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9766发布日期:2018-07-27 21: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顶胶。



背景技术:

液压减震器一般安装在汽车的车身和底盘之间,路面产生的振动通过该减震器缓冲,而该减震器上还套有缓冲弹簧,为将这样的液压减震器固定安装,传统的顶胶一般与该减震器上的活塞杆连接,起到一顶的避震效果,顶胶与车身连接,而顶胶在与活塞杆的连接过程中也承受一定的振动,在顶胶与轴承进行配合使用时,容易受到来自活塞杆的纵向作用力,因此需要保证顶胶对轴承有着良好的支撑效果,并且保证良好的减震效果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良好支撑效果,减震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顶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胶,包括顶胶本体,所述顶胶本体包括主板、安装环以及设置于主板和安装环之间的减震橡胶,所述安装环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安装环还包括支撑段以及连接段,所述支撑段包括与轴承室连接的上连接端以及与连接段连接的下连接端,支撑段的内径由上连接端往下连接端方向逐渐减小,且连接段的内径一下连接端的口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胶本体包括主板、安装环以及设置于主板和安装环之间的减震橡胶,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结构简单,并且通过设置于主板和安装环之间的减震橡胶,则提高了减震效果,通过在安装环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并且安装环还包括支撑段以及连接段,因为支撑段包括与轴承室连接的上连接端以及与连接段连接的下连接端,通过将支撑段的内径由上连接端往下连接端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使得支撑段的受力方向朝向支撑段内,在轴承室的轴承受到来自纵向的作用力时,支撑段的结构则可以保证良好的结构支撑效果,并且将连接段的内径一下连接端的口径相同设置,提高了在配合轴承时的连接便捷程度以及保证了安装限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橡胶内设有若干环形减震孔,且减震孔包括上减震壁、下减震壁以及设置于上、下减震壁之间的两侧减震侧壁,上减震壁和下减震壁均呈圆弧状,且上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均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橡胶内设有若干环形减震孔,且减震孔包括上减震壁、下减震壁以及设置于上、下减震壁之间的两侧减震侧壁,上减震壁和下减震壁均呈圆弧状,且上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均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将上减震壁和下减震壁设置呈圆弧状,且开口朝向相对设置,使得在主板和安装环受到挤压力时,因为圆弧结构具有弹性支撑效果,并且上、下减震壁以及两侧减震侧壁之间相辅相成的支撑,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减震效果,确保了对轴承的减震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板、支撑板A及支撑板B,支撑板A和支撑板B之间所呈的夹角在130度-135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板、支撑板A及支撑板B,支撑板A和支撑板B之间所呈的夹角在130度-135度之间,安装板用于连接,而支撑板A和支撑板B 之间所形成的130度-135度之间的夹角,因为支撑板A和支撑板B之间的所呈的夹角是背向安装环的,因此在支撑板A和支撑板B受到作用力时,支撑板A和支撑板B相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顶胶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顶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顶胶,包括顶胶本体,顶胶本体包括主板1、安装环2以及设置于主板1和安装环2之间的减震橡胶3,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结构简单,并且通过设置于主板1和安装环2之间的减震橡胶3,则提高了减震效果,通过在安装环2内设有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20,并且安装环2还包括支撑段21以及连接段22,因为支撑段21包括与轴承室20连接的上连接端210以及与连接段22连接的下连接端211,通过将支撑段21的内径由上连接端210往下连接端211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使得支撑段21的受力方向朝向支撑段21内,在轴承室20的轴承受到来自纵向的作用力时,支撑段21的结构则可以保证良好的结构支撑效果,并且将连接段22的内径一下连接端211的口径相同设置,提高了在配合轴承时的连接便捷程度以及保证了安装限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减震橡胶3内设有若干环形减震孔30,且减震孔30包括上减震壁301、下减震壁302以及设置于上、下减震壁之间的两侧减震侧壁303,上减震壁301和下减震壁302均呈圆弧状,且上减震壁301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302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303均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减震壁301的圆弧开口朝向与下减震壁302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两侧减震侧壁303的圆弧开口朝向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将上减震壁301和下减震壁302设置呈圆弧状,且开口朝向相对设置,使得在主板1和安装环2受到挤压力时,因为圆弧结构具有弹性支撑效果,并且上、下减震壁以及两侧减震侧壁之间相辅相成的支撑,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减震效果,确保了对轴承的减震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主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板10、支撑板A11及支撑板B12,支撑板A11和支撑板B12之间所呈的夹角在130度-135度之间,如图1中L所示角度,安装板10用于连接,而支撑板A11和支撑板B12 之间所形成的130度-135度之间的夹角,因为支撑板A11和支撑板B12之间的所呈的夹角是背向安装环2的,因此在支撑板A11和支撑板B12受到作用力时,支撑板A11和支撑板B12相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从而提高减震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