出。

从结合附图考虑的本发明的下文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4示出了按照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器支架的局部视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动衬片;

图5﹣7示出了根据图2﹣4的制动器支架的视图;

图8﹣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

图10﹣11示出了根据图8﹣9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2﹣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2﹣13的第三实施例的制动衬片的衬片背板的透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图12﹣13的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的透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图15的衬片保持弹簧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

图17﹣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19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制动衬片的衬片背板的透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7﹣18的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的透视图;和

图21﹣2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制动衬片的衬片背板和衬片保持弹簧的透视图和横截面正视图。

这种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中并且经常为气动致动。这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的一个实施例是滑动钳的形式并且用于例如相邻轮辋附近的受约束构造空间中。

诸如“顶”、“底”、“右”、“左”等等的术语涉及附图中的取向和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盘式制动器尤其是用于商用车辆中并且经常为气动致动。这种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的一个实施例是滑动钳的形式并且用于例如相邻轮辋附近的受约束构造空间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例如气动盘式制动器1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至图4示出了依照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的制动器支架5的局部视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衬片3。为了更清楚起见,图1中未示出制动盘2,但是其是容易想象的,例如如图9所示。图2示出了在制动器支架5中的制动衬片3的摩擦衬片3b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作用在制动衬片3上的力11、12。

图4示出了制动衬片3的与制动器支架鞍角5'a接合的一侧的放大图。

盘式制动器1是例如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包括具有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制动盘2和布置在制动盘2的两侧上的两个制动衬片3。在此仅示出了这两个制动衬片3中的“压紧侧”制动衬片3。很容易想象另一个“背侧”制动衬片,其可以与压紧侧制动衬片相同或者在形状上不同。此外,盘式制动器1包括制动器支架5、制动钳6和压紧装置(未示出)。

制动衬片具有衬片背板3a,摩擦衬片3b附接在所述衬片背板上。制动衬片3均容置在制动器支架5中分别位于两个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5b、5'b之间的衬片槽15、16(也参见图5、图6)中,并且保持在制动器支架5中。衬片保持夹(未示出)位于制动衬片3的上方,即位于制动衬片的径向外侧。至少制动衬片3在配属的衬片槽15中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被可位移地引导。在配属的车辆沿正x方向向前行驶期间,制动盘2围绕其制动盘旋转轴线2a沿主旋转方向10(图3)旋转。因此,制动钳6的位于图1左侧的那侧被称为进入侧,制动钳6的位于右侧的那侧被称为离开侧。因此,制动器支架鞍角5'a、5'b被称为进入侧制动器支架鞍角5'a、5'b,而相对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b被称为离开侧制动器支架鞍角5a、5b。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分配给进入侧的部件和组件在下文用相应附图标记处的撇号标识。

制动钳6在此设计为滑动钳并且具有压紧段6a和后段6b,所述压紧段和所述后段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在两个端部处经由连接段6c、6’c彼此连接。在此,压紧段6a和后段6b以平行于制动盘2的方式分别布置在制动盘的一侧上,其中,连接段6c在平行于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y方向上延伸。压紧段6a和后段6b与连接段6c一起在带有制动衬片3的制动盘2上形成开口,以便在安装、更换和维护工作期间接近制动盘。

制动钳6的压紧段6a接收盘式制动器1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致动该盘式制动器1并且可以具有例如带有压缩气缸的枢转制动杆。这里对此没有进一步描述。

下文将盘式制动器1的一起布置有制动钳6的压紧段6a和压紧装置的那侧称为压紧侧zs。下文将盘式制动器1的布置有制动钳6的后段6b的另一侧称为背侧rs,其也被称为反作用侧。这些术语“压紧侧”和“背侧”以及引述它们的其他名称是常规的并且用于更好地定向。

位于压紧侧zs上的具有衬片背板3a的制动衬片3因此被称为压紧侧制动衬片3,与该压紧侧制动衬片相对的制动衬片对应地被称为背侧制动衬片。

在制动操作期间,压紧装置利用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的压紧力作用在压紧侧制动衬片3上。未示出但是可以想象的背侧制动衬片容置在制动钳6的后段6b中,并且在具有滑动制动钳6的该盘式制动器1的情况下,背侧制动衬片相对于后段6b没有任何运动。

压紧侧制动衬片3设置有位于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的衬片保持弹簧7。衬片保持弹簧7(图2)包括中央段7a;臂7b、7'b;压力段7c、7'c和过渡段7d、7'd。

