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01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管材。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老化及耐环境应力开裂的性能。由其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HDPE双壁波纹管属于柔性管。其主要具有:抗外压能力强,条件差的情况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摩阻系数小,流量大,耐低温抗冲击性能,使用寿命长。现有的双壁波纹管在中小管径尺寸下比较适用,在大管径的场合下,其支撑能力和强度仍然比不上金属管材,故需要一种能够结合传统的HDPE双壁波纹管优点与金属管材优点的管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能够充分利用传统HDPE材料的双壁波纹管的优点和金属管强度高的优点,又能适应大管径的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具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HDPE外层、橡胶缓冲层、ABS隔离层、不锈钢支撑层,所述HDPE外层的外侧呈一字型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圆弧形的第一凸起,所述橡胶缓冲层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均嵌入于HDPE外层的内表面,在所述HDPE双壁波纹管的侧端均设有焊接管头,所述焊接管头的端面设有环形沟槽,且所述橡胶缓冲层、ABS隔离层的端面均嵌入于环形沟槽内,所述HDPE外层的端面的靠近外表面一侧抵住焊接管头的端面,所述HDPE外层的端面的靠近内表面一侧嵌入于环形沟槽内,所述不锈钢支撑层的端面的靠近外表面一侧嵌入于环形沟槽内,所述不锈钢支撑层的端面的靠内表面一侧抵住焊接管头的端面,所述焊接管头与HDPE双壁波纹管的非接触一端设有环形焊料承接槽。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组装结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焊接管头的端面具有插入止口,且所述插入止口嵌入于不锈钢支撑层内。

进一步的,考虑到具体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焊接管头与不锈钢支撑层之间螺接固定。

进一步的,考虑到施工后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焊接管头与HDPE外层的接合缝隙处设有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传统双壁波纹管的结构基础上增加橡胶缓冲层,可以提高产品的吸收震动和抗挤压性能,增加柔性,同时ABS隔离层主要起到绝缘、隔离水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整个使用寿命,不锈钢支撑层类似于传统的钢管,但是由于其外层设置的复合层结构,不锈钢支撑层可以做薄,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节约成本,本产品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程在施工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使用,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维护的频次,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HDPE外层,2.橡胶缓冲层,3.ABS隔离层,4.不锈钢支撑层,5.焊接管头,51.环形沟槽,52.插入止口,53.环形焊料承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HDPE双壁波纹管的优选实施例,具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HDPE外层1、橡胶缓冲层2、ABS隔离层3、不锈钢支撑层4,所述HDPE外层1的外侧呈一字型设有若干个横截面呈圆弧形的第一凸起11,所述橡胶缓冲层2的外表面设有与第一凸起11一一对应的第二凸起21,且第二凸起21均嵌入于HDPE外层1的内表面,在HDPE双壁波纹管的侧端均设有焊接管头5,所述焊接管头5的端面设有环形沟槽51,且橡胶缓冲层2、ABS隔离层3的端面均嵌入于环形沟槽51内,所述HDPE外层1的端面的靠近外表面一侧抵住焊接管头5的端面,所述HDPE外层1的端面的靠近内表面一侧嵌入于环形沟槽51内,所述不锈钢支撑层4的端面的靠近外表面一侧嵌入于环形沟槽51内,所述不锈钢支撑层4的端面的靠内表面一侧抵住焊接管头5的端面,所述焊接管头5的端面具有插入止口52,且插入止口52嵌入于不锈钢支撑层4内,所述焊接管头5与不锈钢支撑层4之间螺接固定,所述焊接管头5与HDPE双壁波纹管的非接触一端设有环形焊料承接槽53。

本实施例在施工时,HDPE外层1、橡胶缓冲层2、ABS隔离层3、不锈钢支撑层4组合而成的管件是出厂预制完整的,在大型工程施工中,需要的管径较大,在施工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既能够适应一些形变,又不影响整体的结构,考虑到密封性,在焊接管头5与HDPE外层1的接合缝隙处设有粘胶层6。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