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行星架十齿第二行星架二级行星轮系式RCM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7905发布日期:2018-07-10 2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行星架十齿第二行星架二级行星轮系式RCM机构,包括机架、转动电机、转动杆、手术刀电机、弹簧、绳索、绳索电机、套筒、滑道、手术刀和输入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传动轮系;所述的转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输入电机固定在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输入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垂直设置;

所述的中间传动轮系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副传动轴、中心齿轮、中心轴、第二传动齿轮、连杆、固定齿轮、主传动轴、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中间轴、第一中间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太阳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架、第二中间轴、第二中间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轴;所述的主传动轴与输入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的固定齿轮空套在主传动轴上,并与转动杆固定;主传动轴两端分别与连杆一端和第一太阳轮固定,副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连杆另一端;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副传动轴两端;第二传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中心轴通过轴承支承在主传动轴内;所述的中心齿轮与中心轴固定,并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行星架的一端与中心轴固定;第一中间轴固定在第一行星架中部,第一行星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行星架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中间齿轮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一中间轴上,并与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的第一行星齿轮固定在第一行星轴上,并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第二太阳轮固定在第一行星架另一端;第二行星架的一端与第一行星轴固定,第二中间轴固定在第二行星架中部,第二行星轴固定在第二行星架另一端;所述的第二中间齿轮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二中间轴上,并与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的第二行星齿轮通过轴承支承在第二行星轴上,并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固定轮动力传至第二行星齿轮的总传动比为1,所述的第二太阳轮、第二中间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均为非圆齿轮,转动电机停止状态下,第二行星齿轮旋转中心的运动轨迹为圆弧段;

所述套筒的侧部与第二行星齿轮固定;所述的滑道与套筒构成滑动副;手术刀嵌套在滑道中,手术刀的顶端与手术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的手术刀电机固定在滑道上;手术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相交,且手术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输入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垂直;套筒与滑道之间设置弹簧,绳索电机固定在套筒上;绳索一端固定在滑道上,另一端固定在绳索电机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行星架十齿第二行星架二级行星轮系式RCM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嵌套在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行星架十齿第二行星架二级行星轮系式RCM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套置在滑道上,弹簧两端分别由滑道顶端的凸缘和套筒的顶面限位,所述的弹簧为压缩弹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