中央段7a大致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中心处紧固至该上侧3d并且沿着衬片背板3b的纵向方向(即,在制动衬片3的装配状态中平行于制动盘2)延伸到两侧,到各侧延伸的长度大致对应于衬片背板3d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中央段7a可以例如通过焊接、铆钉、螺钉等等进行紧固。

用以将相应的臂7b、7'b连接至中央段7a的相应过渡段7d、7'd附接至中央段7a的每个端部。过渡段7d、7'd具有弯曲设计,其中,所述过渡段呈朝向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凸出的形状。以这种方式,过渡段7d、7'd均线性接触地靠置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在该示例中,在制动衬片3的装配状态下,该线性接触平行于制动盘旋转轴线2a延伸。当然,其他接触形式也是可能的,例如单点接触、多点接触、多线接触等等。

凸出的过渡段7d、7'd跨中央段7a,由此借助中央段7a的弹簧力将所述过渡段按压到上侧3d上。

每个过渡段7d、7'd均结合到相应的臂7b、7'b中。在没有装配制动衬片3时,每条臂7b、7'b延伸远至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相应端部并且每条臂的相应端部靠置在该上侧上。

相应压力段7c、7'c附接至臂7b、7'b的每个自由端部,所述相应压力段沿着衬片背板3a的纵向方向分别在上侧3d的配属的端部上突出并且被中央段7a、过渡段7d、7'd和臂7b、7'b的弹簧力按压到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

每个压力段7c、7'c均具有凸出设计,使得其凸出侧朝向衬片背板3a面向下。压力段7c、7'c的圆化程度小于过渡段7d,7'd的圆化程度。

在该示例中,衬片保持弹簧7的宽度是恒定的并且在此大致对应于衬片背板3a的厚度。宽度和厚度是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当然,衬片保持弹簧7的宽度也可以相对于衬片背板3a沿着不同的方向或/和是不恒定的。

压紧侧衬片槽15的两侧由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界定,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其下侧由支柱5d封闭(可以省略支柱5d)。每个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大致在其沿着垂直于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的中心处具有相应的凸耳5c、5'c,所述凸耳向内突出到衬片槽15中并具有圆化角部。在每个凸耳5c、5'c下方形成底切部4、4',所述底切部分别向外,即在平行于制动盘2的平面中从衬片槽15出发,形成到相应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中,并且分别与凸耳5c、5'c形成轮廓。每个底切部4、4'在每个凸耳5c、5'c下方延伸到相应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中,最初与支柱5d平行地延伸。所述相应的轮廓然后分别在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中成直角地向下延伸远至靠置部,所述靠置部则又成直角地朝向衬片槽15的内侧延伸一距离,该距离大致对应于每个凸耳5c、5'c下方的底切部4、4'的长度。所述靠置部由支柱5d连接,其中,支柱5d的上侧布置得比靠置部的表面低,即,更进一步朝向制动盘旋转轴线2a。在替代实施例中,如果制动衬片背板3a与凸耳5c、5'c之间的等效靠置表面位于较高位置处,例如位于被加工到凸耳5c、5'c的顶部中的平坦表面和被加工到该加工的平坦表面正上方的区域中的背板中的平坦表面处,则可以省略靠置部。

压紧侧衬片背板3a的每一侧均与相应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与配属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的相应轮廓相对应的轮廓。换句话说,每个凸耳5c、5'c的形状均形成到衬片背板3a的配属的侧中,其中,形成衬片背板3a的相应的矩形突起部3c、3'c,所述突起部与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的相应的配属的底切部4、4'对应。以这种方式,压紧侧制动衬片3由衬片背板3a以形配合的方式在压紧侧衬片槽15中容置在带有凸耳5c、5'c和底切部4、4'的轮廓中,使得压紧侧制动衬片3在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上被可位移地引导,但是在与制动盘旋转轴线2a垂直的方向上是固定的。在此只有压紧侧衬片背板3a的下侧的端部区域靠置在支柱5d的端部处的相应靠置部上。

在图2中,制动衬片3被插入到制动器支架5的衬片槽15中。这首先通过将制动衬片3径向地插入到衬片槽15、16之间的中间空间中来进行(图5、图6)。

在该实施例中,在安装期间,衬片保持弹簧7首先被支撑在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上。因此,制动衬片3被对准以滑入到制动器支架5的底切部4、4'中。随后,制动衬片3被固定在制动器支架5的衬片槽15中,并且可以沿着轴向方向、即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由制动钳6推入到其工作位置中。

