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205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2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24346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具备摆动齿轮及使该摆动齿轮摆动旋转的曲轴。并且,还具备在轴向上与曲轴对置配置的凸缘部件,并且从凸缘部件输出通过摆动齿轮的摆动而得到的摆动齿轮与非摆动齿轮侧之间的相对旋转。

曲轴具有空心部,从凸缘部件突出的轴部件插入于该空心部。曲轴被配置于该曲轴的内周与轴部件的外周之间的轴承支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22450号公报

在这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难以充分确保支承曲轴的轴承的支承容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承曲轴的轴承的支承容量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本发明通过将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设为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即,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其具备:摆动齿轮;曲轴,使该摆动齿轮摆动旋转;及凸缘部件,在轴向上与该曲轴对置配置,其中,所述曲轴具有空心部,所述凸缘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空心部的轴部件,在所述曲轴的内周与所述轴部件的外周之间配置有内侧轴承,该内侧轴承从所述曲轴的轴向端面沿轴向突出。

在本发明中,将为了支承曲轴而配置于曲轴的内周与轴部件的外周之间的内侧轴承设置成从曲轴的轴向端面沿轴向突出。

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承曲轴的轴承的支承容量。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承曲轴的轴承的支承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结构的相当于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例子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中:10-齿轮装置,12-外齿轮(摆动齿轮),20-曲轴,21a-曲轴的内周,21-空心部,22、23-轴向端面,30-轮架(凸缘部件),31-轴部件,31a-轴部件的外周,50-第1内侧轴承,60-第2内侧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概略而言,该齿轮装置10具备两个外齿轮(摆动齿轮)12(12a、12b)和使该外齿轮12摆动旋转的曲轴20。齿轮装置10具备在轴向上与该曲轴20对置配置的轮架(凸缘部件)30,并且从该轮架30输出通过外齿轮12的摆动而得到的外齿轮12与内齿轮40(非摆动齿轮)之间的相对旋转。

曲轴20具有空心部21,轮架30具有插入到该空心部21的轴部件31。并且,在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内周21a与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配置有内侧轴承(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均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沿轴向突出。

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齿轮装置10具有平行轴减速级(前级减速级)g1及偏心摆动减速级(后级减速级)g2这两级减速级。齿轮装置10通过该两级的减速级g1、g2对马达9的马达轴9a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且使轮架30相对于安装有马达9的外壳70(的罩体71)进行旋转。

齿轮装置10具备输入轴13,该输入轴13兼作马达9的马达轴9a。在输入轴13组装有小齿轮11。小齿轮11与设置于曲轴20端部的齿轮14啮合。由小齿轮11和齿轮14构成平行轴减速级g1。齿轮14相当于向曲轴20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

如图2所示,曲轴20在该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与凸缘部件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23具有螺孔32。螺孔32用于齿轮14的安装。齿轮14具有外嵌于曲轴20的外周的锁扣部14a、以与轴平行的方式形成于该锁扣部14a的径向内侧的螺栓孔14b。齿轮14通过贯穿螺栓孔14b而拧入螺孔32中的连结螺栓15来安装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曲轴20的螺孔32在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多个(该例子中形成有八个)。

曲轴20在其外周一体地具有用于使外齿轮12摆动的两个偏心体24(24a、24b)。偏心体24的轴心c24从曲轴20的轴心c20偏心e的量。两个偏心体24的偏心相位差为180度(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偏心)。

在该例子中,偏心体24与曲轴20主体由单一的部件形成为一体。但是,偏心体24也可以是由与曲轴20主体不同的单独的部件构成的偏心体例如经由键等而与曲轴20主体一体化的结构。关于曲轴20附近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在曲轴20的偏心体24的外周,经由偏心体轴承19(19a、19b)摆动自如地组装有摆动齿轮即外齿轮12(12a、12b)。偏心体轴承19具有滚动体(滚子)19a1、19b1以及支承该滚动体19a1、19b1的保持器19a2、19b2。保持器19a2、19b2经由衬垫55a、55b而被轮架侧挡圈(第1定位部件)56a及轮架相反侧挡圈(第2定位部件)56b夹持。由此,保持器19a2、19b2在轴向上对滚动体19a1、19b1进行定位。

