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用隆起和粘合剂鲁棒地接合工件的系统和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50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用于使用隆起和粘合剂鲁棒地接合工件的系统和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技术大致上涉及用于接合零部件或工件的系统和工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使用隆起或技巧设置的突起并结合粘合剂来鲁棒地接合工件的系统和工艺。工件诸如由于各自包括聚合物、各自包括金属且一个包括聚合物且一个包括金属而可以具有相同或类似材料。



背景技术:

焊接是接合各种行业(包括消费者电子器件、家用产品和电器、农业、建筑设备、运输系统等)中的类似和不同材料的常见方式。

不同材料可包括不同金属、不同聚合物或聚合物与金属的组合。制造商可选择有利特性,诸如重量轻、高度适形性或可塑性、坚固、耐用性,或通过组合某些聚合物或复合物材料与其它材料而具有理想的纹理或颜色。制品可以包括各种部件(外部、内部或装饰特征),其中材料选择并且配置成承受热和/或化学侵蚀环境或用于上漆或承受随时间变化的耐化学性。

用于接合类似或不同材料的工艺除其它之外还包括机械接合(例如,螺栓和铆钉)、熔接(例如,熔弧焊和激光焊接)、固态接合(例如,摩擦-搅拌焊接和超声焊接)、钎焊或锡焊和粘合剂粘结。

鲁棒地接合材料而无需大的成本具有挑战性。考虑因素包括所接合的材料的化学、机械和热行为。粘合剂粘结存在包括有效成本效益和非入侵性的许多优势。

常规的粘合剂粘结技术涉及在两个通常光滑表面之间涂敷粘合剂。转向图式且更具体地转向第一图式,图1说明常规粘合剂粘结型系统100。该系统100包括由粘合剂130接合至第二工件120的第一工件110。

在某些情况中,以微米级对表面抛光或刻痕,以诸如除去表面污染物和/或增加粗糙度。

常规技术具有缺点。虽然常规的粘合剂粘结型接头具有相对较强的剪切强度,防止相应的工件相对于彼此横向(或平行)移动,但是它们趋向于具有相对较弱剥离强度。图1中的箭头101指示示例性剪切力。

在抵消非横向力(诸如剥离力或拉离)方面,粘合剂的单独使用通常没有充分作用。图1中的箭头103指示示例性剥离力。剥离力趋向于将工件拉离彼此。在操作中,裂缝形成在接头的粘合剂中并且(诸如通常横向地且没有障碍)在粘合剂中扩散,从而削弱了接头100。

继续参考图式,图6示出示例性接头610的断裂面。接头610对应于常规系统,如图1的系统100。接头610中所示的线表示响应于剥离力输入而在粘合剂中扩散的裂缝。

设计者尝试通过增加诸如铆钉的机械紧固件来解决前述缺点。但是,这伴随有辅助缺陷,诸如增加成本、产品重量和随后电化腐蚀的潜在性。

虽然粘合剂粘结可较为坚固,但是大部分取决于所使用的粘合剂,基于较强粘合剂的粘合是理想的且现在是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归因于前述缺陷,需要存在用于鲁棒地、有效地且具成本效益地将工件粘结在一起的工艺和系统。

一方面,该工艺涉及在待接合的两个工件中的一个工件的配接表面上形成隆起或突起,以及在工件之间施用粘合剂。粘合剂变为设置在突起上和/或突起之间。该工艺还包括将工件与工件之间的粘合剂配接。所得接头显著强于形成在不具有突起的类似大小的工件之间的接头。

另一方面,该工艺涉及在待接合的这两个工件的相应配接表面上形成隆起或突起、在工件之间施用粘合剂,其中该粘合剂变为设置在两个工件的突起之间,以及将工件与工件之间的粘合剂配接。执行配接使得一个工件的突起变为设置在另一个工件的突起上和/或该突起之间。以此方式形成的接头也显著强于形成在不具有突起的类似大小的工件之间的接头。

该突起可具有各种形状(诸如圆顶形)、在突起中具有凹陷或具有较宽尖端、头端或球状物。

某些工艺包括在接合的一个或两个基底上和/或一个或两个基底中提供突起和/或凹槽。

工艺可不仅仅在粘结中使用,且本文的教导可以扩展至其它类型的粘合。除由突起和/或凹槽提供的机械连接外,该工艺还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方法,诸如粘合剂的粘结或混合技术,诸如粘结/胶接点焊、粘结/铆钉粘合或焊接/铆钉粘合。