制动衬片3的衬片背板3a的侧面的轮廓在此与凸耳5c、5'c和底切部4、4'的轮廓接合并且形成形配合接触。衬片保持弹簧7的压力段7c、7'c的凸出侧则分别通过其接触段9、9'接触以便靠置在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的上侧的靠置段8、8'(图3)上。衬片保持弹簧7在这里被支撑在压紧侧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上并且抵抗衬片保持弹簧7的弹簧力被向上张紧。

以这种方式,在两侧张紧的衬片保持弹簧7以远离制动盘旋转轴线2a指向的方式将张力沿着径向方向向外施加在制动衬片3上。这通过位于制动器支架鞍角凸耳5c、5'c的下侧的底切表面13、13'上的制动衬片突起部3c、3'c的底切表面14、14'导致制动衬片3抵靠制动器支架鞍角5c、5'c的无间隙接触。

为了减小切向倾斜磨损(在制动衬片3的纵向侧、即长侧上),尤其是在盘式制动器1的单制动器压紧主轴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杠杆运动机构在进入侧底切表面13'、14'上产生摩擦力11。杠杆运动机构使用杠杆臂11a产生围绕枢轴点10a的扭矩。枢轴点10a在此接触地位于离开侧突起部3c的上角部边缘与离开侧制动器支架鞍角5a的下角部边缘之间以及底切表面13与14之间。

所述扭矩用于抵抗进入扭矩(力12乘以杠杆臂12a——其已知的影响为允许摩擦衬片3b的进入侧因制动衬片3的衬片背板3a支撑在离开侧制动器支架鞍角5a上而被更严重地磨损)并且因此补偿部分(切向)倾斜衬片磨损。

为了优化这种效果的利用,底切表面13、14;13'、14'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在制动衬片3的装配状态下以无间隙的方式接合。

图5至图7示出了按照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的依照图2至图4的制动器支架5的视图。

图5示出了从压紧侧zs(图1)看的制动器支架5的透视图,从而观察制动器支架5的紧固侧5e。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和突出到衬片槽15中的凸耳5c、5'c的压紧侧衬片槽15。背侧衬片槽16具有不带有凸耳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b、5'b,该制动器支架鞍角通过平行于支柱5d的支柱5f连接。

图6以透视图示出了离开侧底切部4的放大形式。

图7示出了制动器支架5的紧固侧5e的正视图。制动器支架5通过其紧固侧5e附接至车辆的位置固定的紧固段。

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在图8中示出了局部截面图,其中,该截面在平行于制动盘平面的穿过制动器支架5的平面中延伸。图9示出了盘式制动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图8和图9的盘式制动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除制动衬片3外,盘式制动器1的部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因此,下面将仅针对制动衬片3的不同之处。

在该实施例中,压紧侧制动衬片3也具有带有摩擦衬片3b的衬片背板3a。衬片背板3a具有与凸耳5c、5'c和底切部4、4'的轮廓对应的轮廓。这已经在上文结合第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衬片背板3a在其上侧3d的侧区域中形成有分别用于至少一个衬片保持弹簧70、70'的相应弹簧保持件17、17'。每个弹簧保持件17、17'均包括从衬片背板3a向上突出的突起部17a、17'a。每个突起部17a、17'a为板状的并且向上突出大致衬片背板3a的厚度的两倍。每个突起部17a、17'a在衬片背板3a的纵向方向上的延伸同样大致对应于衬片背板3a的厚度的两倍。每个突起部17a、17'a布置成从衬片背板3a的每一侧朝向其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偏置一距离,其中,所述距离大致对应于衬片背板3a的厚度。

每个突起部17a、17'a的面向压紧侧zs的后表面与衬片背板3a的面向压紧侧zs的后表面对准。

相应的保持元件18、18'附接在每个突起部17a、17'a的面向摩擦衬片3b的那侧的中心。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元件18、18'是辊,该辊固定地附接或者能够绕平行于制动盘轴线2a延伸的轴线旋转。所述辊可以设计为例如索缆辊。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设置在每个保持元件18、18'下方的区域中,其具有相应的弯曲凹部,该凹部对应于保持元件18、18'的辊直径,并且每个保持元件18、18'相对于所述凹部布置在一距离处。

相应的衬片保持弹簧70、70'布置在每个保持元件18、18'与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之间并且通过其形状以及每个保持元件18、18'与上侧3d的相应凹部之间的配置而预张紧。所述预张紧具有如下效果:每个衬片保持弹簧70、70'的一端在预张紧的作用下靠置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其中,另一端沿着衬片背板3a的纵向方向在上侧3d的相应端部上突出并且在没有装配制动衬片3时以预张紧的方式靠置在上侧3d的所述端部上。

