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94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的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涉及很多工业领域中的很多方面。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减震器的类型也不同。比如为了缓解或减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在车厢和车轮之间所使用的减震装置为多个叠加的钢板构成。工厂中所使用的设备,为了缓解设备过分的震动而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通常在设备的下面安装有弹性橡胶板或橡胶块,来减少设备的震动幅度。一些设备上装设有仪表和执行原件,设备的震动将影响仪表的精度和执行原件的正确工作,减震器的作用可以让仪表和执行原件正常工作。满足以上要求的减震设备通常是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减震器。减震器所使用弹性材料不同其具有弹性的特性也是不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它是由不同的弹性材料构成的构件组成的,它是由钢板和橡胶体构成的。钢板的弹性变形在应力消失的瞬间其弹力恢复的速度与橡胶体的弹力恢复的速度是不同的,当他们组合成减震器的时候,在承受同样的震动时变形,在震动力消失的瞬间它们变形恢复的速度不同,相互之间干涉产生应力,将振动源的部分震动能消耗掉,产生不同的缓冲特性。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器包括:它是由上端板、弹性体和下端板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上端板的下端面抵住弹性体的上端面,弹性体的下端面抵住下端板的上端面,用多个紧固件穿过弹性体或弹性体和弹性板条的组合,将它们和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固定起来。弹性板条是夹在两个第二弹性体之间组合起来的。

有多个紧固件和多个弹性板条,第一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三孔和弹性体的第五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和弹性体;

第三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五孔和弹性体的第七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和弹性体;

第二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四孔和弹性体的第六孔(1);固定连接上端板和弹性体;

第四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六孔和弹性体的第八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和弹性体;

第五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五孔和弹性体的第九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和弹性体;

第七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三孔和弹性体的第十一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和弹性体;

第六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四孔和弹性体的第十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和弹性体;

第八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六孔和弹性体的第十二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和弹性体。

第一弹性板条、第二弹性板条、第三弹性板条和第四弹性板条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

第一弹性板条穿过弹性体的第四孔,第二弹性板条穿过弹性体的第三孔,第三弹性板条穿过弹性体的第二孔,第四弹性板条穿过弹性体的第一孔;

第一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三孔、弹性体的第五孔和第四弹性板条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弹性体和第四弹性板条;

第三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五孔、弹性体的第七孔和第四弹性板条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弹性体和第四弹性板条;

第二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四孔、弹性体的第六孔和第三弹性板条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弹性体和第三弹性板条;

第四紧固件穿过上端板第十六孔、弹性体的第八孔和第三弹性板条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弹性体和第三弹性板条;

第五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五孔、弹性体的第九孔和第一弹性板条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弹性体和第一弹性板条;

第七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三孔、弹性体的第十一孔和第一弹性板条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弹性体和第一弹性板条;

第六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四孔、弹性体的第十孔和第二弹性板条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弹性体和第二弹性板条;

第八紧固件穿过下端板第十六孔、弹性体的第十二孔和第二弹性板条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弹性体和第二弹性板条。

上端板和下端板结构相同;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相同;

本使用新型强调的是不同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减震器。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中,01为受震体;02为紧固件;03为减震器;04为震源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弹性体本身作为减震的组成部分就具有减震功能。采用了具有不同弹性特性的弹性体组合成的减震器,可以消减震源的部分震动能量,提高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减震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A-A;

图4为弹性体结构及位置标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剖视图C-C;

图7为图4的剖视图B-B;

图8为第一弹簧板条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端板结构及位置标识图;

图10为一种减震器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减震器包括:上端板1、弹性体2、下端板3、第一弹性板条4、第二弹性板条5、第三弹性板条6、第四弹性板条7、第一紧固件8、第二紧固件9、第三紧固件10、第四紧固件11、第五紧固件12、第六紧固件13、第七紧固件14、第八紧固件15;

上端板1和下端板3结构相同;第一紧固件8、第二紧固件9、第三紧固件10和第四紧固件11相同;其特征在于:

上端板1的下端面抵住弹性体2的上端面,弹性体2的下端面抵住下端板3上端面;

第一紧固件8穿过上端板1第十三孔28和弹性体2的第五孔20;固定连接上端板1和弹性体2;

第三紧固件10穿过上端板1第十五孔30和弹性体2的第七孔22;固定连接上端板1和弹性体2;

第二紧固件9穿过上端板1第十四孔29和弹性体2的第六孔21;固定连接上端板1和弹性体2;

第四紧固件11穿过上端板1第十六孔31和弹性体2的第八孔23;固定连接上端板1和弹性体2;

第五紧固件12穿过下端板3第十五孔30和弹性体2的第九孔24;固定连接下端板3和弹性体2;

第七紧固件14穿过下端板3第十三孔28和弹性体2的第十一孔26;固定连接下端板3和弹性体2;

第六紧固件13穿过下端板3第十四孔29和弹性体2的第十孔25;固定连接下端板3和弹性体2;

第八紧固件15穿过下端板3第十六孔31和弹性体2的第十二孔27;固定连接下端板3和弹性体2。

实施例2

一种减震器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第一弹性板条4、第二弹性板条5、第三弹性板条6和第四弹性板条7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

第一弹性板条4穿过弹性体2的第四孔19,第二弹性板条5穿过弹性体2的第三孔18,第三弹性板条6穿过弹性体2的第二孔17,第四弹性板条7穿过弹性体2的第一孔16;

第一紧固件8穿过上端板1第十三孔28、弹性体2的第五孔20和第四弹性板条7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1、弹性体2和第四弹性板条7;

第三紧固件10穿过上端板1第十五孔30、弹性体2的第七孔22和第四弹性板条7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1、弹性体2和第四弹性板条7;

第二紧固件9穿过上端板1第十四孔29、弹性体2的第六孔21和第三弹性板条6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1、弹性体2和第三弹性板条6;

第四紧固件11穿过上端板1第十六孔31、弹性体2的第八孔23和第三弹性板条6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上端板1、弹性体2和第三弹性板条6;

第五紧固件12穿过下端板3第十五孔30、弹性体2的第九孔24和第一弹性板条4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3、弹性体2和第一弹性板条4;

第七紧固件14穿过下端板3第十三孔28、弹性体2的第十一孔26和第一弹性板条4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3、弹性体2和第一弹性板条4;

第六紧固件13穿过下端板3第十四孔29、弹性体2的第十孔25和第二弹性板条5的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3、弹性体2和第二弹性板条5;

第八紧固件15穿过下端板3第十六孔31、弹性体2的第十二孔27和第二弹性板条5的另一端的孔;固定连接下端板3、弹性体2和第二弹性板条5。

工作原理

震动的力使得钢板和橡胶体产生弹性变形,对于受震体来说将减轻了震动力的影响,起到减震的作用。就钢板和橡胶体的组合构成的减震器而言,在受到相同的震源的震动力影响时产生变形,在震动力消失的瞬间,钢板和橡胶体在自身的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变形的速度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将抵消震动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钢板和橡胶体构成的减震器产生了不同的减震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