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J型槽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55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J型槽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J型槽钢。



背景技术:

门架是叉车受力的关键部位,针对一定载荷而言槽钢的刚度更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门架均采用传统的J型槽钢制成,虽然强度刚度得到保证,但是截面面积较大,米重较大,导致门架的自重较大,最终使叉车自身的能耗加大;同时由于两翼板较宽,对于门架总成而言,同样的门架外宽,其内档宽度较小,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既影响作业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以上问题最终降低了客户的有效获得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J型槽钢,该槽钢通过截面形状的优化可同时兼顾纵向及横向抗弯能力,可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腹板及垂直于腹板两端设置的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在靠近第二翼板的位置设有垂直于腹板的第三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翼板、腹板、第三翼板及第二翼板构成的槽钢外侧截面由第一水平线段、第一竖直线段、第一斜线段、第二水平线段、第三水平线段、连接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的第一圆弧线段、第二竖直线段、连接第三水平线段与第二竖直线段的第二圆弧线段、第四水平线段以及连接第二竖直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的第三圆弧线段组成,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

所述第一翼板、腹板及第二翼板构成的槽钢内侧截面由第五水平线段、第二斜线段、第三竖直线段、第三斜线段以及第六水平线段构成,所述第五水平线段与第一水平线段的自由端通过第四竖直线段相连,所述的第六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的自由端通过第五竖直线段相连,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且第二斜线段、第三斜线段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0~2°。

所述第三斜线段与第六水平线段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距离为g,所述第二斜线段与第五水平线段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之间的距离为f,则g≥2f。

所述第一翼板的高度为b,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a≤b。

所述第三竖直线段的高度为d,所述第二斜线段的高度为c,所述第三斜线段的高度为e,则d≥c+e。

所述第一竖直线段的高度为s,所述第一斜线段的高度为h,所述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k,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则s≥h+k+m。

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m-a>5。

所述第三水平线段与第四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m,所述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高度为k,所述第三斜线段的高度为e,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为a,则m+k=e+a。

所述第一圆弧线段的弧度值为0°~k°,其中k为第二水平线段与第三水平线段之间的距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槽钢的内侧截面及外侧截面设计成非平面,既实现槽钢的轻量化设计又可满足载荷承载能力,配置该槽钢的门架总成可提高叉车的能效,扩大驾驶员作业时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线段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J型槽钢,包括腹板1及垂直于腹板1两端设置的第一翼板2及第二翼板3,腹板1的外侧面在靠近第二翼板3的位置设有垂直于腹板的第三翼板4,第一翼板2、腹板1、第三翼板4及第二翼板3构成的槽钢外侧截面由第一水平线段21、第一竖直线段11、第一斜线段41、第二水平线段42、第三水平线段43、连接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的第一圆弧线段44、第二竖直线段45、连接第三水平线段43与第二竖直线段45的第二圆弧线段46、第四水平线段31以及连接第二竖直线段45与第四水平线段31的第三圆弧线段47组成,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此结构在使槽钢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还能够让槽钢的截面形状更合理的成型。

进一步的,第一翼板2、腹板1及第二翼板3构成的槽钢内侧截面由第五水平线段22、第二斜线段12、第三竖直线段13、第三斜线段14以及第六水平线段32构成,第五水平线段22与第一水平线段21的自由端通过第四竖直线段23相连,第六水平线段32与第四水平线段31的自由端通过第五竖直线段33相连,上述各线段之间平滑连接,且第二斜线段12、第三斜线段14与第三竖直线段13之间的夹角为0~2°。

进一步的,第三斜线段14与第六水平线段32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13之间的距离为g,第二斜线段12与第五水平线段22的夹角点与第三竖直线段13之间的距离为f,则g≥2f。保持这种比例关系,使得第三斜线段14与第六水平线段32的夹角点同第二斜线段12与第五水平线段22的夹角点之间始终存在高度差;这样设置可突出第三斜线段14是横向受力面,第二斜线段12是非横向受力面。

进一步的,第一翼板2的高度为b,第二翼板3的高度为a,则a≤b。保持这种比例关系,使得第一翼板2的高度高于第二翼板3的高度;这样设置可使第一翼板的抗弯能力不低于第二翼板的抗弯能力。

进一步的,第三竖直线段13的高度为d,第二斜线段12的高度为c,第三斜线段14的高度为e,则d≥c+e。保持这种比例关系,使得J型槽钢的第三竖直线段13的高度至少占内档高度的一半以上。这样设计可确保第三竖直线段13作为受力面时表面平整,同时也可确保滚轮轴端面与第二斜线段及第三斜线段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的,第一竖直线段11的高度为s,第一斜线段41的高度为h,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之间的高度为k,第三水平线段43与第四水平线段31之间的高度为m,则s≥h+k+m。此种比例关系使得J型槽钢的第一竖直线段11的高度至少占J型槽钢总高度的一半以上,这样设计可确保第一竖直线段11作为受力面时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第三水平线段43与第四水平线段31之间的高度为m,第二翼板3的高度为a,则m-a>5。此种比例关系可以提升第一竖直线段11作为受力面时的J型槽钢横向承载能力,且门架总成设计采用C型槽钢与该J型槽钢组合时可使门架总成结构紧凑,起到减小前悬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三水平线段43与第四水平线段31之间的高度为m,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之间的高度为k,第三斜线段14的高度为e,第二翼板3的高度为a,则m+k=e+a。这样设计可形成第二翼板3、第三翼板4、第二竖直线段45、第二圆弧线段46、第三圆弧线段47、第三斜线段14等平滑连接所构成的截面,使其具有均衡的横向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第一圆弧线段44的弧度值为0°~k°,其中k为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之间的距离。这样设计可使得有助于槽钢轻量化,同时在门架总成设计时根据相配槽钢的截面形状,若第一圆弧线段44可采用大圆角,则该圆角可以作为限位面,具有调整内外门架间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槽钢在门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纵向及横梁两个力,纵向受力点一是作用于第五水平线段与第六水平线段处,二是作用于第二水平线段42与第三水平线段43或第一圆弧线段44处;横向作用力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横向受力点作用于第三竖直线段及第一竖直线段;第二种情况横向受力点作用于第三斜线段及第一斜线段上;第三种情况横向受力点依次作用于第三竖直线段与第三斜线段或第一竖直线段与第一斜线段上。第一种受力可简化叉车门架滚轮安装系统要求,可用使用一种滚轮替代现有的主滚轮加侧滚轮模式;第二种情况采用复合滚轮模式;第三种情况可采用复合滚轮模式或台阶式滚轮;以上三种情况均可改善门架槽钢的受力状态,提高槽钢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槽钢的截面结构可满足多种门架的结构布局,并使槽钢实现轻量化设计;2)可同时兼从向横向抗弯能力;3)可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门架要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