每个衬片保持弹簧70、70'均包括中央段70a、过渡段70b和70c、至少一个压力段71、71'和至少一个支承段72、72'。

下面描述离开侧衬片保持弹簧70。进入侧衬片保持弹簧70'的构造为镜像倒置设计。

过渡段70b、70c附接至中央段70a的每个端部。过渡段70b面向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一个端部并且将中央段70a连接至压力段71。过渡段70c附接在中央段70a的另一侧上,面向上侧3d的中心并且将中央段70a连接至支承段72。每个过渡段70b、70c均相对于上侧3d以朝向该上侧弯曲的方式成形。

压力段71的自由端部的下侧具有接触段9,该接触段在制动衬片3的装配状态下靠置在制动器支架鞍角5a的靠置段8上。如果没有装配制动衬片3,则压力段71靠置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端部上。

支承段72的自由端部的下侧具有靠置段72a,该靠置段持续地靠置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

中央段70a布置在保持元件18与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凹部之间,其中,中央段70a不与上侧3d接触。这可以通过凹部以及还通过索缆辊形式的保持元件18的构造实现。

过渡段70b、70c跨中央段70a,由此压力段71被中央段70a的弹簧力按压到上侧3d的端部上或按压到制动器支架鞍角5a上。同时,以这种方式张紧的中央段70a具有如下效果:支承段72也被按压到上侧3d上。

在该示例中,衬片保持弹簧70、70'由弹簧线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端部对应地折转以便形成压力段71、71'和支承段72、72'。在此形成与相应靠置表面相互作用的点状接触段或/和弯曲接触段。

制动衬片3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那样安装。

图12﹣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其中,图12示出了从压紧侧zs(图1)看的衬片背板3的致动侧3j的视图。图13示出了从制动盘2看的视图。图14是致动侧3j上的根据图12﹣13的第三实施例的制动衬片3的衬片背板3a的透视图。图15是根据图12﹣13的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7的透视图。图16示出了根据图12﹣13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动衬片3的根据图15的衬片保持弹簧7的紧固元件20的透视图。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除制动衬片3外,盘式制动器1的部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因此,下面仅详细针对制动衬片3的不同之处。

在该实施例中,压紧侧制动衬片3也具有带有摩擦衬片3b的衬片背板3a。衬片背板3a设置有上面已经描述的轮廓,并且该轮廓与凸耳5c、5’c和底切部4、4'的轮廓相对应。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衬片保持弹簧7在其中心处通过紧固元件20紧固至紧固段3f。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紧固元件20。

在该第三实施例中,衬片保持弹簧7包括中央段7a;臂7b,7'b;压力段7c、7'c和中间段7e、7'e。

中央段7a设置有沿衬片保持弹簧7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缝7f,用于接收紧固元件20的一段。狭缝7f不在衬片保持弹簧7的假想中心线上延伸,而是沿着朝向摩擦衬片3b并且平行于衬片保持弹簧7的假想中心线的方向偏置地延伸。所述假想中心线在衬片保持弹簧7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中央段7a的长度大致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7的中央段7a的长度的一半。

相应的臂7b、7'b附接至中央段7a的每个端部。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臂7b、7'b明显更长,例如分别为中央段7a的长度的两倍。

每条臂7b、7'b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设有相应的狭缝7g、7'g。狭缝7g、7'g分别用于接收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的引导突起部3g、3'g。

相应的压力段7c、7'c通过中间段7e、7'e附接至臂7b、7'b的每个自由端部。每个中间段7e、7'e均以面向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方式从相应的臂端部成钝角地向下弯曲。为此,每个压力段7c、7'c均在中间段7e、7'e的相应自由端部上沿相反方向向上弯曲。压力段7c、7'c均侧向延伸超过衬片背板3a并从衬片背板突出一距离,该距离大致对应于相应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在衬片背板3a的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紧固段3f从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突出并具有连续的开口19,该开口沿着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方向延伸穿过衬片背板3a。如图13所示,在衬片背板3a的附接摩擦衬片3b的那侧上,开口19区域中的摩擦衬片3b在该开口下方和附近凹陷。