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将在下文中部分说明和提出。

附图说明

图1说明常规粘合剂粘结型接头的侧面横截面。

图2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第一工件的侧面横截面和其替代性突起形状。

图3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第一工件的侧面横截面。

图4说明粘结特殊配置的工件的示例性工艺的阶段。

图5示出说明各种类型的接头的强度的图表。

图6示出说明本技术的效果的断面图像。

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具有不同的示例性突起分布的替代性工件的平面图。

图8示出常规接合装置和根据本技术且其中裂缝扩散的接合装置的视图。

图9说明示例性第一工件的侧面横截面,如图2一样,示出替代性突起配置。

图式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且某些特征可以被放大或最小化以诸如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并未详述公知的部件、系统、材料或方法以免混淆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所公开实施例仅仅是可以各种和替代性形式和其组合实施的实例。如本文所使用,例如,示例性和类似术语广泛地指代用作图式、标本、型号或图案的实施例。

本文对如何设置特征的提及可指代(但不限于)该特征如何关于其它特征进行定位。本文对特征如何配置的提及可指代(但不限于)如何调整特征的大小、如何塑形特征和/或特征材料。为了简单起见,所配置的术语可用于指代上文在此段落中描述的配置和设置这二者。

方向性提及在本文大部分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示例性附图的描述而提供,且所描述的系统可在各种定向中的任一个定向中实施。本文指示方向的提及并非以限制意义做出。例如,对上面、下面、顶部、底部或横向的提及并非提供用来限制可实施本发明的技术的方式。虽然可提及上表面,但是(例如)取决于特定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定向,该提及表面在设计、制造或操作参考系或上述任何其它特定部件中可(但不一定是)垂直向上或在顶部上,且在设计、制造和/或操作中反而可在某些或所有部件侧面。例如,该表面在各个实施例中反而可在该系统的其它部件侧面或下方。

该特征中描述为或示为单个物件的任何部件可由配置成执行所描述的单个物件的功能的多个此类物件取代。同样地,任何多个物件可由配置成执行所描述的多个物件的功能的单个物件取代。

在某些实例中,并未详述公知的部件、系统、材料或方法以免混淆本发明。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因此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而仅仅是权利要求书的原则,且是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本发明的典型原则。

由本技术形成的接头可以在各种产品和行业中的任一个中使用。接头可以在制造运输车辆(例如,诸如汽车、飞行器、轮船、卡车、公共汽车、手推车和火车)或商用或制造设备、建筑机器、农业机械、仓库设备、办公设备、家用电器、计算装置(诸如电话)、衣服等和其它中使用。

i.第一示例性工件-图2和图9

再次转向图式,图2示出形成有多个隆起或突起212的示例性基座工件210。突起212形成或限定谷部或空隙214。

突起从基底或基座201延伸。突起212与基底201形成在一起,从而在各个实施例中产生单件式工件,或连接至基底201。基底201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材料,并且可以形成基底201和突起212的任何合适方式使用。

突起212可以各种方式形成,诸如成型工件210或通过除去变为突起212的物体之间的材料(214)。例如,成型可包括压缩成型、射出成型或树脂传递成型(rtm)。突起如所提及般诸如通过粘结、熔接或焊接加入至单独形成的基底201。

基底201和突起212可包括各种材料中的任一种,且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基底210可以具有与突起212相同的材料成分或不同的材料成分。

本文所述的工件的基底和突起可均包括聚合物、均包括金属、一个包括聚合器且一个包括金属,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可包括金属和聚合物。

聚合物材料可包括例如聚合复合物,诸如十字形张力碳纤维复合物。

图9说明示例性第一工件的侧面横截面,如图2一样,示出替代性突起配置。突起212可形成为包括如插图编号2124中所示的插入件或能量导向器913。插入件913在各个实施例中定位在成型设备中,该成型设备在用于基底201的成型工艺之前、期间或之后定位在基底201上。

虽然插入件913被示为具有对应于突起2124的形状的形状,或反之亦然,但是插入件和突起可具有不同形状。对于具有其它形状的突起2124(诸如图2中指示的那些突起(2121、2122、2123)),插入件913可具有类似于突起的形状。

