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舱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95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舱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系统中的管路若在不同舱室之间贯穿时需要采用穿舱管路结构,传统的穿舱管路结构包括连接管、舱壁连接法兰座和减振件,减振件和舱壁连接法兰座依次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由于减振件为圆筒状结构,即采用纯压缩型减振结构,在舱壁开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厚度无法增大,导致垂直于管路轴向的静刚度较大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舱管路结构,其能解决垂直于管路轴向的静刚度较大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连接管、舱壁连接法兰座和减振件,所述减振件和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依次套设于所述连接管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为锥环状,所述减振件设有两个并且径向较大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减振件径向较大的一端连接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所述减振件径向较小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件的外缘锥面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件为橡胶材质,所述减振件的轴向两侧端面分别与外连接环、内连接环硫化复合并均与所述连接管轴线垂直设置,所述外连接环、所述内连接环均与所述连接管同轴设置,所述内连接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所述外连接环与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减振件的内连接环通过限位件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一减振件的外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内并抵靠于舱壁连接法兰座的内侧止口,另一减振件的外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外并抵靠于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的的端面,至少一个所述外连接环通过螺栓与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舱壁连接法兰座与舱壁的管路连接孔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管路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件为锥环状,具有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垂直于管路轴向达到较小的静刚度需求,同时,减振件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能够确保稳定性,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穿舱管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连接管2、舱壁连接法兰座8和减振件,减振件和舱壁连接法兰座8依次套设于连接管外,舱壁连接法兰座8与舱壁10的管路连接孔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连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管路接头1,减振件为锥环状,减振件设有两个,分别为减振件3a、减振件3b,减振件3a和减振件3b径向较大的一端相对设置,减振件径向较大的一端连接舱壁连接法兰座、减振件径向较小的一端连接连接管。

减振件3a、3b的外缘锥面与连接管2的轴线的夹角为45度;减振件3a、3b均与连接管2轴线垂直设置,即采用压/剪复合型减振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更小的静刚度需求。

减振件3a、3b为橡胶材质,减振件3a、3b的轴向两侧端面分别与外连接环4、内连接环硫化复合外连接环4、内连接环均与连接管2同轴设置,内连接环与连接管2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外连接环4与舱壁连接法兰座8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两个减振件3a、3b的内连接环通过限位件7连接;其中一减振件3b的外连接环4设置于舱壁连接法兰座8内并抵靠于舱壁连接法兰座8的内侧止口9,另一减振件3a的外连接环4设置于舱壁连接法兰座8外并抵靠于舱壁连接法兰座8的的端面,减振件3a的外连接环4通过螺栓与舱壁连接法兰座8固定连接。该结构的设置方便穿舱管路结构整体安装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