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20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属于膨胀螺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膨胀螺丝是常见的工作面固定器件,包括一个膨胀套,膨胀套外部开设有若干切口,在膨胀套中装有螺栓,螺栓与切口配合的一端右锥度,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在使用时首先在墙面上利用钻机开设一个与膨胀套外径相匹配的钻孔,然后将膨胀螺丝装入钻孔中,然后在墙面外部利用螺母对螺栓进行旋紧,利用螺栓的锥形面促使膨胀套的切口涨开与钻孔内壁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膨胀螺丝的固定方式一般为单面固定方式,即开设在墙面中的钻孔为盲孔,将膨胀螺丝装入盲孔之后进行紧固,紧固完成之后螺栓的固定端突出于墙面的表面,用于固定其他物体。如果在墙面的两面均需要固定物体,现有的方式是在墙面的两面分别开设钻孔后分别安装膨胀螺丝,如果墙体的较薄而墙体两面膨胀螺丝的安装位置又存在重合的话则无法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两端设置紧固锥体并分别与内牵引筒连接,可以实现两边独立紧固的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包括膨胀套,在膨胀套的膨胀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锥形面,还设置有与锥形面配合对锥形面进行牵引的牵引件,其特征在于:在膨胀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的膨胀端,所述的牵引件为位于膨胀套内部的内牵引筒,在膨胀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紧固锥体,紧固锥体分别与相应侧的内牵引筒螺纹连接,在内牵引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内牵引筒转动的紧固接口,紧固锥体内设置有轴向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内牵引筒包括圆筒状的牵引筒本体,在牵引筒本体两端的外表面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紧固锥体配合的内牵引筒外螺纹,在内牵引筒内部设置有贯穿的内腔,所述的紧固接口开设在内腔两端的内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内腔的中部为连通两端紧固接口的通道,通道的直径小于紧固接口的直径,在通道的两端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内牵引筒内螺纹。

优选的,位于所述牵引筒本体两端的内牵引筒外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在所述的牵引筒本体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内牵引筒穿线孔,每一个内牵引筒穿线孔径向穿过牵引筒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膨胀套包括圆筒状的膨胀套本体,在膨胀套的两端周圈沿膨胀套本体的轴向均匀开设有多条开口,相邻两条开口之间间隔形成多条膨胀套膨胀片,膨胀套本体每一端周圈的膨胀套膨胀片形成所述的膨胀部。

优选的,在每一条所述的膨胀套膨胀片与膨胀套本体连接处的两侧以及外侧面上开设凹槽形成膨胀套切根槽。

优选的,在所述的膨胀套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膨胀套穿线孔,膨胀套穿线孔径向穿过膨胀套本体的侧壁与膨胀套本体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锥体包括一个为上细下粗的锥形段,锥形段的外圈为紧固锥体锥形面,所述的轴向通孔开设在紧固锥体中心处,在该通孔内设置有与内牵引筒配合的紧固锥体内螺纹。

优选的,在所述的锥形段的底部与锥形段同心固定有紧固段,所述的通孔同时贯穿紧固段,紧固段的外周圈为紧固面,紧固段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等于锥形段底部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中,通过在两端设置紧固锥体并分别与内牵引筒连接,可以实现两边独立紧固。

2、由于牵引筒本体两端的外表面内牵引筒外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安装在牵引筒本体两端的预紧椎体相向移动,因此在针对通透墙体时,只需要在任意一侧进行紧固即可实现两端的同时膨胀。

3、在应用于非通透墙体时,旋转外端的紧固接口可实现孔内的两端紧固,因此应用范围更广。

4、在每一条膨胀套膨胀片与膨胀套本体连接处的两侧以及外侧面上开设凹槽形成膨胀套切根槽,膨胀套切根槽开设完毕之后,更有利于膨胀套膨胀片受到挤压之后发生变形。

5、内牵引筒的内侧两端分别开设内牵引筒内螺纹,可以实现墙面两端物体的同时挂架或固定,还可以通过内牵引筒的内腔实现墙面两侧贯穿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内牵引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膨胀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紧固锥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向剖视图。

其中:1、紧固锥体 2、膨胀套 3、内牵引筒 4、内牵引筒外螺纹 5、牵引筒本体 6、内牵引筒穿线孔 7、内牵引筒内螺纹 8、紧固接口 9、膨胀套本体 10、膨胀套穿线孔 11、膨胀套切根槽 12、紧固锥体锥形面 13、紧固段 14、紧固锥体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包括外部的膨胀套2,膨胀套2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在膨胀套2的内部放置有内牵引筒3,在膨胀套2的两端口处分别放置有一个紧固锥体1,紧固锥体1伸入膨胀套2内部之后分别与相应侧的内牵引筒螺纹连接。