返回到图1,外齿轮12与内齿轮40内啮合。内齿轮40由与外壳70一体化的内齿轮主体41及旋转自如地组装于该内齿轮主体41的圆柱状的销部件42构成。销部件42构成内齿轮40的内齿。内齿轮40的内齿的数量(销部件42的个数)稍多于外齿轮12的外齿的数量(该例子中仅多一个)。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安装有马达9的部件及与安装有该马达9的部件一体化的部件统称为“外壳70”。具体而言,该齿轮装置10的外壳70主要由安装有马达9的罩体71、与该罩体71连结的后侧外壳体72、与该后侧外壳体72连结且兼作所述内齿轮主体41的外壳主体73、与该外壳主体73连结的前侧外壳体74构成。

在外壳70(的前侧外壳体74)与轮架30之间配置有交叉滚子轴承59。即,轮架30组装成通过一个交叉滚子轴承59相对于外壳70能够旋转,并且从外壳70侧受到轴向及径向这两个方向上的反作用力。

外齿轮12(12a、12b)分别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12a1、12b1,与轮架30一体化的内销17贯穿于该贯穿孔12a1、12b1中。在内销17的外周旋转自如地外嵌有滑动促进部件18。

滑动促进部件18与贯穿孔12a1、12b1的一部分抵接。但是,贯穿孔12a1、12b1的内径大于滑动促进部件18的外径,在贯穿孔12a1、12b1与滑动促进部件18之间确保有相当于偏心体24的偏心量e的两倍的间隙。作为被驱动部件的对象部件(省略图示)使用设置于轮架30的螺孔37而固定于该轮架30。

在此,对曲轴20及其支承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曲轴20在径向中央具有沿轴向贯穿的空心部21,曲轴20构成为其整体呈筒状。另一方面,轮架30一体地具有插入到该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轴部件31。另外,在该例子中,轴部件31与轮架30由单一部件形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是由与轮架30不同的单独的部件构成的轴部件例如通过压入等而与轮架30一体化的结构。

在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内周21a与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配置有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

在此,所谓“内侧轴承”是指配置于曲轴的内周与轴部件的外周之间且从曲轴的轴向端面沿轴向突出的轴承。

在该结构例中,内侧轴承具备配置于曲轴20的轮架30侧(凸缘部件侧)端部的第1内侧轴承50和配置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的第2内侧轴承60。

第1内侧轴承50由圆锥滚子轴承构成,其具有由圆锥状的滚子构成的第1滚动体51、第1内圈52及第1外圈53。第1内圈52具有限制第1滚动体51沿轴向移动的卡爪52a、52b。

第2内侧轴承60也由圆锥滚子轴承构成,其具有由圆锥状的滚子构成的第2滚动体61、第2内圈62及第2外圈63。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的接触角θ1、θ2在该例子中为17度(非零),并且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

若着眼于第1内侧轴承50侧,则第1内侧轴承50从曲轴20的轮架30侧的轴向端面22沿轴向突出l(22-50)。具体而言,第1滚动体51的一部分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沿轴向突出l(22-51),第1内圈52的一部分突出最大即l(22-52)=l(22-50)。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容纳于曲轴20的第1外圈载置部29,其并未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突出。

另一方面,在曲轴20与轮架30之间设有轴向间隙78。轴向间隙78的轴向宽度为w78。该轴向间隙78是为了用作润滑剂的通路而特意确保的间隙。因此,优选该轴向间隙78的宽度w78确保足够大,例如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滚动体51的最大直径d51m的1/2以上。在该例子中,轴向间隙78的宽度w78设定为与第1滚动体51的最大直径d51m大致相同。

从径向观察时,该轴向间隙78和第1内侧轴承50重叠l(22-52)=l(22-50)。

具体而言,从径向观察时,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滚动体51和轴向间隙78重叠l(22-51),并且从径向观察时,第1内圈52和轴向间隙78重叠l(22-52)。

另外,从径向观察时,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和轴向间隙78并未重叠。因此,轴向间隙78中的润滑剂不会被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阻挡,能够顺畅地到达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与第1滚动体51之间及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内圈52与第1滚动体51之间。

