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381阅读:1685来源:国知局
滑动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可快速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的滑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需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然而一般用于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的结构常较复杂,容易导致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不易。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以使其可快速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公开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以期达到可快速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连接结构,其包含:座体,其具有穿孔,所述座体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滑动体,其具有连接单元,所述滑动体滑动组接于所述座体,所述连接单元用以经由所述穿孔连接第二对象;以及扳动体,其活动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滑动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扳动体。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包含第一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扣接头部及第一扣接颈部,第一扣接颈部组接于座体,滑动体具有对扣单元,对扣单元滑动扣接于第一扣接头部与座体之间;或还包含第一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扣接头部及第一扣接颈部,第一扣接颈部具有座部,座部组接于座体,滑动体具有对扣单元,对扣单元滑动扣接于第一扣接头部与座部之间。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或具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扣接穿孔及头部扣接穿孔,或具有依序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纵向扣接穿孔及头部扣接穿孔。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纵向扣接穿孔大于第一扣接颈部且小于第一扣接头部。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体的第一扣接颈部具有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或第一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或座部为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或第一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头部与对扣单元或座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头部与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弹性组件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与座体之间经由穿孔、凹槽、凸体、扣体或柱体活动组接,滑动体与扳动体之间经由穿孔、凹槽、凸体、扣体或柱体活动组接。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具有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锁接结构或穿孔结构以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或座体与第一对象一体成型,或座体与第一对象为一模块。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连接单元为对应穿孔的穿孔、凹槽、凸体、扣体、勾体或柱体以用以连接第二对象。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具有锁接单元,座体或滑动体具有对锁单元,锁接单元锁接对锁单元;或扳动体具有扣合单元,座体或滑动体具有对扣单元,扣合单元扣接对扣单元。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时,纵向扣接穿孔设置有弹性扣体以扣接第一扣接体的第一扣接颈部或第一扣接头部;或对扣单元具有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及纵向扣接穿孔时,头部扣接穿孔或纵向扣接穿孔设置有弹性扣体以扣接第一扣接体的第一扣接颈部或第一扣接头部,弹性扣体具有开口以与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相互连通。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包含第二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扣接头部及第二扣接颈部,第二扣接颈部组接于扳动体或第二扣接体与扳动体一体成型,第二扣接体的第二扣接颈部扣接于弹性扣体且弹性扣体限位于第二扣接体的第二扣接头部与扳动体之间。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各弹性扣体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时,对扣单元设置有多段式弹性扣体或单段式弹性扣体以扣接第一扣接体的第一扣接颈部或第一扣接头部。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包含第二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扣接头部及第二扣接颈部,第二扣接颈部组接于扳动体或第二扣接体与扳动体一体成型,第二扣接体的第二扣接颈部扣接于多段式弹性扣体且多段式弹性扣体限位于第二扣接体的第二扣接头部与扳动体之间。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具有锁接单元,锁接单元锁接于第一扣接头部。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的自由端具有斜面,对扣单元邻近滑动体的自由端,锁接单元锁接于第一扣接头部与斜面之间。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具有两个止挡体,以分别于锁接单元锁接时及解锁时止挡锁接单元。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扣接凸体以垂直于止挡滑动体的两侧。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或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具有弹性扣接的变形能力,用以与第一扣接体弹性扣接或限位。

