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升降底座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896发布日期:2018-06-15 23: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旋转升降底座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升降底座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人们对液晶显示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希望在使用液晶电视时,可以随意调节电视的角度和高度,便于拥有更好的观看视角、更舒适的操作体验。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电视底座一般是不可以调节角度的,可以调节的也仅仅是小角度范围的调节。如果电视不能调节角度或者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角度调节,不能满足大角度的观看需求,且当观看位置变更时,不能随时调整电视,不易得到较好的收看效果。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旋转升降底座,用于电视机或其它电子产品,便于调节显示屏的角度以及高度,是目前液晶显示产品技术领域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升降底座,可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的角度调整以及高度调整,且角度调整范围大,便于各个视角的观看。同时,该旋转升降底座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方便,结构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旋转升降底座,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大范围的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的特点,结构稳定可靠,调节方法简单方便,观看效果好,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升降底座,所述旋转升降底座包括滑轨、壳体和旋转轴。所述滑轨为圆形轨道,所述壳体可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旋转轴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构件,所述弧形构件上设有通孔,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螺纹,所述旋转轴插入所述通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滑轨的一端设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上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沿所述滑轨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包括连接部、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分支、所述第二分支和所述第三分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支安装有所述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所述第二分支和所述第三分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分支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三分支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分支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制动件,所述制动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三分支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包括轨道槽和与所述轨道槽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支设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三分支设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滚轮设于所述轨道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制动件通过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分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自由端与所述制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所述制动件提升,所述滚轮可在所述轨道槽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所述制动件下降,所述滚轮受到滑动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中空半球体或半椭球体,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指环套,所述指环套与所述旋转轴可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模组、支撑轴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底座,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升降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和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包括滑轨、壳体和旋转轴。滑轨为圆形轨道,壳体可沿滑轨滑动。通过沿圆形轨道滑动,可以调节液晶显示模组的角度,实现360度的旋转,便于各个视角观看,观看效果更好。壳体与旋转轴可拆卸地连接,旋转轴上设有螺纹,旋转轴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连接,以调节液晶显示模组的高度。该旋转升降底座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角度调节和高度调节,结构可靠,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模组、支撑轴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底座,支撑轴的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升降底座连接。可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在大范围内的角度调节和高度调节,液晶显示模组的观看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感更佳,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的旋转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的辅助支架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的辅助支架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支撑轴与旋转升降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旋转升降底座;110-壳体;111-弧形构件;120-滑轨;121-轨道槽;123-第一侧壁;125-第二侧壁;130-辅助支架;131-连接部;132-第一分支;133-第二分支;134-第三分支;135-滚轮;136-制动件;137-转动件;1371-第一转轴;1373-第二转轴;140-旋转轴;141-螺纹;143-弹性凸起;160-指环套;200-液晶显示装置;210-液晶显示模组;220-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克服现有的液晶电视角度不可调或调节范围小,高度不便于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旋转升降底座和包括该旋转升降底座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在大范围内的角度调节和高度调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升降底座100,旋转升降底座100包括滑轨120、壳体110和旋转轴140。滑轨120为圆形轨道,壳体110可沿滑轨120滑动。壳体110与旋转轴140可拆卸地连接,旋转轴140上设有螺纹141,旋转轴140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210连接,以调节液晶显示模组210的高度。

壳体110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构件111,弧形构件111上设有通孔,旋转轴140插入通孔与壳体110固定连接。当然,壳体110不仅限于由多个弧形构件111连接,还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中空体。比如,壳体110呈中空半球体或半椭球体,只要能实现沿滑轨120滑动即可。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的旋转轴14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

作为优选,旋转轴140上设有弹性凸起143,弹性凸起143可沿旋转轴140的径向伸缩,当受外力挤压时,弹性凸起143收缩;当不受外力挤压时,弹性凸起143自动弹出。弹出的弹性凸起143卡在壳体110远离滑轨120的上表面,从而加固了旋转轴140与壳体110的连接,避免壳体110与旋转轴140之间松动,影响高度调节效果。

可选地,旋转轴140上也可以设置环形套件,环形套件套设于旋转轴140上,并位于壳体110远离滑轨120的上表面。环形套件的设置可以替代弹性凸起143的结构,避免旋转轴140从壳体110的通孔处往下掉,实现旋转轴140与壳体110的可靠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的辅助支架130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的辅助支架130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3和图4。