另外,也可以在曲轴20的轴向中央位置形成沿径向贯穿曲轴20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贯穿孔。由此,能够使轴向间隙78中的润滑剂和偏心体轴承19附近的润滑剂经由曲轴20的空心部21而连通,从而能够更加良好地维持润滑剂的流通(在润滑脂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更加良好地维持注入时的扩散)。

接着,若着眼于第2内侧轴承60侧,则该齿轮装置10在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具备第2内侧轴承60。第2内侧轴承60配置于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内周21a与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并且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23沿轴向突出l(23-60)。

在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安装有向该曲轴20传递动力的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从径向观察时,齿轮14和第2内侧轴承60重叠l(14-60)a。

更具体而言,在本齿轮装置10中,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外圈63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3突出l(23-63b),并且横跨并地接于曲轴20的第2外圈载置部27和齿轮14的贯穿孔14c的内周。即,第2外圈63的未从曲轴20突出的非突出部63a被曲轴20的第2外圈载置部27支承,而该第2外圈63的从曲轴20的轴向端部23突出的突出部63b则被固定于曲轴20的(与曲轴20一体化的)齿轮14的贯穿孔14c的内周支承。其结果,第2外圈63构成为其轴向上的整个区域可以从曲轴20或(与曲轴20一体化的)齿轮14接受支承反作用力。

若改变看法,则该结构可以看作如下:齿轮14实际从第2内侧轴承60以悬臂状态突出的轴向长度l(14-60)b较短。即,齿轮14从该第2内侧轴承60突出的轴向长度l(14-60)b比齿轮14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3突出的轴向长度l(14-23)小相当于突出部63b的轴向长度l(23-63b)的量。

另一方面,轴部件31超过曲轴20的轴向端面23而延伸直至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的径向内侧。因此,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内圈62并未从轴部件31突出。换言之,从径向观察时,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滚动体61、第2内圈62及第2外圈63的所有部件的轴向上的一部分与齿轮14重叠,并且与齿轮14重叠的最大量为l(14-60)a。

而且,如上所述,在本齿轮装置10中,在曲轴20的偏心体24与外齿轮12之间配置有偏心体轴承19。但是,从径向观察时,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均未与偏心体轴承19(19a、19b)重叠。另外,这里所说的偏心体轴承19(与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重叠的偏心体轴承19)是指滚动体19a1、19b1的部分,并不包含保持器19a2、19b2的部分。

在该齿轮装置10中,通过安装于该曲轴20的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向曲轴20输入动力。曲轴20在该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23具有用于安装该齿轮14的螺孔32。并且,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偏心体轴承19b经由衬垫55b并通过轮架相反侧挡圈(第2定位部件)56b而在轴向上定位于曲轴20。

并且,在该齿轮装置10中,从径向观察时,该偏心体轴承19b的轮架相反侧挡圈56b与螺孔32重叠。更具体而言,从径向观察时,螺孔32不仅与轮架相反侧挡圈56b重叠,而且超过轮架相反侧挡圈56b还与偏心体轴承19重叠l(32-19b1)。另外,这里所说的偏心体轴承19(与螺孔32重叠的偏心体轴承19)也指滚动体19b1部分,并不包含保持器19b2部分。

为了在不降低曲轴20的支承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以上结构,本齿轮装置10还具有如下结构。

首先,在该齿轮装置10中,插入到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轴部件31具有:小径部34,设置于与轮架相反的一侧(与凸缘部件相反的一侧);大径部33,设置于该小径部34的轮架30侧(凸缘部件侧)(小径部34的外径d34<大径部33的外径d33)。

并且,在轴部件31的大径部33的轮架30侧设置有直径更大的根底部32。换言之,在轴部件31中,轮架30侧的直径大于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直径。并且,在大径部33外嵌有第1内侧轴承50,在小径部34外嵌有第2内侧轴承60。即,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内圈52的内径d52(=大径部33的外径d33)大于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内圈62的内径d62(=小径部34的外径d34)。

另一方面,形成于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供第1外圈53载置的)第1外圈载置部29的内径d29大于(供第2外圈63配置的)第2外圈载置部27的内径d27。即,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的外径d53(=d29)大于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外圈63的外径d63(=d27)。