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或对扣单元或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为具有弹扣接能力的塑料或金属材质。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其包含:座体,其具有穿孔,所述座体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以及滑动体,其具有操作单元及连接单元,所述滑动体滑动组接于所述座体,所述滑动体通过所述操作单元滑动于所述座体,所述连接单元用以经由所述穿孔连接第二对象。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操作单元为穿孔、凹槽、平面或凸体。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连接单元为对应穿孔的穿孔、凹槽、凸体、扣体、勾体或柱体以用以连接第二对象。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包含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扣接头部及扣接颈部,扣接颈部组接于座体,滑动体具有对扣单元,对扣单元滑动扣接于扣接头部与座体之间;或还包含扣接体,其具有相互连接的扣接头部及扣接颈部,扣接颈部具有座部,座部组接于座体,滑动体具有对扣单元,对扣单元滑动扣接于扣接头部与座部之间。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或具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扣接穿孔及头部扣接穿孔,或具有依序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纵向扣接穿孔及头部扣接穿孔。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纵向扣接穿孔大于扣接颈部且小于扣接头部。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扣接体的扣接颈部具有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或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或座部为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或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扣接头部与对扣单元或座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弹性组件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时,纵向扣接穿孔设置有弹性扣体以扣接扣接体的扣接颈部或扣接头部;或对扣单元具有依序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及纵向扣接穿孔时,头部扣接穿孔或纵向扣接穿孔设置有弹性扣体以扣接扣接体的扣接颈部或扣接头部,弹性扣体具有开口以与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相互连通。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具有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时,对扣单元设置有多段式弹性扣体或单段式弹性扣体以扣接扣接体的扣接颈部或扣接头部。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扣接凸体以垂直于止挡滑动体的两侧。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与座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二弹性组件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具有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锁接结构或穿孔结构以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或座体与第一对象一体成型,或座体与第一对象为一模块。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扣接体与座体一体成型。

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或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具有弹性扣接的变形能力,用以与扣接体弹性扣接或限位。

上述的两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于座体单向的滑动距离为0.5mm至500mm。

上述的两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或对扣单元或纵向扣接穿孔或头部扣接穿孔为具有弹扣接能力的塑料或金属材质。

由此,本发明的滑动连接结构可快速组合及分离两个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一。

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二。

图6是图5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三。

图8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三。

图9是图8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四。

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0解锁时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0锁接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五。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五。

图16是图14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六。

图18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六。

图19是图17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七。

图21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七。

图22是图20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八。

图24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八。

图25是图23的剖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九。

图27是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滑动连接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九。

图28是图26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座体

11容置槽

12凸缘

13穿孔

14组接孔

15穿孔

16锁接结构

17扣接凸体

2滑动体

21连接单元

22对扣单元

221纵向扣接穿孔

222头部扣接穿孔

23对锁单元

24柱体

25操作单元

26斜面

3扳动体

31柱体

32锁接单元

33止挡体

4第一扣接体

41第一扣接头部

42第一扣接颈部

43座部

5第一弹性组件

6弹性扣体

61开口

6’多段式弹性扣体

7第二扣接体

71第二扣接头部

72第二扣接颈部

73座部

8第二弹性组件

9扣接体

91扣接头部

92扣接颈部

93座部

10第一对象

101组接孔

20第二对象

20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连接结构,其包含座体1、滑动体2及扳动体3。其中,座体1可具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的底部可具有纵向狭长的穿孔13,座体1可具有凸缘12,凸缘12可由容置槽11的开口向外延伸,座体1可用以设置在第一对象10的组接孔101内,之后座体1可再通过凸缘12组接于第一对象10的组接孔101的周缘附近;滑动体2具有连接单元21,滑动体2可容置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以纵向滑动扣接于座体1,连接单元21用以经由穿孔13连接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扳动体3的两端侧之间可转动连接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两侧壁之间,扳动体3的端侧可呈l形以转动连接于滑动体2的端侧(或滑动体2的端侧可呈l形以转动连接于扳动体3的端侧)。