插入件913可包括各种材料中的任一种,且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在各个实施例中,插入件913包括不同于基底201的材料。在各个实施例中,插入件913包括不同于突起212的平衡物915的材料。插入件913可包括诸如铝的金属。

在其中结合粘合剂使用焊接以接合工件210、220的预期实施例中,插入件913可用作能量导向器,从而集中焊接能量,诸如来自于焊头的超声焊接能量。

如所提及,工艺-包括在所接合一个或两个基底上/在所接合一个或两个基底中提供突起和/或凹槽(如本文所述)可不仅仅在粘结实施方案中使用。在某些实例中,教导可扩展至其它类型的粘合或接头成形。除由突起和/或凹槽提供的机械连接外,该工艺还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方法,诸如粘合剂的粘结或混合技术,诸如粘结/胶接点焊、粘结/铆钉粘合或焊接/铆钉粘合。

突起212和空隙214可具有各种大小和形状中的任一种,且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插入件913可塑形为销,例如或如图2或9中所示的突起212的外形形状。

在各个实施例中,突起212的大小是基于各种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而预定。示例性因素包括基底201的材料和厚度203(图2),此处或此上形成或提供突起212。

在各个实施例中,基底201的厚度203与突起212的高度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较厚基底201要求较高突起212。

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较坚固材料(诸如金属(例如,铝或钢))的基底201比基底201由较弱材料制成时更厚。设计者在此类情况中可以选择较短突起212,而非可以结合较软基底201(诸如碳纤维复合物)使用的突起高度。无关于是否由相对于基底201为相同、较强或较弱材料制成。

虽然突起212可各自具有公共或不同高度213,诸如表现为分层,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主要提及最大高度。且虽然基底可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厚度203,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主要可提及所形成的接头处的最大厚度或主要厚度203。类似地,虽然粘合剂430(图4和8)诸如在跨基底的不同位置处诸如归因于突起212的存在可各自具有多个厚度432,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主要可提及最大厚度432。

在某些实施例中,粘结线430具有大致上与突起212的高度213(图2)相同的厚度432(图4)。粘结线厚度432和突起高度213可不同于彼此,并且可基于各种上下文数据单独计算。在各个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设计者可以根据突起高度213、基底厚度203、粘结线厚度430、突起材料和基底材料(诸如下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之间的任何合适关系来创建接头。

在一个实例中,基底201包括碳纤维或其它聚合复合物,并且具有约1.5mm与约5mm之间的厚度203,且每个突起212/粘结线430具有约0.5mm与约0.75mm之间的高度213/432。

作为另一实例,基底201包括金属(例如,铝),并且具有约0.6mm与约2mm之间的厚度203,每个突起212/粘结线430具有约0.2mm与约0.3mm之间的高度213/432。

突起212/粘结线430的高度213/432可由多个比例或百分比中的任一个表示。如从用于碳纤维或其它聚合复合物基底201的上述示例性高度213/432和厚度203中可发现,比例或百分比可包括基底厚度203的约15%与约50%之间的突出212/粘结线430的高度213/432。

还从用于金属(例如,铝)基底的上述示例性突出212/粘结线430的高度213/432和基底厚度203可得知,比例或百分比可包括金属基底厚度203的10%与约50%之间的突出212/粘结线430的高度213/432。

虽然根据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金属基底和它们的突起可趋向于更小,但是突起高度和/或粘结线厚度与基底厚度的比例或百分比(例如,10%至50%)可大致上与聚合物基底相同(例如,15%至50%)。

设计者基于所提及的上下文数据和/或其它数据可发现其它比例、百分比或比例或百分比的范围是优选的。其它比例、百分比或其范围可包括所提供的实例或在该实例内、与所提供的实例重叠,或甚至在所提供的实例之上或之外。

在各个实施方案中,使用预定优选比例、百分比或范围之外的突起高度213和/或粘结线厚度432将造成所得接头弱于使用优选比例、百分比或范围的情况。例如,虽然较厚粘结线促进较强接头的形状(如通过比较图5的案例530、540、550中的0.25mm和0.5mm粘结线情况),存在加厚粘结线并不增强强度的点。

虽然突起212可具有任何合适宽度,且该宽度可以在任何一个突起处不同,或在突起间不同,但是在各个实施例中,每个突起212具有约0.2mm与约2mm之间的宽度(例如,最大宽度)215。

