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67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指套筒外装设有绝缘套管,且套筒内穿设有固定元件,而固定元件上装设有由绝缘材质制成且供罩覆于套筒、绝缘套管及固定元件外部的外套管,即可通过绝缘套管及外套管的绝缘特性来使固定装置整体具有完整的绝缘防护效果。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板材(板对板)于组装、接合时,系利用具有旋钮、套环及螺钉的定位螺丝予以锁接,为可运用于工作母机或者其他板对板连接的板材所使用;而所述的这些工作母机需要运用板材进行锁接处,可利用板材活动组装、锁接、拆卸方式,当动力装置发生当机或故障、损坏时,或者速率调整装置进行速率的变化、调整时,将板材卸除以进行相关的维修、调整作业,而板材系通过复数定位螺丝予以锁固,所以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定位螺丝的脱落、遗失,则无法将板材重新再锁固回原位,影响组装、拆解作业的不便与麻烦。

再者,随着电脑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电脑或各类电子、电气产品应用的层面更加广泛、使用功能持续扩大、增加,在电脑或电子、电气产品中,用以处理各种运作、计算、执行、分析等功能的线路布局、中央处理器、晶片及各式电子零组件等,也必须适度扩充、增加,因此配置线路布局、中央处理器、晶片及各式电子零组件等的电路板,也会随着电脑的应用功能而扩充增加使用的面积与范围;然,在电脑或电子、电气产品的内部可用空间有限情况下,控制电脑或电子、电气产品启动运作的线路板,也无法扩大面积范围,而业界为了解决线路板应用的问题,即通过线路板以层叠状板对板方式组装的技术,扩充线路板的应用面积范围。

然而,便有业者为了配合上述板对板方式组装技术研发出可供快速组装及拆卸的固定装置,请参阅图8、图9所示,是现有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现有固定装置具有一金属材质制成的定位座A,并在定位座A中央内部形成有一穿孔A1,且穿孔A1一侧凹设有收纳槽A11,再于穿孔A1顶部外侧凸设有环凸部A2,即可利用定位座A的穿孔A1来供定位元件B的杆体B1穿设,且杆体B1一侧具有杆头B2,再于杆体B1上套设有弹簧B11,以供弹簧B11二侧分别抵持于杆头B2底部、穿孔A1的收纳槽A11底面处,而杆体B1另一侧杆头B2则延伸出定位座A外部,即于杆头B2外部结合有外套筒C,并供外套筒C罩覆在定位座A顶部的环凸部A2外,可利用容置空间C0底部的环形抵持部C1受到环凸部A2止挡,进而防止外套筒C脱离定位座A。

而当现有固定装置于实际应用时,可装设于预设板材(如电路板)上,即可将定位元件B的杆体B1穿出定位座A的穿孔A1,并对正伸入于预设板材上的固定孔,再旋动外套筒C以带动定位元件B旋转,以使杆体B1锁入于固定孔中,而将现有固定装置结合定位于预设板材上,进而达到快速组装的效果,但是,由于一般机壳内的空间都相当地狭小,若在组装或拆卸的过程中发生滑手、脱落等现象时,其现有固定装置便会掉落在预设板材上,且因定位座A由金属材质制成,所以便会凭借定位座A来使电路板的复数接点形成电性导通状态,以致于电路板发生短路的现象,导致电路板毁坏、损坏,进而影响整体使用的安全性。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固定装置的新型专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绝缘套管、固定元件及外套管,其中:

该套筒中空内部具有贯穿的穿孔;

该绝缘套管由绝缘材质制成,并在其一侧凹设有供套筒置入的收纳槽,且收纳槽底面处穿设有贯通至绝缘套管外部并与穿孔形成对正状态的通孔;

该固定元件具有位于套筒上方处的头部,并在头部底面处向下延伸设有供穿入于穿孔中的杆身,且穿孔下方处延伸有供穿出穿孔及通孔处的锁接部;

该外套管由绝缘材质制成且结合定位于固定元件的头部上,并在内部具有供罩覆于套筒、绝缘套管及固定元件外部的容置空间。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的穿孔上方处设有凹陷状的容置槽,而该固定元件的杆身上套设有弹性撑抵于容置槽与头部底面处的弹性元件。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套筒的穿孔顶部外缘凸设有环形阻挡部,而该外套管的容置空间下方开口处形成有向内转折且供活动抵持于环形阻挡部底面处的环形抵持体。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绝缘套管的收纳槽小于套筒尺寸大小,以使套筒位于收纳槽内形成迫紧状态。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绝缘套管相邻于通孔一侧处设有抵持部,且抵持部在绝缘套管底面处设有朝外凸设的抵持环。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抵持部的抵持环周缘朝外设有向下弯折的复数插接件,且插接件末端设有朝内弯折的扣块。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抵持部的抵持环底面处凸设有复数插扣。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头部呈圆形,并在头部表面上设有具有十字凹槽、内六角凹槽、米字凹槽或六角形凸柱的作动面。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元件的锁接部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外套管的容置空间上方处设有供固定元件的头部结合定位的固定槽。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外套管外表面设有扳动部。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外套管的扳动部具有相邻环状排列的复数止滑条。

