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92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阀。



背景技术:

气动平衡阀控制蒸汽角座阀的调节型阀门,广泛使用在泡塑、医疗、轻工等工业制造,服务性行业。凡涉及气体输送,流体输送均可采用,是现代工业气体,流体控制不可缺少的产品。

现有气动平衡阀主要靠人力调整,预先设定角座阀等阀门的开启,关闭压力。当管道压力变化时,不能动态地改变开启,关闭压力。造成管道输送蒸汽等流体不能随工况要求而改变,使加工产品的质量不易保证。特别是在泡塑机械设备,专业设备的管道系统上,大量地利用到了流体介质-空气,水蒸汽,水等去执行动力推动等工作,而在动力推动等工作中,经常性地会碰到压力的变化,稳定性问题。因此有必要改善流体输送性能,根据工况要求,控制角座阀的启闭压力,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调节不方便,稳定性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调节方便、稳定性好的平衡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平衡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上端的上端盖、设在阀体下端的下端盖,上端盖和阀体之间设有设定膜片,下端盖和阀体之间设有反馈膜片,阀体内设有阀杆,阀杆的上端设有与阀杆连接的阀片,阀杆和阀片设在设定膜片和反馈膜片之间且在阀体内上下移动,阀体内还设有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竖向通道的下端与横向通道相通。上端盖内外接气压设为设定的气压,下端盖内外接反馈气压,横向通道内通气流,当上端的设定气压大于下端的反馈气压,设定膜片在上端气压的作用下,推动阀片向下移动,阀片与竖向通道的上端相抵,气流从横向通道左侧流向右侧,当上端的设定气压小于下端的反馈气压,反馈膜片推动阀杆向上移动,阀杆推动阀片上移,竖向通道的上端打开,气体由横向通道的左侧流向竖向通道上方,提高了平衡阀的灵敏性,且方便调节。

作为优选,阀体内部上端设有空腔,阀片设在空腔内且在空腔内上下移动,竖向通道上端与空腔相通,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竖向通道内的气体流到空腔通过通孔流出,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设在阀体壁上,方便及时将竖向通道的气体排出。

作为优选,竖向通道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一台阶孔内设有第一出气阀头,阀片向下移动时,阀片的下端面与第一出气阀头的上端相抵。增加上竖向通道上端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横向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气阀头,横向通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气阀头,进气阀头和第二出气阀头均与横向通道相通。通过在横向通道的两端设置进行阀头和出气阀头,提高阀体内部的密封性,避免气压外泄,使平衡阀失效。

作为优选,阀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内设有在第二台阶孔内上下移动的底板,底板与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阀杆对称设在横向通道的两侧。反馈模块通过推动底板移动从而带动阀杆上下移动,保证两根阀杆同时上下移动,提高阀片移动的稳定性,也保证了阀片与第一出气阀头相抵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上端盖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内孔,第一内孔设在上端盖的中部,第一内孔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内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增大上压气压与设定膜片的接触面积,增大设定膜片推动阀片向下移动的力。

作为优选,下端盖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内孔,第二内孔设在下端盖的中部,第二内孔的下端设有与第二内孔相通的第二进气口。增大下端气压与反馈膜片的接触面积,方便气压推动反馈膜片移动,从而推动底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平衡调节方便,且稳定行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体、2-上端盖、3-下端盖、4-设定膜片、5-反馈膜片、6-阀杆、7-阀片、8-横向通道、9-竖向通道、10-空腔、11-通孔、12-第一台阶孔、13-第一出气阀头、14-进气阀头、15-第二出气阀头、16-第二台阶孔、17-底板、18-第一内孔、19-第一进气口、20-第二内孔、21-第二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平衡阀,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阀体1、设在阀体1上端的上端盖2、设在阀体1下端的下端盖3,上端盖2和阀体1之间设有设定膜片4,下端盖3和阀体1之间设有反馈膜片5,阀体1内设有阀杆6,阀杆6的上端设有与阀杆6连接的阀片7,阀杆6和阀片7设在设定膜片4和反馈膜片5之间且在阀体1内上下移动,阀体1内还设有横向通道8和竖向通道9,竖向通道9的下端与横向通道8相通,阀体1内部上端设有空腔10,阀片7设在空腔10内且在空腔10内上下移动,竖向通道9上端与空腔相通,空腔10的内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11,通孔11的数量为四个,横向通道8上方的两侧设有两个,通孔11两两对称设在横向通道8左右的上方两端。

竖向通道9的上端设有第一台阶孔12,第一台阶孔12内设有第一出气阀头13,阀片7向下移动时,阀片7的下端面与第一出气阀头13的上端相抵,横向通道8的一端设有进气阀头14,横向通道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气阀头15,进气阀头14和第二出气阀头15均与横向通道8相通。阀体1的下端设有第二台阶孔16,第二台阶孔16内设有在第二台阶孔16内上下移动的底板17,底板17与阀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阀杆6对称设在横向通道8的两侧,上端盖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内孔18,第一内孔18设在上端盖2的中部,第一内孔18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内孔18相通的第一进气口19,下端盖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内孔20,第二内孔20设在下端盖3的中部,第二内孔20的下端设有与第二内孔20相通的第二进气口21。

当上端的设定气压大于下端的反馈气压,设定膜片4在上端气压的作用下,推动阀片7向下移动,阀片7与竖向通道9的上端第一出气阀头13的相抵,气流从横向通道8的进气阀头14流向第二出气阀头15,当上端的设定气压小于下端的反馈气压,反馈膜片5推动底板17向上移动,底板17推动阀杆6,阀杆6推动阀片7上移,阀片7与第一出气阀头13分离,竖向通道9的上端打开,气体由横向通道8的进气阀头14流向竖向通道9上端的第一出气阀头13,气体流经空腔10通过通孔11向外流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