壳体110靠近滑轨120的一端设有辅助支架130,辅助支架130上连接有滚轮135,滚轮135沿滑轨120滚动。

具体地,辅助支架130包括连接部131、制动件136、第一分支132、第二分支133和第三分支134,连接部131与壳体110连接,第一分支132、第二分支133和第三分支134分别与连接部131固定连接,第二分支133安装有滚轮135。制动件136分别设于第一分支132和第三分支134远离连接部131的一端。

作为优选,连接部131、第一分支132、第二分支133和第三分支134一体成型,第一分支132位于连接部131的一端,第三分支134位于连接部131的另一端,第二分支133位于连接部131的中部。当然,连接部131、第一分支132、第二分支133和第三分支134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固定连接在一起。

滑轨120包括轨道槽121和与轨道槽121连接的第一侧壁123和第二侧壁125,第一侧壁123和第二侧壁125相对设置。第一分支132设于第一侧壁123远离第二侧壁125的一侧,第三分支134设于第二侧壁125远离第一侧壁123的一侧,滚轮135设于轨道槽121内。也就是说,第一分支132和第三分支134设有轨道槽121的外侧,而第二分支133和连接在第二分支133上的滚轮135位于轨道槽121内。

第一分支132与制动件136通过转动件137连接,转动件137包括第一转轴1371和第二转轴1373,第一转轴1371和第二转轴137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71的自由端与第一分支132连接,第二转轴1373的自由端与制动件136连接。

容易理解的是,第三分支134与制动件136通过转动件137连接,转动件137包括第一转轴1371和第二转轴1373,第一转轴1371和第二转轴137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71的自由端与第三分支134连接,第二转轴1373的自由端与制动件136连接。第一分支132、第三分支134呈左右对称结构设置,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分支132、第三分支134上的制动件136也呈对称结构设置。

第二转轴1373可以绕第二转轴1373和第一转轴1371的连接处转动,当转动第二转轴1373,使第二转轴1373带动制动件136提升,如图3所示的状态,滚轮135可在轨道槽121内自由滑动。当转动第二转轴1373,使第二转轴1373转动带动制动件136下降,滚轮135受到滑动限制,如图4中第三分支134连接的制动件136所示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制动状态下,第一分支132、第三分支134上的制动件136均呈下降模式,图4中仅示出了一个制动件136的制动模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200的支撑轴220与旋转升降底座10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和图6。

图6中仅示出了旋转升降底座100的部分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00,液晶显示装置200包括液晶显示模组210、支撑轴220和上述的旋转升降底座100,支撑轴220的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2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升降底座100连接。

具体地,支撑轴220与旋转轴140可拆卸地连接,旋转轴140上设置第一螺纹,支撑轴220上设置与第一螺纹相适应的第二螺纹,比如,旋转轴140上设置内螺纹,支撑轴220上设置外螺纹,通过旋转支撑轴220,即可以实现支撑轴220的上升或下降,如逆时针旋转支撑轴220使其上升,顺时针旋转支撑轴220使其下降,从而实现液晶显示模组210的升降,即高度调节。

可选地,为了使旋转轴140与支撑轴220的连接更可靠,调整好支撑轴220的高度位置后,可以在支撑轴220上套设指环套160,起紧固作用,避免螺纹连接失效后,支撑轴220的高度在非调节状态下变化。当然,螺纹连接可靠的情况下,指环套160也可以省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和液晶显示装置200,其角度和高度调节原理如下:

支撑轴220的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21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旋转轴140内,与旋转轴140螺纹连接,旋转轴140与壳体110通过弹性凸起143或环形件固定连接。角度调解时,旋转壳体110,使其沿滑轨120滑动,即可实现液晶显示模组210的360度的旋转,实现大角度范围的调节,便于各个视角的观看。当壳体110旋转到所需位置后,转动第二转轴1373使制动件136下降,实现滚轮135的制动。高度调节时,旋转支撑轴220,即可实现液晶显示模组210的上升或下降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底座100和液晶显示装置200,可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210在圆形轨道内360度的角度调节,便于各个视角的观看。通过旋转支撑轴220,即可实现液晶显示模组210的上升或下降调整。该旋转升降底座100结构可靠,调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该液晶显示装置200角度和高度调节方便,用户体验感极佳,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