另外,在第1外圈载置部29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形成有抑制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沿轴向向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移动的第1外圈阶梯部25。在第2外圈载置部27的轮架侧端部形成有抑制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外圈63沿轴向向轮架30侧移动的第2外圈阶梯部26。第1外圈阶梯部25及第2外圈阶梯部26构成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时阻止第1外圈53及第2外圈63沿轴向移动的“肩部”。

并且,在轴部件31的根底部32与大径部33之间形成有抑制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内圈52沿轴向向轮架30侧移动的第1内圈阶梯部36。在轴部件31的小径部34形成有挡圈槽37,该挡圈槽37中嵌入有轮架相反侧挡圈(定位部件)65。轮架相反侧挡圈65经由衬垫66及垫片67抑制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内圈62沿轴向向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移动。

在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时,第1内圈阶梯部36及轮架相反侧挡圈65与衬垫66及(根据选择能够施加适当的预压的)垫片67一同发挥对该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施加预压的功能。即,由于第1外圈53及第2外圈63的轴向移动被第1外圈阶梯部25及第2外圈阶梯部26限制并且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夹在第1内圈阶梯部36及轮架相反侧挡圈65之间,因此在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上施加有预压。

接着,对该齿轮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若与马达9的马达轴9a一体化的齿轮装置10的输入轴13旋转,则组装于该输入轴13上的小齿轮11旋转。小齿轮11的旋转传递至齿轮(动力传递部件)14。由于齿轮14经由连结螺栓15安装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因此若齿轮14旋转,则曲轴20在经由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支承于轴部件31的外周31a的状态下进行旋转。

若曲轴20旋转,则与该曲轴20一体化的偏心体24旋转,并且经由偏心体轴承19使外齿轮12摆动旋转。外齿轮12与内齿轮40内啮合。因此,外齿轮12每摆动一次,外齿轮12相对于内齿轮40旋转(自转)与齿数差相当的量(1齿量)。该自转成分经由滑动促进部件18及内销17传递至轮架30。另外,外齿轮12的摆动成分被外齿轮12的贯穿孔12a1、12b1与滑动促进部件18之间的间隙吸收。

通过轮架30的旋转,能够使固定于该轮架30的对象部件相对于外壳70进行旋转。

在此,在本齿轮装置10中,在曲轴20的内周21a与(与轮架30一体化的)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配置有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曲轴20经由该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支承于轴部件31。

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分别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沿轴向突出l(22-50)、l(23-60)。因此,与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并未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突出的以往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加大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的支承容量,从而能够延长该第1内侧轴承50或第2内侧轴承60的寿命。

更具体而言,在配置于曲轴20的轮架30侧的第1内侧轴承50中,通过使第1内圈52比曲轴20更向轴向上的轮架30侧突出,从而将该第1内圈52尽可能配置于轴部件31的轮架30侧(靠近根底的一侧)。由此,在轴部件31的刚性较高的部分支承第1内圈52,将第1内侧轴承50的实际支承容量维持为较高。并且,通过使第1内侧轴承50和第2内侧轴承60这两个轴承从曲轴的轴向端面突出,从而延长轴承跨距来提高支承容量。

并且,在曲轴20与轮架30(凸缘部件)之间积极地确保宽度w78的轴向间隙78,并且构成为从径向观察时该轴向间隙78和第1内侧轴承50重叠。由此,能够将轴向间隙78用作润滑剂的通路,并且能够将第1内侧轴承50的润滑特性维持为较高。

尤其,在本结构例中,背对背方式的组装导致第1外圈53位于比第1内圈52更靠与轮架相反的一侧,因此,利用这一点,可以配置成如下结构: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并未从曲轴20的(轮架30侧的)轴向端面22突出,只有第1内圈52和第1滚动体51从该轴向端面22突出并且面对轴向间隙78。

因此,能够使轴向间隙78内的润滑剂极其顺畅地(不被第1外圈53阻挡)供给至第1外圈53与第1滚动体51之间及第1滚动体51与第1内圈52之间。由此,能够进一步延长第1内侧轴承50的寿命。

另一方面,配置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第2内侧轴承60的一部分从曲轴20的轴向端部突出,并且从径向观察时,配置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第2内侧轴承60与安装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的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重叠。