请再参考图2至图3,如图所示,当扳动体3朝滑动体2扳动时,扳动体3带动滑动体2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右移动,同时滑动体2带动第一对象10或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及第二对象20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右移动(请参考图1及图3),进而组合或移动或分离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请再参考图3至图2,如图所示,当扳动体3反向扳动时,扳动体3带动滑动体2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左移动,同时滑动体2带动第一对象10或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及第二对象20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左移动(请参考图1及图3),进而分离或移动或组合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由此,本发明的滑动连接结构可快速组合或分离或移动二对象或第一对象。另外,扳动体3朝滑动体2扳动时亦可为分离或移动或组合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扳动体3反向扳动时亦可为组合或移动或分离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可包含第一扣接体4,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扣接头部41及第一扣接颈部42,第一扣接颈部42的自由端可具有座部43,第一扣接颈部42的座部43可组接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滑动体2可具有对扣单元22,对扣单元22滑动扣接于第一扣接头部41与座体1的底部之间或第一扣接头部41与座部43之间,对扣单元22滑动扣接于第一扣接颈部42,第一扣接体4可与座体1一体成型,且滑动体2或对扣单元22为具有弹扣接能力的塑料或金属材质。由此,滑动体2可便滑动扣接于座体1,或可便于与座体1分离或限位。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可具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或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具有依序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222、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纵向扣接穿孔221大于第一扣接颈部42且小于第一扣接头部41,头部扣接穿孔222大于第一扣接头部41,其中对扣单元22的纵向扣接穿孔221与头部扣接穿孔222具有弹性扣接的变形能力,用以与第一扣接体4弹性扣接或限位,而纵向扣接穿孔221与头部扣接穿孔222为具有弹扣接能力的塑料或金属材质。由此,滑动体2可便于滑动扣接于座体1,或可便于与座体1分离或限位。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颈部42的自由端可具有扩接结构、卯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第一扣接体4可与座体1一体成型;或座部43可为扩接结构、卯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第一扣接体4可与座体1一体成型。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头部41与对扣单元22或座体1之间可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5,第一弹性组件5可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由此,第一弹性组件5可干涉滑动体2以暂时固定滑动体2于座体1的特定位置。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一扣接头部41与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头部扣接穿孔222之间可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5,第一弹性组件5可为弹簧、弹片、扭簧或弹性柱体。由此,第一弹性组件5可干涉滑动体2以暂时固定滑动体2于座体1的特定位置。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3与座体1之间可经由穿孔15、柱体31、凸体、扣体或凹槽活动组接,滑动体2与扳动体3之间可经由柱体24、凹槽、凸体、扣体或穿孔活动组接。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1可具有锁接结构16(或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穿孔结构)以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10,或座体1与第一对象10一体成型,或座体1与第一对象10为一模块。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连接单元21可为对应穿孔13的穿孔(或凹槽、凸体、扣体、勾体、柱体)以用以连接第二对象20。

请再参考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3可具有转动式的锁接单元32,锁接单元32可呈l形、t形或其他形状,座体1或滑动体2可具有对锁单元23,对锁单元23可呈l形、t形或其他形状,锁接单元32锁接对锁单元23(或扳动体3具有扣合单元,座体1或滑动体2具有对扣单元,扣合单元扣接对扣单元)。由此,当扳动体3朝滑动体2扳动时,扳动体3及滑动体2可通过锁接单元32及对锁单元23相互锁接,以稳定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的组合状态或分离状态。

请参考图4至图6,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具有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222及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时,头部扣接穿孔222(或纵向扣接穿孔221)可固设有弹性扣体6以扣接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颈部42或第一扣接头部41,弹性扣体6具有开口61以与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头部扣接穿孔222)相互连通;另外,对扣单元22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时,纵向扣接穿孔221可固设有无开口的弹性扣体以扣接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颈部42或第一扣接头部41。由此,滑动体2可通过头部扣接穿孔222(或纵向扣接穿孔221)内的弹性扣体6(或无开口的弹性扣体)与第一扣接体4的扣接而暂时定位。

请再参考图4至图6,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可包含第二扣接体7,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扣接头部71及第二扣接颈部72,第二扣接颈部72的座部73组接于扳动体3或第二扣接体7与扳动体3一体成型,纵向扣接穿孔221大于第二扣接颈部72且小于第二扣接头部71,头部扣接穿孔222大于第二扣接头部71,第二扣接体7的第二扣接颈部72扣接于弹性扣体6且弹性扣体6限位于第二扣接体7的第二扣接头部71与扳动体3之间的第二扣接颈部72,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颈部42则扣接于另一弹性扣体6且另一弹性扣体6限位于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头部41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之间的第一扣接颈部42。由此,当扳动体3朝滑动体2扳动时滑动体2滑动,第一扣接体4会脱离滑动体2的其中一个头部扣接穿孔222内的弹性扣体6而经由滑动体2的纵向扣接穿孔221定位于滑动体2的另一头部扣接穿孔222内的弹性扣体6,第二扣接体7则会定位于第一扣接体4原先定位的头部扣接穿孔222内的弹性扣体6内,进而使扳动体3与滑动体2扣接;另外,对扣单元22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时,弹性扣体可与第二扣接体7及第一扣接体4扣接。