紧固元件20(参见图16)在这里以夹具的方式设计并且包括板20a,相应的梯形侧壁20b、20c分别大致成直角地附接至该板的纵向侧上。梯形侧壁20b、20c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其较短的下侧处通过横向段20d相连接。横向段20d成直角地附接至一个梯形侧壁20b并且在连接部20e、例如焊缝处连接至另一个梯形侧壁20c的下侧。横向段20d平行于板20a延伸并且在衬片保持弹簧7的安装状态下延伸穿过开口19。在安装之后形成连接部20e。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一个梯形侧壁20b被引导通过在衬片保持弹簧7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狭缝7f。衬片保持弹簧7的中央段7a的较宽的纵向段在此布置在侧壁20b、20c之间以及板20a的下侧与衬片背板3a的紧固段3f的上侧3d之间,其中在相对于制动盘旋转轴线2a的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间隙。

在衬片保持弹簧7安装在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上的状态下,引导突起部3g、3'g均延伸穿过衬片保持弹簧7的狭缝7g、7'g并从每条臂7b、7'b的上侧突出。如上文已经描述的那样,位于衬片保持弹簧7的压力段7c、7'c的下侧上的接触段9、9'在此均与配属的靠置段8、8'接触。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衬片背板3a具有上斜角段3e、3'e,该上斜角段具有相应的斜面3i、3'i。每个斜面3i、3'i均经由凹部3h、3'h结合到相应的引导突起部3g、3'g中以及结合到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中。凹部3h、3'h首先从相应的斜面3i、3'i以直线段延伸,该直线段随后在过渡到相应引导突起部3g、3'g和上侧3d的过渡部中具有相应的圆化部分。

图17﹣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1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其中,图17示出了从压紧侧zs看(图1)的衬片背板3的致动侧3j的视图。图18示出了从制动盘2看的不带摩擦衬片3b的衬片背板3a的视图。图19示出了从摩擦衬片3b侧看的根据图17﹣18的第四实施例的制动衬片3的衬片背板3a的透视图。在此没有示出摩擦衬片3b,但其是容易想象的。图20示出了根据图17﹣18的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7的透视图。

与第三实施例相比,衬片背板3a不具有带开口19的紧固段3f,而是具有在引导突起部3g、3'g之间连续的上侧3d。在该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了两个开口19、19',这两个开口均布置在引导突起部3g、3'g附近。在此,所述开口19、19'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引导突起部3g、3'g彼此之间的距离。

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比,第四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7在中央段7a的端部区域中通过紧固元件20、20'分别紧固至衬片背板3a。紧固元件20、20'具有相同的设计。上文已经给出了这方面的描述。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衬片保持弹簧7包括中央段7a;臂7b、7'b;压力段7c、7'c和中间段7e、7'e。

中央段7a在其端部区域中设置有沿衬片保持弹簧7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相应狭缝7f、7'f,用于接收相应紧固元件20、20'的一段,如上所述。

与第三实施例相比,中央段7a的长度大致对应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衬片保持弹簧7的中央段7a的长度的三倍,并且比引导突起部3g、3'g之间的距离略短。

臂7b、7'b分别附接至中央段7a的各个端部。臂7b、7'b的长度大致对应于第三实施例中的臂7b、7'b的长度的一半。

每条臂7b、7'b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设有相应的狭缝7g、7'g。狭缝7g,7'g均用于接收引导突起部3g、3'g。

正如结合第三实施例已经描述的那样,压力段7c、7'c分别经由中间段7e、7'e附接至臂7b、7'b的各个自由端部。

衬片保持弹簧7通过紧固元件20、20'附接至衬片背板3a,使得中央段7a距衬片背板3a的上侧3d的距离大体恒定。

制动衬片组具有至少一个压紧侧制动衬片3和至少一个背侧制动衬片。所述制动衬片的长度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不受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例如,可以设想的是,制动器支架5能够实现为所谓的用于简单地安装制动衬片3的径向凹槽21。凹槽21沿着相应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的方向在配属的凸耳5c、5'c的一侧与相应的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的边缘之间延伸。这在图6中示出。

图21﹣22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用于在空间受很大约束的环境中保持衬片保持弹簧的期望预载荷水平。在本发明中,期望的是在衬片安装之后始终保持对制动衬片、尤其是内侧制动衬片的提升力。例如,可能期望将提升力维持在200n至250n的量级。如果必须在较小的可用挠曲范围内(例如4mm)维持该力,则将需要50n/mm至65n/mm范围的弹簧刚度。然而,本发明的这种商用盘式制动器可具有2mm量级的组装公差。如此大的公差可能导致弹簧刚度为50n/mm至65n/mm的衬片保持弹簧所具有的弹簧预载荷可能变化多达100n至125n,即变化大于所需的200n至250n预载荷范围的50n公差。可替代地,如果使用具有更低弹簧刚度的衬片保持弹簧,例如20n/mm弹簧,则弹簧将不得不挠曲10mm至12.5mm以产生所需的200n至250n的提升力。在空间受约束的环境中可能不容许这种挠曲距离。