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外套管的扳动部位于外表面凸设有复数扳动块。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由于套筒与固定元件外部设有绝缘材质制成的绝缘套管与外套管,即可使整体具有完整绝缘防护的效果,凭借使掉落在电路板上时,可避免电路板产生短路现象,进而达到提升使用上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绝缘套管的收纳槽小于套筒外部整体的尺寸,当绝缘套管套设于套筒上时,便会形成迫紧状态呈一定位,即可通过迫紧定位方式达到简易、快速组装的效果,进而达到降低设计及开模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现有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现有固定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11-穿孔;111-容置槽;12-阻挡部;2-绝缘套管;20-收纳槽;21-通孔;22-抵持部;221-抵持环;23-插接件;231-扣块;24-插扣;3-固定元件;31-头部;311-底面;312-作动面;32-杆身;33-锁接部;331-外螺纹;34-弹性元件;4-外套管;40-容置空间;401-固定槽;402-抵持体;41-扳动部;411-止滑条;412-扳动块;A-定位座;A1-穿孔;A11-收纳槽;A2-环凸部;B-定位元件;B1-杆体;B11-弹簧;B2-杆头;C-外套筒;C0-容置空间;C1-环形抵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筒1、绝缘套管2、固定元件3及外套管4,其中:

该套筒1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并在套筒1中空内部形成有纵向贯穿的穿孔11,且穿孔11上方处设有凹陷状的容置槽111,再于穿孔11顶部外缘凸设有环形阻挡部12。

该绝缘套管2由塑胶、橡胶等具弹性的绝缘材质制成,并在一侧凹设有供套筒1置入的收纳槽20,再于收纳槽20底面处穿设有贯通至绝缘套管2外部且与套筒1的穿孔11形成对正状态的通孔21。

该固定元件3具有位于套筒1上方处且呈圆形的头部31,并在头部31底面311处向下延伸设有穿入于穿孔11中的杆身32及杆身32下方处外径较小的锁接部33,且锁接部33表面设有外螺纹331,再于杆身32上套设有一弹性元件34,并使弹性元件34位于套筒1与固定元件3之间呈一弹性变形位移,而固定元件3的头部31表面上则设有可为十字、内六角凹槽、米字凹槽、六角形凸柱或其它各种型式的作动面312。

该外套管4由塑胶、橡胶等绝缘材质制成,并在内部形成有供罩覆于套筒1、绝缘套管2及固定元件3外部的容置空间40,且容置空间40上方处设有可供头部31结合定位的固定槽401,再于容置空间40下方开口处形成有向内转折的环形抵持体402,而外套管4外表面设有扳动部41,且扳动部41具有相邻环状排列的复数止滑条411。

上述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较佳小于套筒1外部整体的尺寸,以供套筒1置入于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内时,可呈一迫紧定位,但于实际应用时,其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也可等于或略大于套筒1外部整体的尺寸大小,其仅只需提供套筒1置入于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内部呈一定位,不易因松动而滑脱于绝缘套管2的外即可,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形式都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的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再者,上述固定元件3的头部31较佳实施为可利用塑料以包覆射出方式一体成型有外套管4,但于实际应用时,也可将固定元件3的头部31与外套管4利用组装方式嵌卡固定成为一体,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本实用新型的各构件于组装时,系先将套筒1装设于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内,以使套筒1的穿孔11对正于绝缘套管2的通孔21处,且使套筒1外缘凸出的阻挡部12挡止于收纳槽20开口周缘处呈一限位,便可于固定元件3的杆身32上套设有弹性元件34,并将固定元件3向下穿入于套筒1的穿孔11中,其弹性元件34一端即会弹性撑抵于穿孔11一侧的容置槽111内,而弹性元件34另一端则弹性撑抵于头部31的底面311处,以使弹性元件34位于穿孔11的容置槽111与固定元件3的头部31之间呈一弹性变形位移,再施力将外套管4向下套接于套筒1外部,并使外套管4下方开口处的环形抵持体402抵持于套筒1的环形阻挡部12表面上,且待环形抵持体402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后便会越过至环形阻挡部12下方处,便可将套筒1、绝缘套管2收容于外套管4的容置空间40内,同时,该弹性元件34即会弹性撑抵于头部31的底面311处,以连动外套管4的环形抵持体402抵持于环形阻挡部12底面处形成挡止定位,以有效防止固定元件3脱出于套筒1之外,进而使套筒1、绝缘套管2、固定元件3与外套管4呈现活动对接状态。