请再参考图4至图6,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各弹性扣体6可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请参考图7至图9,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头部扣接穿孔222)时,对扣单元22可固设有多段式弹性扣体6’(或单段式弹性扣体)以扣接第一扣接体4的第一扣接颈部42或第一扣接头部41,多段式弹性扣体6’可具有多个弹性凸体,另外,多段式弹性扣体6’可呈环状。由此,滑动体2可通过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与第一扣接体4的扣接而暂时定位于纵向扣接穿孔221的一端,之后当滑动体2滑动时,第一扣接体4可脱离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而滑向多段式弹性扣体6’另一端的弹性凸体,以使滑动体2暂时定位于纵向扣接穿孔221的另一端。

请再参考图7至图9,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可包含第二扣接体7,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扣接头部71及第二扣接颈部72,第二扣接颈部72的座部73组接于扳动体3或第二扣接体7与扳动体3一体成型,纵向扣接穿孔221大于第二扣接颈部72且小于第二扣接头部71,头部扣接穿孔222大于第二扣接头部71,第二扣接体7的第二扣接颈部72扣接于多段式弹性扣体6’且多段式弹性扣体6’限位于第二扣接体7的第二扣接头部71与扳动体3之间的第二扣接颈部72。由此,当扳动体3朝滑动体2扳动时滑动体2滑动,第一扣接体4会脱离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而滑向多段式弹性扣体6’另一端的弹性凸体,第二扣接体7则会定位于第一扣接体4原先定位的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进而使扳动体3与滑动体2扣接。

请参考图10至图13,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扳动体3亦可不包含第二扣接体7,而是具有如上所述的锁接单元32,锁接单元32可呈l形、t形或其他形状,锁接单元32可邻近扳动体3的自由端且可锁接于第一扣接头部41的底面(如图13所示)。另外,滑动体2的自由端可具有斜面26,对扣单元22可邻近滑动体2的自由端,连接单元21可位于滑动体2的两端之间,锁接单元32锁接时可锁接于第一扣接头部41的底面与斜面26之间(如图13所示)。再者,锁接单元32呈t形时,扳动体3可具有两个止挡体33,止挡体33分别于锁接单元32锁接时(如图13所示)及解锁时(如图10及图12所示)止挡锁接单元32的一侧,以使锁接单元32的另一侧可锁接及解锁于第一扣接头部41的底面。

请参考图14至图16,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1的容置槽11的两侧壁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扣接凸体17以垂直于止挡滑动体2的两侧。由此,滑动体2可滑动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而不会任意从座体1脱落。

