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1668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



背景技术:

一些长输管道在山区敷设时,常需要在专门设计的隧道内架空敷设,用于敷设管道的隧道内空间大都比较狭小,而长输管道多为主干线,管径较大,单体重量大,管道在隧道内运输和安装均有较大困难。目前,国内在隧道内安装管道多采用一些传统施工技术,如采用拖车和小型拖拉机运输管道,使用门形架装卸管道。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无法实现管道的精确对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能够精确对准且可切换动力的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包括与地面齐平设置的钢轨和设置于所述钢轨上的轨道车;所述轨道车包括前车和后车;所述前车尾部与后车尾部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前车和后车均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下部的行走机构、位于车架上部的顶升和推出机构、动力系统;

还包括与轨道车配合使用的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所述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上设有钢管旋转装置。

采用本方案,当需要装卸管道时,将两个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分别放置于轨道车前车和后车的顶升和推出机构上,顶升与推出机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从而对管道进行对准装卸。其中,顶升机构通过油缸实现升降,伸缩套筒实现定位、承受水平力,最大行程350mm,满足可调式支架和钢管在布管时将支架抬离车体至要求的定位高度,机构处于下位时能满足落地要求。

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为柴油发电机组或电动机。采用本方案,长距离行走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提供动力,长时间在隧道内施工时可切换使用外供电源以减少隧道内废气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4个能在钢轨上行走的钢轮, 行走的钢轮采用单轮缘。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放置于顶升和推出机构上,其底部设有4个固定支撑点,用于防止与顶升和推出机构发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包括“C”形支架和固定设置于支架顶部的弧形板。其中,支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弧形板用于放置管道;优选的,弧形板尺寸与直径DN1400的管道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顶升与推出机构,代替传统起重机; 其次,可调式支架调节功能可使需安装的管道与前面的管道实现精确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一种隧道内大口径管道施工双头轨道车,包括与地面齐平设置的钢轨和设置于所述钢轨上的轨道车1;轨道车包括前车11和后车12;前车11尾部与后车12尾部通过销轴连接;

前车11和后车12均包括车架2、位于车架2下部的行走机构3、位于车架2上部的顶升和推出机构4、动力系统5;其中,动力系统5为柴油发电机组或电动机;

还包括与轨道车1配合使用的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7,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7上设有钢管旋转装置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行走机构3包括4个能在钢轨上行走的钢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7分别放置于前车和后车的顶升和推出机构上,其底部设有4个固定支撑点,用于防止与顶升和推出机构发生位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7包括“C”形支架71和固定设置于支架顶部71的弧形板72。优选的,本轨道车用于运输直径DN1400的管道。

由于轨道车配置了两套可调式管道移动支架7,与轨道车配合使用,可实现隧道内运管、卸管和管道就位等一系列组合功能。

轨道车具有动力切换功能,长距离行走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提供动力,长时间在隧道内施工时可切换使用外供电源以减少隧道内废气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