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1175发布日期:2018-06-30 04:5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资源、人口成为世界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全球环境的恶化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形成制造业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可以说,制造业一方面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国陆续推出的各项限制政策,“绿色制造技术”、“环境无害技术”、“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化”等即可满足生产需要,又合理使用资源的名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也成为当今各国竞相研究的焦点。

如图3和图4所示,传统的机加件焊接三通结构,包括第一内管10、第一外管11、第一小管15、三通机加件12,三通机加件12与第一内管10需要焊接,三通机加件12与第一外管11需要焊接,三通机加件12与第一小管15需要焊接。第一内管10和第一小管15之间通过三通机加件12的连接,故第一小管15 与第一内管10之间的垂直度很难保证,容易焊歪;第一外管11与三通机加件 12也是通过焊接之后再焊接到第一内管10上,如此第一内管10与第一外管11 之间的平行度难以保证。焊接的地方越多,可能由于焊接不当、焊接位置不饱满或受外力冲击导致第一焊接头13、第二焊接头14泄漏开裂,并且这些部件全都是焊接起来,所以传统的机加件焊接三通结构的重量也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的技术方案,以达到比传统用分体式焊接的更便捷、更环保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包括内管、接头本体,接头本体的一端焊接在内管上,其特征在于:接头本体包括外管、整体式三通和小管,小管内部中空,小管通过整体式三通与外管连通,内管贯穿整体式三通和外管,整体式三通的一侧焊接在内管上,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导流圈,导流圈焊在内管的外侧面上,整体式三通内设置有冷却剂内腔。

进一步,外管平行于内管,小管垂直于内管,可以使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冷却剂内腔高度一致,使液体能够平稳且匀速的流过,带走内管中的热量。

进一步,小管、整体式三通与外管一体成型,省去了小管与整体式三通的焊接,并且省去了整体式三通与外管之间的焊接,施工时更为便捷,省略了多次焊接的麻烦,且一体成型的比焊接的来的更为牢固,防止了这些连接处因为受到外力而导致密封失效。

进一步,外管的内径小于整体式三通的内径,使得外管与内管间的冷却剂内腔内有足够的制冷剂流通,且外管上内径小的一端与内管焊接连接,使得接头本体可以与内管相连接。

进一步,导流圈与内管之间有导流圈空腔,由于内管与外管中间的空间过大,若要填充满液态制冷剂会造成制冷剂的浪费,在此设置一个导流圈空腔可在不改变制冷剂与内管的接触面积的情况下,减少制冷剂的量,节约了制冷剂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一个机加件焊接三通,减少了焊点,减轻了管路整体的重量,施工方便简洁,并且能够保证了小管的垂直度以及外管与内管的平行度,且能够减少制冷剂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传统机加件焊接三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中:1-内管;2-小管;3-整体式三通;4-外管;5-焊接头;6-接头本体; 7-制冷剂空腔;8-导流圈空腔;9-导流圈;10-第一内管;11-第一外管;12-三通机加件;13-第一焊接头;14-第二焊接头;15-第一小管;16-第一制冷剂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管接头整体式结构,包括内管1、接头本体6,接头本体6包括外管4、整体式三通3和小管2,小管2内部中空,小管2通过整体式三通3与外管4连通,内管1贯穿外管4中和整体式三通3,整体式三通3的一侧焊接在内管1上,内管1与外管4之间设置有导流圈9,导流圈9焊在内管的外侧面上,整体式三通3内设置有冷却剂内腔7。

外管4平行于内管1,小管2垂直于内管1,可以使内管1与外管4之间的冷却剂腔7高度一致,使液体能够平稳且匀速的流过,带走内管1中的热量。小管2、整体式三通3与外管4一体成型,省去了小管2与整体式三通3的焊接,并且省去了整体式三通3与外管4之间的焊接,施工时更为便捷,省略了多次焊接的麻烦,且一体成型结构比焊接结构更为牢固,防止了这些焊接头5因为受到外力而导致密封失效。外管4的内径小于整体式三通3的内径,使得外管4 与内管1间的冷却剂腔7内有足够的制冷剂流通,且外管4上内径小的一端与内管1焊接连接,使得接头本体6可以与内管1相连接。接头本体6和内管1 之间需要用焊接来进行固定和密封,由于生产所需的内管1尺寸都是不一样的,焊接能够随意改动内管1的长度进行焊接,方便了现场施工的需求。导流圈9 与内管1之间有导流圈空腔8,由于内管1与外管4之间的空间过大,若要填充满液态制冷剂会造成制冷剂的浪费,在此设置一个导流圈空腔8可在不改变制冷剂与内管1的接触面积的情况下,减少制冷剂的量,节约了制冷剂的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