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96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调曲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发展及普及,显示面板的需求亦日益增加。另外,由于电子设备逐渐朝向轻薄的方向发展,具有可挠性的显示面板亦越趋受到重视。为了满足不同情境下的使用需求,具有可挠性的显示面板可以弯曲来进行显示。然而,即便显示面板具有可挠性且可以特定曲率弯曲,当观看者相对于显示面板的距离及相对角度改变时,显示面板仍无法适时地以最佳角度呈现画面。举例而言,若可挠性显示面板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时,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会随着观看角度而呈现不同变化,因此使得所述特定曲率可能并非相对于观看者最适合的显示曲率。

承上,有鉴于此,需要开发可随着观看者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来调整曲率的显示面板,进而可获得较佳的显示品质,并从而改善观看者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显示面板、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以及位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间的显示面。第一支架是沿第一侧边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一侧边;而第二支架是沿第二侧边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二侧边。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是可相对线性移动,以带动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对移动并推动显示面板弯曲;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分别带动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向旋转。

对照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通过以线性移动及旋转转动的不同维度相对于观看者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来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因此,可相应观看者提供较为适用的不同曲率。此外,当观看者并非相对显示面板中心观看显示面板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亦可通过相异地调整显示面板两边的曲率,而提供观看者更适当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二支架与第二侧边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二支架与第二侧边的放大示意图。

图4a及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a及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变化实施例基于使用者位置来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的状态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化实施例基于使用者位置来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的状态示意图。

图9a及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变化实施例基于使用者位置来推导并调整显示面板的曲率的示意图。

图10a及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变化实施例用以支撑显示面板的背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显示装置

15、25、35、45、95:方向

55、65、75、85:视线

100:显示面板

105:中央

110:第一侧边

115:分隔线

120:第二侧边

125:第一沟槽

130:显示面

135:第二沟槽

210:第一支架

212:第一凹槽

214:第一基座

215:第一开口

216:第一侧压部

220:第二支架

222:第二凹槽

224:第二基座

225:第二开口

226:第二侧压部

300:导轨

400:检测装置

500:使用者

605:连接处

610、620、630、640、650、660、670、680:区块

1000:背件

t、t1、h、k:距离

w:线性移动距离

d1、d2:间隙

d:长度

θ、θ1、θ2、α:角度

l、l1:长度

r1、r2:曲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各种实施例,且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参照说明搭配附图下,应可轻易理解本发明的精神与原则。然而,虽然在文中会具体说明一些特定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作为例示性,且于各方面而言皆非视为限制性或穷尽性意义。因此,对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原则下,对于本发明的各种变化及修改应为显而易见且可轻易实现的。

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首先,参照图1,显示装置10包含显示面板100、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其中,显示面板10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以及位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间的显示面130。

在此,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为具有一定可挠性的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任何其他面板。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液晶显示面板随着角度改变显示效果的特性,所述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10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支架210可沿第一侧边110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一侧边110;而第二支架220可沿第二侧边120延伸,并夹持定位第二侧边120。因此,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共线地相对移动以侧压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进而带动整体显示面板100弯曲。

详细而言,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分别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两侧,并分别沿着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例如,分别沿着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下方一部分延伸。然而,上述仅为示例,且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亦可分别沿着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上方一部分延伸。除此之外,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亦可分别沿着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整个长度、或仅一处施压点延伸。然而,在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移动时可侧压并致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下,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可有各种变化。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第一支架210与第二支架220可分别在未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直接固定下定位并维持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位置。例如,搭配图1参照显示为图1的俯视图的图2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分别包含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分别具有朝向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开口215及第二开口225,且第一开口215及第二开口225的宽度大于显示面板100所具有的板厚。因此,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可分别自第一开口215及第二开口225置入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中,以使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分别至少部分地容纳于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中。在此要注意的是,图2a中为了清楚显示及方便说明仅示出显示面板100、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且略去其他与显示面板100、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无关的结构。

接着,通过第二支架220作为示例来说明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可能结构。参照为图2a的第二支架220与第二侧边120的放大示意图的图2b,当第二侧边120容纳于第二凹槽222时,在未侧压下,第二侧边120可实质上与第二凹槽222预设具有介于第二侧边120的顶端与第二支架220的第二侧压部226之间的间隙d1、介于第二侧边120的两边与第二支架220的第二侧压部226之间的间隙d2,且第二侧边120可以长度d容纳于第二凹槽222中。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了在不固定连接第二侧边120下定位限制第二侧边120,间隙d1可为5-10mm,间隙d2可为5-20mm,且长度d可为10-30mm。然而,只要可在不固定连接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下定位限制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例。