在各个实施例中,空隙214将主要工件表面216作为底部。

图2中示出三个示例性突起形状。第一突起形状2121可称为基本圆顶形状。

第二突起形状2122可称为凹入或部分空心突起。

第三突起形状2123可称为球状物突起。

在各个预期实施例中,突起212不具有相同形状。例如,一个或多个可具有第一风格2121、一个或多个第二风格2122和一个或多个第三风格2123

突起形状可由各种上下文因素(诸如形成鲁棒、坚固接头的效力以及形成该性质的可行性(能力、成本、时间投入等))规定。

空隙214具有至少部分取决于突起212的形状的形状。

虽然空隙214可具有其它宽度(例如,最大宽度)217,但是在各个实施例中,每一个空隙214具有约0.2mm与约2.0mm之间的宽度217。

ii.第二示例性工件-图3

图3示出形成有多个隆起或突起312的另一个示例性基座工件210。突起312形成或限定谷部或空隙314。

在图3的实施例中,空隙314包括延伸在基底301的主表面316下方的多个凹槽318。

凹槽318可以各种方式形成,诸如成型工件310或通过除去主表面316处、突起312之间的空隙314中的材料。另外,成型可包括例如压缩或射出成型。材料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除去,诸如通过熔融或各种加工技术(诸如蚀刻、切割或剃齿)中的任一种。

在预期实施例中,凹槽318是通过压印或压窝基底201的表面而形成。

突起312可具有任何理想的形状,诸如本文结合图2或9描述的形状。突起312还可调整大小如同图2或9的突起212一样。

突起312和空隙314可以任何合适方式调整大小,诸如调整为上文结合图2的突起212和空隙214描述的大小。

虽然凹槽318可具有在如图3中所示的凹槽318的主要基底表面316和底部319之间测量的其它深度317,但是在各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凹槽318具有约0.2mm与约0.3mm之间的深度317。

另外,空隙314具有至少部分取决于突起312的形状的形状。

iii.示例性接头形成-图4

图4说明粘结特殊配置的工件210、220的示例性工艺的阶段。

在图4中标记为10的第一步骤处,提供两个工件210、220。图4中的参考标号2001大致上单独或结合粘合剂430指示这些初始部件210、220。

例如,工件210、220中的每一个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工件210。

突起212、222可具有任何形状或大小,包括(但不限于)上文示出且描述的那些形状或大小。空隙214、224可具有任何形状或大小,包括(但不限于)上文示出且描述的那些形状或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工件不具有任何突起。

在预期实施例中,一个工件包括凹槽,如图3中所示的凹槽318,即使相同工件不包括邻近于凹槽的任何突起。

在第二步骤20处,在工件210、220之间引入粘合剂430。使用任何合适工具401引入粘合剂430。可同时或在不同时间由一个或多个工具单独在一个以上位置中引入粘合剂430。例如,可将粘合剂430射出、喷洒或者分配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部分或区段中。

粘合剂430可包括各种材料中的任一种,且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在各个实施例中,在诸如应用的成本、所需接头强度以及调整的其它上下文因素内,由设计者基于基底201和/或突起212的材料选择材料以进行最优粘合或最佳粘合。

在各个实施例中,在以下任何一或多个位置处引入粘合剂430:第一工件210的突起212之间、第二工件220的突起222之间、第一工具210的突起212上和第二工件220的突起222上。

正如本文执行的任何步骤,可由诸如机器人设备的自动化机械执行引入粘合剂430。

可以各种量中的任何量引入粘合剂430。该量可为预定的,并且以许多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诸如按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提及或厚度)量化。粘合剂430的层或线可称作粘结线。虽然可引入其它量的粘合剂430,但是在各个实施例中,施用粘合剂以形成具有约0.2mm与约0.75mm之间的厚度432的层。在某些实施例中,厚度432是0.25mm或0.5mm。

在各个实施例中,厚度432大致上与突起212的高度相同,在突起212的高度附近引入了粘合剂430。如果存在凹槽318,那么厚度43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包括凹槽318的深度以及任何相邻突起212的高度。

在第三步骤30处,配接工件210、220。配接工件210、220可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诸如通过将第一工件210朝第二工件220移动和/或通过将第二工件220朝第一工件210移动)执行。