请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其包含座体1及滑动体2。其中,座体1可具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的底部可具有纵向狭长的穿孔13,座体1可具有凸缘12,凸缘12可由容置槽11的开口向外延伸,座体1可用以设置在第一对象10的组接孔101内,之后座体1可再通过凸缘12组接于第一对象10的组接孔10的周缘附近;滑动体2具有操作单元25及连接单元21,滑动体2可容置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以纵向滑动扣接于座体1,连接单元21可在穿孔13的穿孔范围内移动,滑动体2通过操作单元25纵向滑动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连接单元21用以经由穿孔13连接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当操作单元25被朝右推动时,滑动体2会带动第一对象10或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及第二对象20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右移动(请参考图18及图20)(或滑动体2会带动第一对象10相对于第二对象20朝右移动),进而组合或移动或分离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请再参考图16至图15,如图所示,当操作单元25被朝左推动时,滑动体2会带动第一对象10或第二对象20的连接杆201及第二对象20相对于第一对象10朝左移动(请参考图14及图16)(或滑动体2会带动第一对象10相对于第二对象20朝左移动),进而分离或移动或组合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由此,本发明的滑动连接结构可快速组合或分离或移动两个对象。另外,操作单元25被朝右推动时亦可为分离或移动或组合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操作单元25被朝左推动时亦可为组合或移动或分离第一对象10及第二对象20。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操作单元25可为穿孔(或凸体、平面、凹槽)。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连接单元21可为对应穿孔13的穿孔(或柱体、凹槽、凸体、扣体、勾体)以用以连接第二对象20。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还可包含扣接体9,其具有相互连接的扣接头部91及扣接颈部92,扣接颈部92的自由端可具有座部93,扣接颈部92的座部93可组接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扣接体9与座体1一体成型,滑动体2可具有对扣单元22,对扣单元22滑动扣接于扣接头部91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或座部93之间,对扣单元22滑动扣接于扣接颈部92。由此,滑动体2可便于滑动扣接于座体1,或可便于与座体1分离或限位。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可具有相互连通的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或具有一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具有依序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222、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纵向扣接穿孔221大于扣接颈部92且小于扣接头部91,头部扣接穿孔222大于扣接头部91,对扣单元22的纵向扣接穿孔221与头部扣接穿孔222具有弹性扣接的变形能力,用以与扣接体9弹性扣接或限位。由此,滑动体2可便于滑动扣接于座体1,或可便于与座体1分离或限位,其中滑动体2、对扣单元22、纵向扣接穿孔221与头部扣接穿孔222为具有弹扣接能力的塑料或金属材质。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滑动连接结构中,扣接体9的扣接颈部92的自由端可具有扩接结构、卯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扣接体9可与座体1一体成型;或座部93可为扩接结构、卯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或锁接结构以组接于座体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座体1的容置槽11的底部的组接孔14,或第一扣接体4可与座体1一体成型。

请再参考图17至图19,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扣接头部91与对扣单元22或座体1之间可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5,第一弹性组件5可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由此,第一弹性组件5可干涉滑动体2以暂时固定滑动体2于座体1的特定位置。

请参考图20至图22,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具有连通的头部扣接穿孔222及纵向扣接穿孔221(及头部扣接穿孔222)时,头部扣接穿孔222(或纵向扣接穿孔221)可固设有弹性扣体6以扣接扣接体9的扣接颈部92或扣接头部91,弹性扣体6具有开口61以与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头部扣接穿孔222)相互连通;另外,对扣单元22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时,纵向扣接穿孔221可固设有无开口的弹性扣体以扣接扣接体4的扣接颈部42或扣接头部41。由此,滑动体2可通过头部扣接穿孔222(或纵向扣接穿孔221)内的弹性扣体6(或无开口的弹性扣体)与扣接体9的扣接而暂时定位。

请参考图23至图25,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对扣单元22具有纵向扣接穿孔221(或头部扣接穿孔222)时,对扣单元22可固设有多段式弹性扣体6’(或单段式弹性扣体)以扣接扣接体9的扣接颈部92或扣接头部91,多段式弹性扣体6’可具有多个弹性凸体,另外,多段式弹性扣体6’可呈环状。由此,滑动体2可通过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与扣接体9的扣接而暂时定位于纵向扣接穿孔221的一端,之后当滑动体2滑动时,扣接体9可脱离多段式弹性扣体6’一端的弹性凸体而滑向多段式弹性扣体6’另一端的弹性凸体,以使滑动体2暂时定位于纵向扣接穿孔221的另一端。

请参考图26至图28,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1的容置槽11的两侧壁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扣接凸体17以垂直于止挡滑动体2的两侧。由此,滑动体2可滑动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而不会任意从座体1脱落。

请再参考图17至图28,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2的端侧与座体1的容置槽11的侧壁之间可设置有第二弹性组件8。由此,滑动体2移动后可回复原位。

请再参考图17至图28,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第二弹性组件8可为弹簧、弹片、扭簧、弹性环体或弹性柱体。

请再参考图17至图28,如图所示,上述的另一种滑动连接结构中,座体1可具有锁接结构16(或卯接结构、扩接结构、焊接结构、扣接结构、穿孔结构)以用以组接于第一对象10,或座体1与第一对象10一体成型,或座体1与第一对象10为一模块。

请再参考图1至图28,如图所示,上述的二种滑动连接结构中,滑动体2于座体1的容置槽11内的单向的滑动距离可为0.5mm至500mm。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