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平衡轴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937发布日期:2018-08-28 22:4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平衡轴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期间会产生二阶惯性力,从而导致发动机的振动较大,影响乘车人员的舒适性;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中,多数都采用将发动机平衡轴置于发动架下方,但是该放置的方式难以对平衡轴添加壳体,因此无法很好的降低车辆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噪声的新型平衡轴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平衡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多个供平衡轴放置的存放槽;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管路;所述管路与所述存放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集成存放槽,从而实现了对平衡轴进行包裹,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处增设对使得平衡轴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中和发动机曲轴的震动,进而可以更好的减小发动机振动;同时通过管路的设置,使得油和冷却液等液体可以通过管路流道存放槽上,降低了平衡轴和存放槽的连接处的摩擦力,减小了平衡轴的磨损;同时还能够降低连接处的温度,减小了发动机的热量,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好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存放槽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管路相连通;通过第一凹槽的设置,从而在管路当中的润滑油能够沿着第一凹槽进入存放槽的下端面上,同时在润滑油满的时候能够从第一凹槽当中溢出,便于更快的对平衡轴的轴颈进行润滑;从而取得更好的润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存放槽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通过第二凹槽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加快对存放槽底面进行润滑,另一方面润滑油能够沿着该第二凹槽进入到止推件的平面上,从而减小止推件和平衡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止推件,所述止推件与所述存放槽相连;通过止推件的设置,从而在平衡轴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平衡轴因为轴向力发生位移,导致振动增加;因此能降低发动机的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件上设有一储液件,所述储液件与所述倾斜件相连;通过储液件的设置,可以便于对润滑油进行存储,因此在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润滑,避免了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件上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存储件相连;通过切斜面的设置,便于润滑油进入到止推件表面上,同时也便于润滑油进入到储液件当中,进行存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壳体上集成存放槽,从而实现了对平衡轴进行包裹,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处增设对使得平衡轴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中和发动机曲轴的震动,进而可以更好的减小发动机振动;同时通过管路的设置,使得油和冷却液等液体可以通过管路流道存放槽上,降低了平衡轴和存放槽的连接处的摩擦力,减小了平衡轴的磨损;同时还能够降低连接处的温度,减小了发动机的热量,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好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完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平衡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为市场上现有的油底壳,所述第二壳体2为一铝合金壳;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设有多个螺孔,且通过螺钉6相互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分别设置了六个存放槽3,该存放槽3的横切面为半圆形,平衡轴9放置于存放槽3当中;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设置了多个凹部7,该凹部7处于两个存放槽3的中间,同时平衡轴9上凸出的金属块设置在凹部7当中;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分别设置了多个管路21,该管路21为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柱形空腔;且所述管路21穿过所述存放槽3的内壁,和存放槽3相连通;同时在汽车的气缸体上也设有该管路21,因此能够便于润滑油在管路21当中进行循环。

进一步的,在所述存放槽3上设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1水平设置在存放槽3的底面上,该第一凹槽31和管路21相连通在一起;所述第二凹槽32为竖直设置在存放槽3的底面上,且第二存放槽32和第一存放槽31交叉在一起呈“十”字形;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设有一个止推件4,该止推件4为和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一体成型的金属片,且该止推件的中间处设有半圆形开口,该开口和存放槽3相连通;在所述止推件4上还开设有两个存储件5,该存储件5为一设置在止推件4上的缺口,同时为了便于润滑油进入到存储件5当中,在所述止推件4的上端处设置了由上向下倾斜的倾斜面41,该倾斜面41形成了倒角。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