更具体而言,第2外圈63的从曲轴20的轴向端部突出的突出部63b被固定于曲轴20的(与曲轴20一体化的)齿轮14的贯穿孔14的内周14c支承。即,第2外圈63横跨并支承于曲轴20及与该曲轴20一体化的齿轮14,其结果,第2外圈63的轴向上的整个区域可以从曲轴20或齿轮14接受支承反作用力。

并且,第2内圈62的轴向上的整个区域被延伸至齿轮14的径向内侧的轴部件31支承。因此,尽管第2内侧轴承60的一部分位于比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23更靠与轮架相反的一侧,恰恰能够形成与沿轴向加长曲轴20及轴部件31这两个部件从而将第2内侧轴承60与第1内侧轴承50之间的轴承跨距确保为较大的情况相同的情况,从而能够增大支承容量。

另外,第2内侧轴承60设置成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3突出,并且齿轮14被该第2内侧轴承60的突出部63b支承。因此,能够将齿轮14从该第2内侧轴承60以悬臂状态突出的轴向长度l(14-60)b设为短于齿轮14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3突出的轴向长度l(14-23)。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齿轮14的支承刚性(支承稳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2内侧轴承60的实际支承容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寿命。

并且,从径向观察时,第2内侧轴承60与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重叠。因此,尽管可以得到上述支承容量的增大效果,但第2内侧轴承60容纳于齿轮装置10的平行轴减速级g1的齿轮14的径向内侧。因此,(与单纯地延长曲轴20及轴部件31的轴向长度的结构相比)可以避免整个齿轮装置10的轴向长度增大。

其结果,在本齿轮装置10中,无论是配置于曲轴20的轮架30侧的第1内侧轴承50还是配置于曲轴20的与凸缘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第2内侧轴承60均能够得到实际支承容量的增大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寿命。

另外,在该齿轮装置10中,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构成为分别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沿轴向突出,利用这一点,可以将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构成为从径向观察时均未与偏心体轴承19(的滚动体19a1、19b1)重叠。由此,能够抑制在将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及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外圈63)压入曲轴20的内周21a时偏心体轴承19的滚动面变形。通过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偏心体轴承19的寿命缩短。

另外,在本齿轮装置10中,曲轴20在该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23具有用于安装齿轮14的螺孔32。从径向观察时,该螺孔32与偏心体轴承19的定位部件(即,轮架相反侧挡圈56b)重叠。具体而言,在本齿轮装置10中,螺孔32还与偏心体轴承19的滚动体19b1本身重叠l(32-19b1)。由此,能够在使齿轮14更加靠近偏心体轴承19侧(外齿轮12侧)的状态下将齿轮14安装于曲轴20,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整个齿轮装置10的轴向长度。

并且,在本齿轮装置10中,轴部件31构成为具有设置于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的小径部34和设置于该小径部34的轮架30侧的大径部33。更详细而言,比大径部33更靠轮架30侧的根底部32的直径更大。

并且,关于内侧轴承,在大径部33配置有第1内侧轴承50,在小径部32配置有第2内侧轴承60。第1内侧轴承50的(第1外圈53的)外径d53大于第2内侧轴承60的(第2外圈63的)外径d63。

由此,可以得到如下作用。即,在本齿轮装置10中,第2内侧轴承60配置在从轮架30以悬臂状态突出的轴部件31上的(比以往)更靠与凸缘部件相反的一侧,因此轴部件31的根底所受负担会更大。但是,通过将轴部件31的轮架30侧(根底侧)附近的直径设为较大并且配置支承容量较大的(外径d53较大的)第1内侧轴承50,能够将轴部件31的根底附近的强度维持为较高。

并且,通过在轴部件31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设置外径d34较小的小径部34,其结果,能够将曲轴20的设置螺孔32的部分的径向壁厚确保为较大。即,在能够防止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附近的强度下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上述螺孔32和偏心体轴承19重叠的结构。

另外,在本齿轮装置10中,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因此,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分别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沿轴向突出,由此得到能够将轴承跨距扩大为较大的优点。

并且,由于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因此尤其在第1内侧轴承50中,还可以得到能够使来自轴向间隙78的润滑剂(不被第1外圈53阻挡而)供给至第1滚动体51附近的优点。但是,在本发明中,并非一定要将内侧轴承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例如,根本无需准备一对内侧轴承。

