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259发布日期:2018-06-19 22:4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中,螺栓被广泛用来连接两连接件,其中在一个较厚的连接件盲孔上攻牙,并与其它零件连接。该结构的主要问题是:在紧固螺栓时,需预加一定的预紧力,使螺栓产生弹性变形,靠此变形使连接件得到紧固。由于制造因素,使螺纹中心与螺栓旋紧面很难保持垂直。因此,在拧紧螺栓时,会使螺栓产生附加弯曲应力,严重降低螺栓的强度,在受冲击、振动、变载荷的工况下,极易造成螺栓的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与螺栓匹配的螺母,所述的第一连接件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件设有盲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侧部在盲孔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螺母的螺母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连接件的通孔以及第二连接件的盲孔,螺栓下端与螺母连接,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紧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安装孔上端距离第二连接件上端面的距离为2-3cm,具体视连接材料而定,满足强度要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母为圆柱体制成的螺母,螺母与螺母安装孔进行间隙配合,便于螺母在螺母安装孔内的自动调节。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螺纹长度为2-3cm,该距离可保证两部件的可靠连接,尺寸太长则没有必要,不仅会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在装配时也不是很方便,若尺寸过短,又无法满足其强度要求,螺母与螺母安装孔之间的间隙为0.5-2mm,便于螺母的装配及自适应调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螺纹中心与盲孔的轴心相对齐,保证螺栓的垂直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较薄。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由于制造因素,使螺纹连接产生附加应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用一个圆柱体制成的螺母来替代盲孔上的螺纹,在螺纹预紧时,圆柱体螺母会自动找正,抵消制造产生的误差,避免在预紧螺纹时产生的附加应力,确保螺纹连接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实现重要紧固连接螺纹的可靠性,避免螺栓受附加应力的影响,在受冲击、振动、变载荷的工况下,造成应螺栓断裂而发生的设备事故,用较小的成本解决了螺栓由于附加弯曲应力而造成的螺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螺栓;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2为现有螺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螺栓1将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连接,在较厚的第二连接件3盲孔上攻牙,与第一连接件2连接,但该结构主要问题是,在紧固螺栓1时,需预加一定的预紧力,使螺栓1产生弹性变形,靠此变形使连接件得到紧固,由于制造因素,使螺纹中心与螺栓旋紧面很难保持垂直,在拧紧螺栓时,会使螺栓1产生附加弯曲应力,严重降低螺栓1的强度,在受冲击、振动、变载荷的工况下,极易造成螺栓1的断裂。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紧固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螺栓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螺母4,第一连接件2设有通孔,第二连接件3设有盲孔,第二连接件3侧部在盲孔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螺母4的螺母安装孔,螺栓1穿过第一连接件2的通孔以及第二连接件3的盲孔,螺栓1下端与螺母4连接,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紧固。

其中,螺母安装孔上端距离第二连接件3上端面的距离在2-3cm,满足强度要求,螺母4为圆柱体制成的螺母,螺母与螺母安装孔进行间隙配合,便于螺母在螺母安装孔内的自动调节。螺母螺纹长度在2-3cm,该距离可保证两部件的可靠连接,螺母与螺母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在0.5-2mm,便于螺母的装配及自适应调整,螺母的螺纹中心与盲孔的轴心相对齐,保证螺栓的垂直安装。

在装配螺栓1施加预紧力时,由于圆柱体螺母与较厚的第二连接件3是间隙配合,当螺纹中心与螺栓1旋紧面有垂直度误差时,圆柱体螺母会在第二连接件3中旋转,确保螺栓中心与其旋紧面处在垂直状态下被预紧,彻底消除由加工误差带来的附加弯曲应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螺栓连接的结构,用较小的成本解决螺栓由于附加弯曲应力而造成的螺栓断裂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