对于其中工件210、220这二者均包括突起212、222的实施例,配接工件210、220可包括将每个工件210、220的某些突起定位至另一个工件220、210的对应空隙224、214中。空隙224、214可在例如配接步骤期间由于定位成与突起212、222相对而被视为对应于突起212、222。在各个实施方案中,突起212、222辅助此定位(诸如第一工件210的突起212的侧接触第二工件220的突起222的侧),以将突起212、222导向至对应的空隙224、214中。

对于其中至少第一工件210包括突起212、222且第二工件220包括凹槽(如图3的凹槽318)的实施例,配接工件210、220可包括将第一工件210的某些突起212定位至第二工件220的对应凹槽中。

在预期实施例中,可以施用力以在工件诸如由夹具连接之后将它们短暂地保持在一起。

在第四步骤40处,在配接之后,粘合剂固化、硬化或干燥,从而形成连接工件210、220的接头240。

在预期实施例中,诸如通过向该装置增加热量有效地促使固化。

除去任何暂时保持部件,诸如夹具。

参考标号2002指示所得系统。

iv.示例性裂缝阻止-图6和8

如所提及,图6示出了已施用剥离力之后两个示例性接头610、620的断裂表面。更具体地,图6示出说明本技术的效果的断面图像。

第一图像610示出粘合剂粘结型碳纤维复合物的示例性断面图像,其中两个工件110、120缺乏突起和凹槽(如图1)。第二图像620示出粘合剂粘结型碳纤维复合物的示例性断面图像,其中两个工件210、220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突起-例如图2的2002

接头610对应于常规系统,如图1的系统100。第二接头620对应于本技术的示例性接头。第一接头610中所示的线表示响应于剥离力输入而在粘合剂中扩散的裂缝。

第二接头620中的点指示突起212-这些点所在之处。如可得知,第二接头620中仅仅示出了在剥离力输入之后对应于突起212的凹座,因为突起212操作以阻阻止裂缝形成和/或扩散。

在操作中,突起阻阻止裂缝形成和扩散。

转向图8,该图式示出常规接合装置100(如图1)和根据本技术且其中裂缝扩散的示例性接合装置800的视图。该装置800可被视为示出上文讨论的两种可能工件配置:1.其中仅一个包括上面形成的突起212。以及2.其中这二者均包括突起212、222-即,装置800的交替突出最初连接至第一工件且其它突起连接至第二工件。

参考标号135指示第一接合装置100中的裂缝。如所示,它们可形成在粘合剂130中并且无障碍地在粘合剂130中扩散,包括粘合剂130中的可能所有地方。

参考标号835指示第二接合装置800中的裂缝。如所示,它们可形成在粘合剂430中,但是受阻,诸如停止或减缓。当它们碰到一个或多个突起212时,它们受阻。

裂缝835由于多个原因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而被碰到的突起阻止。裂缝835可停止在遇见的突起212的界面处,这是因为产生裂缝的力不足以使得裂缝835越过突起212。即,力不足以使得裂缝继续在某个方向上围绕、越过或沿着突起212的表面。

在其它情况中,产生裂缝的力可足以使得裂缝甚至在接合突起212之后继续进行,但是该力耗散在改向中。由于耗散力形成的裂缝835并未扩散与不存在耗散时的扩散或归因于突起212而并未增加。

作为实例,图8中所示的裂缝835被示为与第一突起212部分重叠,表示裂缝尝试围绕突起移动。裂缝835中途停止在突起212周围,因为围绕突起212的绕行吸收产生裂缝的力。

接头强度与常规技术(例如,图1)相比有所加强,这是因为突起增加了接头的机械稳定性。当施用力至接头-诸如剪切力、剥离力或组合(例如,具有多个非零向量的力)时-接头主体由与粘合剂相互作用的突起212以及邻接突起而加强。当突起更密集地分布在工件210上时和/或当两个工件210、220的配接表面上存在突起时,通常增强此现象。

以这些方式,与常规的接合装置相比,改进了根据本技术的接合装置的负荷或力引导或应力状态。

v.强度比较图表-图5

图5示出说明各种类型的接头的强度的图表500。具体地,例如,图表500示出来自于粘合的十字形张力碳纤维复合物工件的强度测试的结果。

y轴502指示以磅为单位(lbs.)测量的接头强度。接头强度可以任何适当方式测量以比较以不同方式形成的接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头强度表示拉开两个工件210、220所需要的力量(lbs.),其可称为剥离强度。

图表500示出以下五个(5个)接头强度条:

