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商用车中桥主减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487发布日期:2018-07-08 02:1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商用车中桥主减速器总成,属于汽车制造业,适用于牵引、载货等车型。



背景技术:

国际商用汽车朝着轻量化、高效率、低油耗的趋势发展。商用车又以牵引车、载货车占比最大,因此牵引车载货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轻量化及传动效率需要提升。国内几乎所有牵引载货汽车的中桥主减速器都是以一对圆柱齿轮作为分扭装置,以一对螺旋锥齿轮作为减速装置,再加上两个差速器总成、贯通轴总成、壳体及其他散件组成。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减速器重量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和燃油经济性。2、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生产、维修工艺性能差。3、轮廓尺寸大、加油量大、功率损失多。4、贯通轴布置位置差,导致传动轴夹角大,震动噪音大。5、小速比中桥方案布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商用车中桥主减速器总成,其结构紧凑、重量轻、加油量少、效率高、生产及使用成本低、噪音低,利于汽车轻量化,提高效率和燃油经济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量化商用车中桥主减速器总成,由轴间差速器左壳、轴间差速器右壳、前锥齿轮、后锥齿轮、贯通轴、主动锥齿轮、轴承支架、从动锥齿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轴间差速器左壳与输入轴集成为一体,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输入突缘,轴间差速器右壳的一侧有月牙形的轴间差速锁固定齿套,轴间差速器左壳与轴间差速器右壳组成轴间差速器壳体,前锥齿轮布置在轴间差速器壳体内,后锥齿轮布置在轴间差速器壳体外,具体位于轴间差速器右壳的前端,贯通轴贯通前锥齿轮和后锥齿轮,贯通轴的后端与后桥连接,贯通轴上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为夸置式布置和中空轻量化结构,后锥齿轮通过花键与主动锥齿轮连接,主动锥齿轮前端有主动锥齿轮前轴承,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和一侧轮间差速器轴承布置在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通过螺栓与轴间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与轴间差速器壳体为一体化结构,从动锥齿轮8具体位于轴间差速器右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结构紧凑、重量轻、加油量少、效率高、生产及使用成本低、噪音低,能实现中桥主减速器降重35Kg以上同时利于整车传动系布置,可以实现将重35Kg以上,中后桥扭矩1:1分配,减小加油量4L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间差速器分总成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轻量化商用车中桥主减速器总成,由轴间差速器左壳1、轴间差速器右壳2、前锥齿轮3、后锥齿轮4、贯通轴5 、主动锥齿轮6、轴承支架7、从动锥齿轮8组成,其特征在于:轴间差速器左壳1与输入轴集成为一体,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输入突缘,轴间差速器右壳2的一侧有月牙形的轴间差速锁固定齿套,轴间差速器左壳1与轴间差速器右壳2组成轴间差速器壳体,前锥齿轮3布置在轴间差速器壳体内,后锥齿轮4布置在轴间差速器壳体外,具体位于轴间差速器右壳2的前端,贯通轴5贯通前锥齿轮3和后锥齿轮4,贯通轴5的后端与后桥连接,贯通轴5上有主动锥齿轮6,主动锥齿轮6为夸置式布置和中空轻量化结构,后锥齿轮4通过花键与主动锥齿轮6连接,主动锥齿轮6前端有主动锥齿轮前轴承,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和一侧轮间差速器轴承布置在轴承支架7上,轴承支架7通过螺栓与轴间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8与轴间差速器壳体为一体化结构,从动锥齿轮8具体位于轴间差速器右壳2上。

轴间差速器总成中轴间差速器左壳1与输入轴集成设计,通过花键连接输入突缘;轴间差速器右壳2一侧设计有牙形齿相当于轴间差速锁固定齿套;前锥齿轮3布置在差速器壳内,将动力通过贯通轴5传递至后桥;后锥齿轮4布置在差速器壳外,通过花键将动力传至中桥主动锥齿轮。这样的设计零件数量少集成度高。主动锥齿轮6为夸置式布置中空轻量化设计,通过花键与后锥齿轮4连接并锁紧,这样的设计齿轮支撑刚度好、重量轻;输入轴、轴间差速器、主动锥齿轮、贯通轴都位于同一轴线上,这样的布置利于整车传动系布置,可以减小传动轴夹角,从而减小震动噪音,利于整车动态平顺性。轴承支架7同时支撑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和一侧轮间差速器轴承,通过螺栓与减速器壳连接。轮间差速器从动锥齿轮8与差速器壳为一体化设计。

整个主减速器无圆柱齿轮,有助于实现轻量化、高效率、低噪音。减速器壳体和轴承支架的组合设计便于装配维修,工艺性好。轴间差速器零部件集成度高,螺栓使用少,利于降重、降成本。整个主减速器轮廓尺寸小、重量轻、加油量少,综合性能高,有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降低能源消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