在图3中示出仅具有一个内侧轴承的变形例。

在图3的变形例中,曲轴20也具有空心部21,作为凸缘部件的轮架30具有插入到空心部21的轴部件31。但是,在该变形例中,在曲轴20的(空心部21的)内周21a与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仅配置有一个第3内侧轴承80。另外,曲轴20的空心部21实际上被第3内侧轴承80占满。

第3内侧轴承80由具有第3滚动体81、第3内圈82及第3外圈83的滚子轴承构成。第3内侧轴承80配置于曲轴20的内周21a与轴部件31的外周31a之间,并且第3内圈82及第3外圈83分别从曲轴20的轴向端面22、23沿轴向突出l(22-80)、l(23-80)。另外,符号84为限制第3内侧轴承80相对于曲轴20的轴向位置的挡圈。

在该齿轮装置10中,在曲轴20与轮架(凸缘部件)30之间也设置有轴向间隙78,并且从径向观察时,该轴向间隙78和第3内侧轴承80重叠l(22-80)。即,可以将该第3内侧轴承80理解为具有与在之前的齿轮装置10中配置于曲轴20的轮架30侧端部的第1内侧轴承50类似的结构及特性的轴承。

并且,在该齿轮装置10中,在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也安装有向该曲轴20传递动力的齿轮14(动力传递部件),并且从径向观察时,该齿轮14和第3内侧轴承80重叠l(14-80)。

即,也可以将该第3内侧轴承80理解为具有与在之前的齿轮装置10中配置于曲轴20的与轮架相反的一侧端部的第2内侧轴承60类似的结构及特性的轴承。

其结果,虽然内侧轴承只有一个第3内侧轴承80,但具有兼备之前的齿轮装置10的第1内侧轴承50及第2内侧轴承60的作用(优点)的特性。

其他结构及作用与之前的齿轮装置10相同,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在附图中对相同或具有类似功能的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图4及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

在图4及图5中示出了将本发明适用于被称作分配式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110上的结构例。

在之前的齿轮装置10中,在内齿轮40的轴心位置仅具备一个(具备使摆动齿轮(即,外齿轮12)摆动的偏心体24的)曲轴20。相对于此,在该图4及图5所示的齿轮装置110中,在从内齿轮140的轴心c140偏移的位置具备多个(具备使摆动齿轮(即,外齿轮112)摆动的偏心体124的)曲轴120(该例子中具备三个:仅图示一个)。

三个曲轴120上分别设置有分配齿轮114(动力传递部件)。各个分配齿轮114同时与一体地设置于输入轴113上的一个输入齿轮111啮合。因此,分配齿轮114接受输入齿轮111的旋转而能够使各曲轴120沿相同方向以相同的转速旋转。由此,三个曲轴120以相同相位旋转,使得外齿轮112与内齿轮140内啮合的同时摆动。另外,输入轴113通过一对轴承188、189支承于轮架130及外壳170。在外壳170安装有未图示的马达,从而能够向输入轴113传递动力。

内齿轮140经由一对轴承291、29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壳170。内齿轮140的主体141与输出圈体195一体化。在输出圈体195形成有螺孔197,输出圈体195驱动使用该螺孔197连结于该输出圈体195的未图示的对象部件。

若外齿轮112摆动,则在该外齿轮112与内齿轮140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曲轴120绕内齿轮140的轴心c140进行公转。该曲轴120的公转通过轴部件131使外壳170及与该外壳170一体化的轮架130相对于输出圈体195进行旋转(相对于安装有马达的外壳170而言,输出圈体195进行相对旋转)。

在该齿轮装置110中,凸缘部件具备配置于曲轴120的轴向上的一侧的外壳(第1凸缘部件)170和配置于曲轴120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轮架(第2凸缘部件)130。

轴部件131与第1凸缘部件(即,外壳170)由相同的部件设置为一体,并且轴部件131通过螺栓139(可以是压入)与第2凸缘部件(即,轮架130)连结。

并且,内侧轴承具备配置于曲轴120的外壳170侧端部(第1凸缘部件侧端部)的第4内侧轴承180和配置于曲轴120的轮架侧端部(第2凸缘部件侧端部)的第5内侧轴承19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有轮架30”作为凸缘部件而发挥作用,并且轮架30具有轴部件31。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壳170及轮架130这两个部件”作为凸缘部件而发挥作用,而且外壳170及轮架130这两个部件均具有(共用)轴部件131。