图21是可以在空间受约束的环境中提供期望的制动衬片提升力的配置的透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压紧侧制动衬片3初始安装在制动器支架衬片槽中之后,衬片保持弹簧7被放置到压紧侧制动衬片背板3a的上表面3d上,其中衬片保持弹簧槽7g、7'g接合背板突起部3g、3'g并且衬片保持弹簧外端部7c、7'c靠置在制动器支架鞍角5a、5'a上。然后朝向制动衬片的上表面3d径向向内按压衬片保持弹簧7,直到提升销75能够插入到制动衬片背板3a的眼环3k中,该眼环径向向外延伸穿过衬片保持弹簧7的孔眼狭缝7h(在图22的横截面正视图中可见)。一旦安装了提升销75,提升销就可以例如通过开口销76固定就位。优选地,将衬片保持弹簧7压缩足够的距离以插入提升销75所需的力等于所需的提升力预载荷,在该例子中压缩力为200n至250n。

通过使用衬片保持夹10作为安装工具,可以促进径向向内按压来压缩衬片保持弹簧7的动作。例如,在存在衬片保持夹10的实施例中,衬片保持夹的端部可以部分地插入到钳压紧侧6a的凹部中,然后向下旋转到衬片保持弹簧7的上表面上。由于衬片保持夹10的长度相较于衬片保持弹簧7与钳压紧侧6a的凹部之间的相对较短距离所提供的机械增益,衬片保持弹簧7可以相对容易地被压缩到能够用很少插入力或不用任何插入力就能插入提升销75的位置。一旦销75被安装,衬片保持夹10就可以被释放,因为提升销75承受了施加给衬片保持弹簧的预载荷力。如果衬片保持夹10接着要被安装在盘式制动器上,则衬片保持夹可以从钳压紧侧6a的凹部中移除并且重新定向到其在制动器可操作时的安装位置。

利用这种配置,直接在弹簧、制动衬片背板和支架鞍角之间建立衬片保持弹簧预载荷,由此显著减少或消除了由组装公差叠加引起的预载荷变化。这种配置还允许使用具有20n/mm量级的弹簧刚度的衬片保持弹簧,因为在制动衬片安装过程中在弹簧压缩期间可以适应建立200n至250n的预载荷所需的10mm至12.5mm的挠曲,即,在组装的制动器的操作期间不存在能够适应这种大的弹簧挠曲的需要。这种弹簧预载荷配置的另外的益处包括消除了对作为制动衬片提升结构的一部分的保持器夹的依赖,尽管为了其它目的仍然可以存在保持器夹,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这些图中,保持夹10设置有槽10b以容置眼环3k和提升销76。

因为结合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所公开实施例的这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想到的,所以应将本发明解释为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内的一切东西。

附图标记列表

1盘式制动器

2制动盘

2a制动盘旋转轴线

3制动衬片

3a衬片背板

3b摩擦衬片

3c,3'c突起部

3d上侧

3e,3'e角段

3f紧固段

3g,3'g引导突起部

3h,3'h凹部

3i,3'i斜面

3j致动侧

3k眼环

4,4’底切部

5制动器支架

5a,5'a;5b,5'b制动器支架鞍角

5c,5'c凸耳

5d支柱

5e紧固侧

5f支柱

6制动钳

6a压紧段

6b反作用段

6c,6'c连接段

7衬片保持弹簧

7a中央段

7b,7'b臂

7c,7'c压力段

7d,7'd过渡段

7e,7'e中间段

7f,7'f;7g,7'g,h狭缝

8,8'靠置段

9,9'接触段

10主旋转方向

10a枢轴点

10b槽

11,12力

11a,12a杠杆臂

13,13'底切表面

14,14'底切表面

15,16衬片槽

17,17'弹簧保持件

17a突起部

18,18'保持元件

19,19'开口

20,20'紧固元件

20a板

20b,20c侧壁

20d横向段

20e连接部

21凹槽

70,70'衬片保持弹簧

70a中央段

70b,70c过渡段

71,71'压力段

72,72'支承段

72a靠置段

75提升销

76开口销

rs背侧

zs压紧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