510:两个工件缺失突起和凹槽,且施用粘合剂430以形成具有约0.25mm的厚度的粘结线;

520:两个工件缺失突起和凹槽,且施用粘合剂430以形成具有约0.5mm的厚度的粘结线;

530:一个工件210具有突起,一个工件220没有突起,且施用粘合剂430以形成具有约0.25mm的厚度的粘结线;

540:一个工件210具有突起,一个工件220没有突起,且施用粘合剂430以形成具有约0.5mm的厚度的粘结线;以及

550:两个工件210、220具有突起,且施用粘合剂430以形成具有约0.5mm的厚度的粘结线。

如从示例性测试数据可得知,与当工件不具有突起时(510、520)相比,当工件210、220的一个(530、540)或两个(550)上存在突起时显著地增加接头强度。

如还从示例性测试数据得知,与其中工件210、220不具有突起时(510、520)的装置相比且进一步与其中工件210、220的一个(530、540)具有突起212的装置相比,当所接合的工件210、220这二者均具有突起(550)时显著地增加接头强度,即使考虑了具有较厚粘结线的优势(案例540的0.5mm对案例530的0.25mm)。

如从示例性测试数据还可得知,形成有较厚粘结线,案例540的0.5mm的接头,强于形成有较薄粘结线-案例530的0.25mm的接头。

其中具有相应突起的两个工件之间使用0.5mm粘结线的情况的强度数据条,但是该强度有可能高于其中具有相应突起的两个工件之间使用.25mm粘结线的最后示出的数据条550。

预期存在专用于该实施方案的最优粘结线厚度或最优范围。影响最优厚度或范围的因素包括基底的材料、基底的厚度、基底的形状、突起的材料、突起的大小或形状以及所形成的接头的其它几何形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vi.本技术的选择优势

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具有突起212的不同的示例性图案或分布的替代性工件710、720的平面图。

第一实例示出具有突起212的多个大致上圆形或椭圆形分布712、714的工件710。该图案可仅包括这样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组突起212,如所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该图案可具有其它形状,诸如其它圆形形状,包括长圆形、梨形等。

第二实例示出具有突起212的多个大致上矩形或正方形分布722的工件720。另外,该图案可具有其它形状,诸如具有直边缘或拐角等的其它形状、诸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每个图案712、714、722中的突起212可以任何合适方式(诸如线性、随机、圆形或同心方式、匹配图案712、714、722的边界的方式等)分布。

如同突起212和任何凹槽(图7中未示出)不一定具有相同大小一样,它们也不一定全部具有相同大小。

图案712、714、722的形状和大小可由设计者基于多个相关因素中的任一个(诸如基底上的空间、成本、且很大程度上提供用于所得接头的最佳强度特性(诸如剥离强度或剥离和其它(例如,剪切)强度)的装置)来选择。对于具有一个以上突起图案712、714、722的实施例,设计者还可基于相同或类似考虑确定优选设置,诸如图案712、714、722之间的间距以及图案712、714、722之间的相对定位。

vii.本技术的选择优势

上文描述了本技术的许多优势和优点。本章节涉及某些优势并且提及某些其它优势。所描述的优势并非详尽本技术的优势。

根据本技术形成的基于粘合剂的接头是最鲁棒的,例如,与常规粘合剂接头相比,其增加静态强度。例如,根据本技术的粘合剂粘结型聚合复合物的剥离强度明显地高于现有装置(例如,图1)。

较强接头是以相对便宜方式形成,因为形成突起和/或凹槽相对便宜。且在各个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技术的粘合剂粘结中可使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大致上相同量或更少量的粘合剂。

改变现有装置(例如,图1)中的设计将应力状态从剥离改变为混合剥离与剪切中的更大者,使得粘合剂粘结型的剥离强度与现有装置相比有所改进。

本技术导致改进其中实施所接合的工件的结构的机械性能。示例性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任何一种结构,诸如车体面板、车辆护罩或另一车辆部件。

改进包括根据本技术接合的工件的结构的机械性能。

本技术的配置还避免、限制或减缓所形成的接头中的裂缝的形成或扩散。

viii.总结

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所公开实施例仅仅是可以各种和替代性形式和其组合实施的实例。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而陈述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说明。

可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变动、修改和二者的组合,且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在本文所公开的范围和下列权利要求书中包括了所有这些变动、修改和二者的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