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725阅读:2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轴承防尘盖和弹簧圈配合后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拆卸的,拆卸就会损坏弹簧圈,而且现有的平面轴承都是全封闭式的,随着使用时间的推迟,内部的润滑油会渐渐变少,影响轴承的使用。

因此轴承的使用年限大大受到了限制,稳定性也不高了,转速也会下降,影响正常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来解决现有的一体成型的平面轴承内部润滑油无法增加,导致使用年限少,稳定性差,转速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保持架,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钢珠,所述的钢珠还通过保持架限位,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外设置有弹簧圈,所述的外圈内设置有存油装置,所述的存油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铰接有移动架,所述的固定架和移动架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的固定架和移动架之间设置有固体润滑油放置区,所述的移动架呈L形,包括竖直部和横向部,所述的横向部紧贴防尘盖。能够不拆开的情况下,及时的向内部补充润滑油,而且是缺多少补充多少,大大延长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部内设置有通电线圈,所述的防尘盖内设置有永磁体,通电线圈和永磁体位置对齐。通电线圈内可以设置微型电机,通电后,通电线圈与永磁体产生排斥作用,增大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轴承内润滑油慢慢变少时,固体润滑油融化渗入至钢珠处,即时补充润滑油,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稳定性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方便换润滑油的平面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和保持架4,所述的外圈1和内圈2之间设置有钢珠3,所述的钢珠3还通过保持架4限位,所述的外圈1和内圈2之间设置有防尘盖5,所述的防尘盖5外设置有弹簧圈6,所述的外圈1内设置有存油装置,所述的存油装置包括固定架8,所述的固定架8上铰接有移动架10,所述的固定架8和移动架10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9,所述的固定架8和移动架10之间设置有固体润滑油放置区7,所述的移动架10呈L形,包括竖直部和横向部,所述的横向部紧贴防尘盖5,所述的横向部内设置有通电线圈,所述的防尘盖5内设置有永磁体,通电线圈和永磁体位置对齐。

在通常情况下,固定架8和移动架10是铰接的,并且铰接处设置有扭簧9,使得固体润滑油能够固定在固体润滑油放置区7,扭簧9具有恢复力,可以即使的回位,不至于让润滑油泄漏的太多。

轴承在逐渐的使用过程中,钢珠3内部的润滑油会逐渐的变少,那么就会影响其正常的使用,轴承内的钢珠3持续旋转过程中,轴承会升温,升温必将导致原本放置在固体润滑油放置区7的固体润滑油融化,融化后的润滑油沿着移动架10和防尘盖5之间的缝隙进入至钢珠3,起到及时补充润滑油的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移动架10和防尘盖5之间的缝隙较小,那么就需要采用横向部内的通电线圈,该通电线圈通电,与永磁体发生排斥作用,打开移动架10和防尘盖5之间的缝隙,使得润滑油补充的更快。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