第4内侧轴承180及第5内侧轴承190配置于曲轴120的(空心部121的)内周121a与轴部件131的外周131a之间。第4内侧轴承180及第5内侧轴承190分别从曲轴120的轴向端面123、122突出l(123-180)、l(122-190)。

并且,在曲轴120与外壳170之间设有第1轴向间隙179,并且在曲轴120与轮架130之间设有第2轴向间隙178。并且,从径向观察时,第1轴向间隙179和第4内侧轴承180(的内圈182)重叠l(123-180)。并且,从径向观察时,第2轴向间隙178和第5内侧轴承190(的内圈192)重叠l(122-190)。

因此,经由第1轴向间隙179能够良好地润滑第4内侧轴承180,从而能够延长第4内侧轴承180的寿命。并且,经由第2轴向间隙178能够良好地润滑第5内侧轴承190,从而能够延长第5内侧轴承190的寿命。

第4内侧轴承180具有第4滚动体181、第4内圈182及第4外圈183。第5内侧轴承190具有第5滚动体191、第5内圈192及第5外圈193。第4内侧轴承180及第5内侧轴承190以背对背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外壳170及轮架130并经由各个内圈(第4内圈182及第5内圈192)施加有预压。

更具体而言,在曲轴120的外圈载置部127的轮架侧端部形成有抑制第4内侧轴承180的第4外圈183沿轴向向轮架130侧移动的外圈阶梯部126。在曲轴120的外圈载置部129的外壳侧端部形成有抑制第5内侧轴承190的第5外圈193沿轴向向外壳170侧移动的外圈阶梯部125。外圈阶梯部125及外圈阶梯部126构成以背对背的方式组装第4内侧轴承180及第5内侧轴承190时阻止第4外圈183及第5外圈193的轴向移动的“肩部”。

另一方面,外壳170侧的第4内侧轴承180(的第4内圈182)直接与外壳170的轴向端面177抵接。轮架130侧的第5内侧轴承190(的第5内圈192)经由垫片167与轮架130的轴向端面136抵接。关于垫片167,可以准备轴向宽度稍微不同的多个垫片,并在装配时选择最合适的一个。

通过该结构,利用螺栓139使外壳170及轮架130彼此靠拢并紧固,由此能够经由第4内圈182及第5内圈192对第4内侧轴承180及第5内侧轴承190施加预压。此时,通过垫片167的选定,能够调整最合适的预压。

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从曲轴120突出的部分在内的)第4内侧轴承180的第4内圈182以及第5内侧轴承190的第5内圈192的轴向上的整个区域均可靠地支承于轴部件131。因此,(与第4内侧轴承180以及第5内侧轴承190未从曲轴120的轴向端面122、123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加大该第4内侧轴承180以及第5内侧轴承190的轴承跨距,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延长第4内侧轴承180以及第5内侧轴承190的寿命。

另外,在该例子中,轴部件131与外壳170由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并且轴部件131经由螺栓139与轮架130一体化,但也可以是相反结构。即,轴部件131与轮架由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并且轴部件131经由螺栓与外壳一体化。另外,也可以由独立部件构成这两个(外壳及轮架这两个)部件,但是为了将内侧轴承周边的支承刚性维持为较高,优选其中任意一个与轴部件由同一部件形成为一体。

并且,如上所述,(具有插入到曲轴的空心部的轴部件的)凸缘部件可以仅设置于曲轴的轴向上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曲轴的轴向上的两侧。

并且,可以仅设置一个内侧轴承,也可以设置一对内侧轴承。在曲轴被一对轴承支承的情况下,只要其中的至少一个轴承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内侧轴承即可,其他轴承无需一定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内侧轴承。

即,该其他轴承无需一定从曲轴的轴向端面沿轴向突出。并且,该其他轴承无需一定配置于曲轴的内周与轴部件的外周之间,例如可以配置于曲轴的外周。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内侧轴承具备专用的内圈及外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轴部件兼作内圈,使曲轴兼作外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