承上,通过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的空间的限制,使得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定位,且若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相对缩短距离移动时,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可施压而推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进而使得整体显示面板100弯曲。由于未固定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在施压推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而使整体显示面板100的曲率变化时,可避免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在固定处被卡住而呈现不自然或不均匀的曲率变化。因此,可改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曲率变换的均匀度及效果。

于此,显示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是相对垂直伸入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然而,为了使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施压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时,显示面板100可以预期形式(例如内凹或外凸)弯曲,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亦可与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以夹有一角度的形式伸入置放于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

举例而言,参照为图2b的相对应变化实施例的图3,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亦可与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夹有一角度θ(在此以第二侧边120及第二凹槽222作为示例)。所述角度θ可为0-30度的角度。例如,当第一支架210与第二支架220位于相对的最远距离时,显示面板100伸入第二凹槽222(及/或第一凹槽212)的部分相对于第二开口225(及/或第一开口215)倾斜。上述实施方式可通过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相对垂直伸入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后,使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相对转动该角度θ的形式来实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可以各种方式来实现。

在此配置下,于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相对的距离为最远的状态时,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与显示面板100接触或保持有间隙。于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与显示面板100接触下,该显示面板100可因为依照该角度θ被施压而整体具有一预弯弧度。相对的,于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与显示面板100保持有间隙下,该显示面板100亦可呈现为平面。举例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通过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于导轨300上相对移动设置下,当第一基座214于该导轨300中位于距第二支架220最远距离时,显示面板100可具有一预弯弧度或呈现为平面。

继续参照图3,根据以该角度θ相对旋转设置的支架部分(例如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的实施例,当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施压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时,显示面板100预期将朝着方向15而弯曲凹折。亦即,显示面板100将以朝方向15的内凹形式弯曲。承上,可依据上述方式来相应地基于显示面板100预期需内凹或外凸的形式来决定预先旋转的方向及角度θ。

在不影响整体显示面板100的呈现效果及曲率下,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可以任何可使显示面板100朝向所需方向弯曲的形式及角度容纳于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中,且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述的实施例。

另外,上述在未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直接固定下定位并维持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第一凹槽212及第二凹槽222的相应结构仅为示例,且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可具有其他可实现上述同样或类似功能的结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的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中,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线性移动及旋转转动。

具体而言,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显示装置10可进一步包含导轨300沿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连线的方向延伸。此外,第一支架210可具有第一基座214及第一侧压部216,第二支架220可具有第二基座224及第二侧压部226,且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通过使第一基座214与第二基座224沿着导轨300移动而共线地移动。因此,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之间的距离t可随着沿着导轨300移动而缩短或增远。

在此,为了方便说明,距离t可定义为第一支架210的第一基座214与第二支架220的第二基座224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不具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的情况下,距离t亦可定义为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距离,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承上,随着距离t的缩短,第一侧压部216与第二侧压部226将如上所述随着共线地移动而缩短的距离t来分别侧压并推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亦即,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可相对线性移动来施压推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

举例而言,连同图1来参照图4a及图4b,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可顺着导轨300移动,且当距离t随着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分别沿着方向25及35移动而相对缩短为距离t1时,显示面板100亦随的弯折凹曲,进而改变了显示面板100的曲率。

应注意的是,上述的基座及导轨的结构仅为示例,且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亦可通过其他方式及结构来沿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连线的方向共线地移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示例。

接着,连同图1来参照图5a及图5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除可相对线性移动外,亦可进一步分别带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相向旋转。亦即,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例如第一支架210及第二支架220的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可改变侧压并推动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角度,进而在距离t1相等下使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相向旋转。承上,可通过基于线性移动及相向旋转的两个独立纬度来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从而在显示面板100上实现更精细且差异化的曲率表现。

举例而言,第二支架220的第二侧压部226可沿着方向45转动,进而使第二侧压部226扭转靠近第二侧边120的显示面板100。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支架210的第一侧压部216可以较小的角度转动或甚至不转动,以使得第二支架220相向旋转较多。承上,通过不同地转动两侧支架,可使靠近第一侧边110及靠近第二侧边120的显示面板100分别展现不同的曲率。详细而言,由垂直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连线的分隔线115所区隔的调整后显示面板100,靠近第一侧边110处可具有较小曲率,而靠近第二侧边120处可具有较大曲率。亦即,第一支架210旋转的角度可小于第二支架220旋转的角度,且旋转较多的第二支架220可在靠近第二侧边120处的显示面板100形成较大的曲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例如可为第一支架210相向旋转较多,且对应地靠近第一侧边110处可具有相对较大曲率的实施方式等。

在此,根据上述实施例,虽然显示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未随着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旋转,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可沿着导轨300移动的结构允许下,第一基座214及第二基座224亦可随着第一侧压部216及第二侧压部226旋转,且距离t的定义可相应地修改。