上述的套筒1及固定元件3由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并在固定元件3的头部31利用塑料以埋入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外套管4,或者头部31可利用组装定位方式来与外套管4的固定槽401结合成为一体,而外套管4较佳实施为利用环形抵持体402抵持于套筒1的环形阻挡部12上形成挡止定位,以有效防止固定元件3脱出于套筒1之外,惟该外套管4与套筒1间的挡止结构设计方式很多,也可利用C型扣环、垫圈或其它止挡元件(图中未示出)套接于固定元件3的杆身32上后,便可凭借弹性元件34弹性撑抵于固定元件3的头部31底面311处向上位移,其锁接部33便会抵持于止挡元件上形成挡止定位,使套筒1、绝缘套管2、固定元件3与外套管4呈现活动对接状态,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较佳为可应用于机壳内部的电路板上,但于实际应用时,也可应用于电信局机柜、电脑伺服器、工作机台或其它具机板组、抽屉、键盘架等由复数板材所组构成的设备或装置上,当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系先将绝缘套管2相邻通孔21一侧面以活动方式抵持于外部板材(图中未示出)上,并将绝缘套管2的通孔21对正于外部板材上的锁孔,便可将外套管4朝外部板材方向推移,以使固定元件3的头部31挤压于弹性元件34呈一弹性变形位移,其固定元件3的锁接部33便会穿出于套筒1的穿孔11及绝缘套管2的通孔21处,即可再利用外套管4表面的扳动部41,以徒手或手工具(如开口扳手、开口扳手或套筒扳手等)配合嵌设,并以手动操作或利用手工具驱动外套管4连动固定元件3旋动,也或者可通过电动工具(如电动起子等)或手工具(如螺丝起子或扳手等)来对接于头部31上的作动面312,以带动固定元件3快速锁转,使锁接部33的外螺纹331锁入外部板材上的锁孔中,凭借使本实用新型紧固锁接于外部板材上呈一稳固结合定位。

而欲将本实用新型从外部板材的锁孔中拆离时,仅需通过徒手再次握持于外套管4扳动部41的复数止滑条411上,以扳动外套管4反向旋转,进而连动固定元件3的头部31能够随之旋转,即可将固定元件3的锁接部33旋动退出于外部板材的锁孔中,以提供使用者可通过手动扭力旋转的方式,快速将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与外部板材形成锁定或分离状态,并具有操作简易更为省力的效用;也或者可利用手工具(如螺丝起子或扳手等)来对接于头部31的作动面312上,并凭借手动操控手工具来带动固定元件3的头部31能够随之旋转,便可将固定元件3的锁接部33旋动退出于外部板材的锁孔中,以完成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从外部板材的锁孔内拆离的动作,进而可供方便进行维修、更换外部板材的作业。

再请搭配参阅图2、图5、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绝缘套管2相邻于通孔21一侧处设有抵持部22,且抵持部22位于绝缘套管2底面设有朝外凸设的抵持环221,当本实用新型装设于外部板材上时,即可通过抵持环221来增加抵持面积,以使绝缘套管2可稳固抵持于外部板材上,而不易产生晃动的情形,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于装设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流畅度,再者,该抵持部22的抵持环221周缘朝外设有向下弯折的复数插接件23(如图6所示),且插接件23末端设有朝内弯折的扣块231,即可通过复数插接件23的扣块231来插设固定于具复数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的外部板材上,凭借使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稳固定位于外部板材上。

另请搭配参阅图2、图5、图6、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绝缘套管2相邻于通孔21一侧处设有抵持部22,且抵持部22位于绝缘套管2底面设有朝外凸设的抵持环221,再于抵持环221底面处凸设有复数插扣24,以利用复数插扣24来使本实用新型稳固结合于外部板材的复数固定孔中,而该外套管4的扳动部41为可省略使用复数止滑条411,改于外套管4外表面凸设有复数扳动块412的结构设计,即可通过复数扳动块412来增加扳动的面积,如此提供良好操作性,进而达到加快装设速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套筒1为置入于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内,且固定元件3外套设有外套管4,由于套筒1与固定元件3外部都包覆有绝缘材质制成的绝缘套管2与外套管4,所以当本实用新型于活动装设的过程中发生掉落的情形时,即可通过绝缘套管2及外套管4达到完整绝缘防护效果,使电路板上的复数接点间无法形成导通状态,进而避免电路板产生短路现象,如此防止发生火花而使电路板损坏的情况,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二)该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较佳小于套筒1外部整体的尺寸,其套筒1定位于绝缘套管2的收纳槽20内时,便会形成迫紧状态,以使套筒1不会从收纳槽20中脱离,所以套筒1与绝缘套管2彼此间便不需设计相互定位结构,即可通过迫紧定位方式达到简易、快速组装的效果,进而降低设计及开模上的成本。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