如图3~4所示,内牵引筒3包括圆筒状的牵引筒本体5,牵引筒本体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内牵引筒外螺纹4,且牵引筒本体5两侧的内牵引筒外螺纹4方向相反。在牵引筒本体5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内牵引筒穿线孔6,每一个内牵引筒穿线孔6径向穿过牵引筒本体5的侧壁与牵引筒本体5的内腔连通。

在牵引筒本体5内腔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紧固接口8,紧固接口8采用常规的紧固接口类型,如六角形,矩形等,因此利用相匹配的工具,通过牵引筒本体5任意一端的紧固接口8均可以实现内牵引筒3的周向转动。牵引筒本体5内腔中位于两端紧固接口8之间的一段的直径小于紧固接口8的直径,且在两端紧固接口8之间的一段牵引筒本体5内腔的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牵引筒内螺纹7。

如图5所示,膨胀套2包括圆筒状的膨胀套本体9,在膨胀套2的两端周圈沿膨胀套本体9的轴向均匀开设有多条开口,在将开口开设完毕之后,残留在相邻两条开口之间的膨胀套本体9形成多条膨胀套膨胀片。在每一条膨胀套膨胀片与膨胀套本体9连接处的两侧以及外侧面上开设凹槽形成膨胀套切根槽11,膨胀套切根槽11开设完毕之后,更有利于膨胀套膨胀片受到挤压之后发生变形。在膨胀套2的中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膨胀套穿线孔10,每一个膨胀套穿线孔10径向穿过膨胀套本体9的侧壁与膨胀套本体9的内腔连通。膨胀套穿线孔10优选开设与内牵引筒穿线孔6相同的开设数量。

如图6~7所示,紧固锥体1包括一个为上细下粗的锥形段,锥形段的外圈为紧固锥体锥形面12,紧固锥体1中较细的一端自膨胀套2的端口处装入其内。在紧固锥体1锥形段的底部与锥形段同心固定有紧固段13,紧固段13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状,如矩形、六角形等,且紧固段13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等于紧固锥体1锥形段中较粗一端的直径。

在紧固锥体1的上部向下开设有贯穿其轴向的通孔,并在该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紧固锥体内螺纹14,紧固锥体内螺纹14用于与内牵引筒3外侧的内牵引筒外螺纹4配合,而内牵引筒3外侧的两段内牵引筒外螺纹4方向相反,因此位于膨胀套2两端紧固锥体1内的紧固锥体内螺纹14开设方向相反。

具体安装及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首先将内牵引筒3装入膨胀套2中,然后根据膨胀套2两端内牵引筒外螺纹4的方向将相对应的紧固锥体1装入膨胀套2的端口处并与相应侧的内牵引筒外螺纹4配合安装,完成本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组装。

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在墙面上利用钻机形成与本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钻孔,钻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如果是盲孔,则可将本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任意一端装入盲孔中,然后通过相应的扳手与紧固接口8配合旋转内牵引筒3,由于内牵引筒3两侧的内牵引筒外螺纹4方向相反,所以内牵引筒3的转动方向为紧固方向时两端的紧固锥体1相向移动,紧固锥体1相向移动的同时使膨胀套2两端的膨胀套膨胀片向外扩张,最终实现紧固,如果位于钻孔外侧的紧固锥体1仍位于钻孔外部,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紧固锥体的紧固段13继续进行旋紧。

如果钻孔为通孔,则在将本用于通透墙体的双向膨胀螺丝的装入盲孔中后,然后通过相应的扳手与任意一端的紧固接口8配合旋转内牵引筒3,由于内牵引筒3两侧的内牵引筒外螺纹4方向相反,所以内牵引筒3的转动方向为紧固方向时两端的紧固锥体1相向移动,紧固锥体1相向移动的同时使膨胀套2两端的膨胀套膨胀片向外扩张,最终实现紧固,如果两侧紧固锥体1仍位于钻孔外部,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紧固锥体的紧固段13继续进行旋紧。在完成紧固之后,可以通过内牵引筒内螺纹7在墙面的两侧安装螺杆实现物品的固定或挂架,还可以通过内牵引筒3的内腔实现墙面两侧贯穿件的安装,如果墙体内存在引线,也可以通过内牵引筒3的内腔从任意一侧引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