上述相对线性移动或相向转动可分别通过不同驱动机制或装置来带动。例如,可运用马达、气压缸、皮带卷轴等来驱动第一支架210及/或第二支架220的线性移动或相向转动。然而,上述仅为示例,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此外,于上述的实施例中是先线性移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再以较大力矩来相向旋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根据其他实施例可包含其他实施方式。举例而言,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亦可先分别相向旋转再相对线性移动,或可同时分别相向旋转与相对线性移动。另外,亦可为仅单一支架/两个支架交替或同时线性移动或相向旋转的形式组合,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下文中,将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利用检测装置来检测使用者位置而调整面板曲率的实施方式。

承上,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与上述参照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可实质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且其差异在于显示装置20进一步包含有一或多个检测装置400供检测出使用者位置。例如,检测装置40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0上,且为利用人脸辨识系统来测得使用者位置及角度的装置。然而,上述仅为示例,且检测装置400可为任何可适用于测得使用者的位置及角度的装置,且其装置、形式及设置位置皆不限于在此所具体阐述的实施例。

如上文中其他实施例所述,可通过调整角度来控制显示面板100内凹或外凸。根据一较佳实施例,当使用者面对显示面且检测装置400测得使用者时,显示面板可进行曲率调整以使显示面可相对于使用者位置而内凹。因此,可提供使用者较佳的观赏包覆效果。

举例而言,参照图7a及图7b,下文中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变化实施例基于使用者位置来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的状态。于图7a及图7b中,检测使用者位置及角度可与上述参照图6所述般利用检测装置400来进行,而相应线性移动或转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来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则可与上述参照图1至图5b所详述般进行。因此,为了方便说明及简洁起见,在此将主要仅示出使用者与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及曲率关系,且略去用于检测、移动或旋转的其他结构。

参照图7a,根据本发明的一变化实施例,当使用者500观看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130时,可通过检测装置来测得使用者500的位置。因此,可相应推导出在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位置处,使用者500指向显示面130的可能视线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举例而言,当使用者500与显示面板100相隔而面对或相对位于显示面板100的中央105时,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130的第一侧边110(或第二侧边120)的可能视线55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为角度θ1,而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130的中央105的可能视线65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为角度θ2。

承上,在初始显示面板100为平面或最小曲度的情况下,由于角度θ1及角度θ2并不相等,因此使用者500可能会感受到于中央105与第一侧边110(或第二侧边120)处的观赏效果并不相同,甚至可能感受到不同位置处具有画面大小、色彩、角度等的差异变化。因此,基于显示面130的不同位置处所呈现画面效果的不均匀,可能会劣化使用者的观看体验。

接着,参照图7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较佳为如上文参照图1至图5b所述,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进行相对线性移动及分别相向旋转来调整整体显示面板100的曲率,以使显示面130相对于使用者500的可能视线呈现均匀的效果。亦即,可使使用者500的可能视线于整体显示面板100上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视角)尽量一致。例如,使上述的中央105与第一侧边110(或第二侧边120)处的夹角的角度θ1及角度θ2一致或接近。然而,上述仅为示例,且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亦可人为设定以使角度θ1及角度θ2具有一定比例,且显示装置20可根据设定来检测并加以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以符合上述比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8a至图8b说明当使用者500与显示面板100相隔且偏离显示面板100的中央105时的情况下,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的实施例。

参照图8a,当类似于图7a及图7b所示平均调整整体显示面板100以使整体显示面板100具有单一一致曲率时,由于在图8a中,使用者500相对显示面板100的中央105偏离,因此使用者500的可能视线于整体显示面板100上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视角)可能并不相等。举例而言,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130靠第一侧边110处的可能视线75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为角度θ1,而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130靠第二侧边120处的可能视线85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为角度θ2,且角度θ1及角度θ2在平均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后可能仍然无法相等或呈现预期比例。因此,难以在整体显示面板100上均匀地呈现画面予使用者500。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参照图8b,可以上述参照图5a及图5b所述的方式,不相等地调整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相向旋转程度,以使显示面板100于由分隔线115所区隔的两侧具有不同曲率。举例而言,根据图8a及图8b所示的实施例,当使用者500的位置相对中央105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中较偏向第一侧边110时,可通过相对较大地旋转第二支架而使显示面130靠近第一侧边110的部分具有较小曲率,而靠近第二侧边120处具有较大曲率。相对的,当使用者500的位置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中较偏向第二侧边120时,显示面130则可调整为于较靠近第二侧边120的部分具有较小的曲率。因此,可使分别靠近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处的夹角的角度θ1及角度θ2一致或接近,进而可较佳角度均匀呈现画面。

