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真空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60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新型真空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包装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真空电磁阀。



背景技术:

真空包装机能够自动抽出包装袋内的空气,达到预定真空度后完成封口工序;亦可再充入氮气或其它混合气体,然后完成封口工序。真空包装机常被用于食品行业,因为经过真空包装以后,食品能够抗氧化,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电磁阀是真空包装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现有的电磁阀大多采用分体式的设计方式,包括A阀和B阀,一个安装在进气线路上,一个安装在抽气线路上,这种电磁阀存在以下缺陷:

(1)阀体通过连接管与真空腔体连接,需要安装板将阀体固定,增加了阀体占用的空间;

(2)分别需要连接不同的三通及管件,这样就造成了接头及胶管过多,增加了抽气的路径,导致抽气速度慢,而且连接较复杂,安装检修不方便,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存在占用空间大、连接复杂以及抽气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电磁阀存在占用空间大、连接复杂以及抽气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阀体内设有:

第一安装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第二安装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右侧设有气囊进气口,所述阀体的后侧设有气囊接口,所述气囊接口与所述气囊进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

通气腔,所述通气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放气阀密封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底部抵挡在所述放气阀密封口的顶面,所述通气腔的右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气囊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左端抵挡在所述气囊出气口的右侧,所述气囊接口与所述气囊出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通气腔的前面设有真空腔体安装口,用于与真空腔体连接,所述通气腔的左侧设有真空泵接口,用于与真空泵连接,并配置为:

通电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动铁芯向右吸合并抵靠在所述气囊进气口上,所述气囊、气囊出气口、通气腔、真空泵以及真空室连通;

断电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气囊进气口与所述气囊接头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由所述动铁芯和套设在所述动铁芯的外周面的线圈组成,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动铁芯靠近所述通气腔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体的后面设有真空表接口,用于与真空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表接口、气囊接口和真空泵接口的外周面匀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垂直设置,减小了阀体体积,同时,真空泵直接抽取真空机内的空气,减少传递的路径,加快工作效率,且需要的连接管减少,便于工人的检查和维修,通过真空腔体安装口直接与真空腔体连接固定,节省真空机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真空电磁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21,阀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20和通气腔30。

第一安装孔10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电磁阀11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0内。

第二安装孔20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电磁阀21设置在第二安装孔20内,第二安装孔20的右侧设有气囊进气口33,阀体的后侧设有气囊接口60,气囊接口60与气囊进气口33通过连接管连通。

通气腔30的顶部与第一安装孔10通过放气阀密封口31连通,第一电磁阀11的底部抵挡在放气阀密封口31的顶面,通气腔30的右侧与第二安装孔20通过气囊出气口32连通,第二电磁阀21的左端抵挡在气囊出气口32的右侧,气囊接口60与气囊出气口32通过连接管连通,通气腔30的前面设有真空腔体安装口40,用于与真空腔体连接,通气腔30的左侧设有真空泵接口50,用于与真空泵连接。

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21均由动铁芯和套设在动铁芯的外周面的线圈组成,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动铁芯靠近通气腔30的一侧。

其中第二电磁阀21配置为:

通电状态,第二电磁阀21的动铁芯向右吸合并抵靠在气囊进气口33上,气囊、气囊出气口32、通气腔30、真空泵以及真空室连通;

断电状态,第二电磁阀21的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气囊进气口33与气囊接头连通。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开启电源,真空泵和第二电磁阀21开始工作,第二电磁阀21启动后产生磁场,把第二电磁阀21上的动铁芯向右吸合,堵住气囊进气口33,同时真空泵通过通气腔30和气囊出气口32,把真空室和气囊里面的气抽干,使气囊及真空室形成真空。

第二电磁阀21断电,且动铁芯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复位挡住气囊出气口32,此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囊进气口33进入气囊,使气囊鼓起变大,完成热封。

热封完成后,第一电磁阀11通电开启,外界空气通过放气阀密封口31进入通气腔30进而进入真空室,利用压力差开启真空室的外盖,完成一次真空包装。

如图2所示,阀体的后面设有真空表接口70,用于与真空表连接,起到实时检测真空度的作用,使用方便,且设计在阀体的后面,减少阀体的长度,进而减少占用的空间。

真空表接口70、气囊接口60和真空泵接口50的外周面匀设有螺纹,便于分别与真空表、气囊和真空泵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垂直设置,减小了阀体体积,同时,真空泵直接抽取真空机内的空气,减少传递的路径,加快工作效率,且需要的连接管减少,便于工人的检查和维修,通过真空腔体安装口直接与真空腔体连接固定,节省真空机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