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密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6901发布日期:2019-01-16 07:0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密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密封方法,用于阀门的密封,目的是解决闸阀、蝶阀、球阀等依靠摩擦力密封的阀门存在的操作阻力大、密封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背景技术:

阀门是工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作用很大,闸阀、蝶阀、球阀应用最为广泛。这类阀门水流阻力小,能耗小,所以应用广泛,但这类阀门的密封依靠阀门的阀板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或密封面上附着的柔性密封件之间的摩擦力来密封,操作阻力较大,而且密封效果不太理想,磨损比较快,导致使用寿命较短。虽经改进,前述问题也未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阀门密封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阀门密封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阀门密封方法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一种内空式弹性材料作为阀门密封件,一般采用橡胶材料,这种密封件内部是中空的,内部充填可流动物质,外连加减压装置,阀门密封件置于阀板与阀体的密封面之间,通过加减压装置对密封件内可流动物质的加压和减压使密封件膨胀和收缩,达到密封和解密封的目的。当阀门处于开启、导通状态时,密封件处在泄压状态,其与阀板密封面之间不接触或轻接触。而且,由于阀板动作时,阀板密封面与密封件之间不接触或轻接触,无摩擦或很小的摩擦,所以阀门操作很轻松,也没有磨损,阀门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由于当阀门需要关闭时,阀板动作直到达到关停位置后,加减压装置给密封件内可流动物质加压,密封件膨胀,将阀板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间隙充填满,加减压装置加压越大,密封效果越好,这样就可实现比现在阀门密封方法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于阀门关闭、密封状态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阀门导通、密封解除状态的原理图

图中:1、阀板;2、阀体;3、密封件;4、可流动物质;5、加减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密封件(3)为内空式弹性材料,一般为橡胶材料,内部是中空的,充填有可流动物质(4),密封件(3)与加减压装置(5)相连,密封件(3)此时处于加压膨胀状态,密封件(3)置于阀板(1)与阀体(2)之间,与它们处于紧密接触状态,阀门密封,压力越大,密封性能越好。

在图2中,阀门处于开启导通状态,此时,加减压装置(5)已将可流动物质(4)减压或泄压,密封件(3)处于减压或常压状态,密封件(3)与阀板(1)不再接触或只是轻接触。

在从图1状态向图2状态转变过程中,加减压装置(5)先给可流动物质(4)减压或泄压,密封件(3)收缩,阀板(1)动作时没有摩擦,阻力很小,非常灵活;在从图2状态向图1状态转变过程中,密封件(3)一直处在减压或常压状态,当阀板(1)到位时,加减压装置(5)给可流动物质(4)加压,密封件(3)冲压膨胀,阀门密封。通过以上密封方法,可以解决目前阀门密封方法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的新的密封方法,它采用一种内空式弹性材料作为阀门密封件,一般采用橡胶材料,这种密封件内部是中空的,内部充填可流动物质,外连加减压装置,它置于阀板与阀体的密封面之间;当阀门处于开启、导通状态时,密封件处在泄压状态,其与阀板密封面之间不接触或轻接触,当阀门需要关闭时,阀板动作直到达到关停位置后,加减压装置给密封件内可流动物质加压,密封件膨胀,将阀板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间隙充填满,达到密封目的。当需要开启导通阀门时,加减压装置先给密封件内可流动物质减压,密封件收缩,密封解除,然后阀板运动到阀门导通位置。这种密封方法的好处是阀门操作时阻力小、不易磨损、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宇
技术研发日:2017.07.05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