根据一较佳实施例,在如上述参照图7a至图8b依据使用者500的位置及角度来调整显示面板100的曲率后,显示面130于邻接第一侧边110及邻接第二侧边120的位置可分别具有第一法线及第二法线,且第一法线及第二法线可分别指向使用者500的位置(亦即,相对使用者500看往显示面130的可能视线)。此时,角度θ1及角度θ2可为90度。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角度θ1及角度θ2可为90度以外的任何角度。

承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预设或预期使用者500看向显示面130的可能视线与显示面130之间的夹角(视角)的角度应为90度时,可依据下列公式1至公式3参照图9a及图9b来推导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应线性移动及相向旋转的程度。

公式1:k=l·sin[(90-θ1)/2]·cos(α/2)/[sin(α/2)+sin[(90-θ1)/2]

公式2:w=l·{sin(α/2)+sin[(90-θ1)/2]·[1-cos(α/2)-sin(α/2)·cot[(90-θ1)/2]}/{sin(α/2)+sin[(90-θ1)/2]}

公式3:tanα=(l-w)/(l1·tanθ2)

参照相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作动的示意图的图9a及图9b,其中于公式1至3中,l为显示面板100的总长度;h为使用者500的视线来源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最短距离;l1为距离h的计算基点所分隔的显示面板100两侧中,较长的那一侧的显示面板100的长度;角度θ1及角度θ2是如上所定义分别为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板100靠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处的可能视线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夹角;k为调整后显示面板100、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之间连线沿着分隔线115的最大距离(在此实施例中,为预期让使用者500朝向显示面板100靠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处的可能视线与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夹角变成等于或接近90度下的情况);w为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单一或共同的线性移动距离(例如,第二支架沿着方向95所缩短的距离);且α为垂直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之间连线的法线与使用者500指向曲率较大的侧边(于此,第二侧边120)的视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其中,由垂直于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的连线的分隔线115所区隔的调整后显示面板100,靠近第一侧边110的部分可具有曲率r1,而靠近第二侧边120的部分可具有曲率r2。

承上,当调整显示面板100后的视角预期为90度时,可以上述公式1至公式3来推导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应线性移动及相向旋转的程度。具体而言,可从公式1至公式3推导出角度α、线性移动距离w及距离k、以及曲率r1及曲率r1。若线性移动距离w难以满足所需曲率时,可再借以推导出第一支架及/或第二支架应额外相向旋转的角度并进行旋转。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于调整显示面板100后的视角预期为其他角度或进行其他变化或设定时,上述公式1至公式3可相应地调整,以便于通过检测装置400所测得结果来调整显示面板100来具有不同的多种曲率。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可进一步基于使用者500的位置及角度来调整显示面板100,以在同一显示面板100上依照不同曲率弯折,而可针对使用者500以较佳的角度呈现每一处的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变化实施例,亦可进一步使用背件1000来支撑显示面板100。举例而言,当显示装置10及/或显示装置20应用于液晶电视等较大的显示装置上时,为了在弯曲时相对支持显示面板100,可设置背件1000于显示面板100背面。

在此,背件1000可为具有较佳刚性的材料,例如,金属。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在符合本发明的构思下,背件1000可由任何材料所形成。

参照分别显示背件1000的平坦及弯折状态的图10a及图10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背件1000可实质上由多个区块610至680于连接处605连接形成。具体而言,显示面板100可具有背板1000设置于背后,且背板1000上可具有多个第一沟槽125,且第一沟槽125分别平行于显示面板100的第一侧边110及第二侧边120。另外,背板1000上亦可具有至少一第二沟槽135,且第二沟槽135可与多个第一沟槽125交错,以将背板1000分成多个区块610至680。

承上,所述多个区块610至680分别于连接处605连接,以保持背板1000的整体性,且同时使刚性较强的背板1000可随着显示面板100弯折而随的弯折。因此,可通过背板1000更稳固地支持弯折的显示面板100。

应注意的是,上述背板1000的区块的数量及分配仅为示例,且在符合本发明的构思下,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背板可具有各种数量及配置的区块。此外,虽然在此显示具有相对较多的第一沟槽125,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当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是以上下线性移动时,亦可为第二沟槽135多于第一沟槽125的实施方式,且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亦可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以左右线性移动,并另包含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以上下线性移动,且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25及第二沟槽135的数量可相应于支持性和弯折性而相应地调整。

如上所述,纵观本文,可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基于线性移动侧压两侧来相应地调整整体显示面板的曲率的功能。因此,可调整于观看显示面板时的对应角度、包覆效果及显示画面,进而改善了使用者观看显示装置时的体验品质。

上文中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原则下,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变化及修改。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明了的是,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且在符合本发明的构思下,各种可能置换、组合、修饰及转用等变化皆不超出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