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9647发布日期:2018-07-27 21:0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或纺织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适用于与汽车或纺织机组装配件相配合使用,提高汽车或纺织机传动作业的稳定性、精准性及动力传动的持续性。



背景技术: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汽车,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等。

对于纺织机械或汽车来说,其组装配件组装后工作的可靠性是及其重要的如动力输送传动的双联齿轮轴,双联齿轮就是两个齿轮连成一体,它的作用就是改变输出轴的转速或速度,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其使用时组装在箱体内的固定部件上与其它动力输出或传动齿轮部件等连接进行动力的传输,所以其合理工作状态的将直接影响汽车或纺织机作业的稳定性、精准性。

现有用于与汽车或纺织机械相配合使用的双联齿轮轴,其结构复杂,不便于进行高效的组装且韧性差,常出现断裂、变形的现象,导致无法实现动力的精准、稳定的输送且具备极大的安全隐患,不能进行高效的纱料加工作业或汽车动力的输送等,已无法满足现有汽车或纺织机的高标准组装使用需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高效的组装作业,且若干个第一卡齿、若干个第一卡齿槽、若干个第二卡齿、若干个第二卡齿槽均设置为斜式结构,六边形定位柱设置为锥形结构,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一凹形连接槽的尺寸,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的直径相同,上述结构其韧性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优越,无断裂、变形现象,能实现作业动力输送的精准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保证与其装配使用的汽车或纺织机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包括定位柱,及设置在定位柱一侧的第一锥形定位圈,及设置在第一锥形定位圈一侧的六边形定位柱,及设置在六边形定位柱一侧的连接套,及设置在连接套端部内的第一定位凹槽,及设置在定位柱另一侧的第二锥形定位圈,及设置在第二锥形定位圈一侧的第一连接柱,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一侧的第二连接柱,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柱端部内的第二定位凹槽,及设置第二连接柱上的第一凹形连接槽,及对称设置在定位柱上的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及设置在定位柱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两侧的第一齿轮套、第二齿轮套,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齿轮套、第二齿轮套上的若干个第一卡齿、若干个第一卡齿槽、若干个第二卡齿、若干个第二卡齿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卡齿、若干个第一卡齿槽、若干个第二卡齿、若干个第二卡齿槽均设置为斜式结构;所述六边形定位柱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一凹形连接槽的尺寸;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的直径相同。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柱上且位于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之间的第三齿轮套,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三齿轮套上的若干个第三卡齿、若干个第三卡齿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齿轮套、第二齿轮套的直径相同且分别小于第三齿轮套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高效的组装作业,且若干个第一卡齿、若干个第一卡齿槽、若干个第二卡齿、若干个第二卡齿槽均设置为斜式结构,六边形定位柱设置为锥形结构,第二凹形连接槽、第三凹形连接槽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一凹形连接槽的尺寸,第一定位凹槽与第二定位凹槽的直径相同,上述结构其韧性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优越,无断裂、变形现象,能实现作业动力输送的精准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保证与其装配使用的汽车或纺织机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定位柱、2-第一锥形定位圈、3-六边形定位柱、4-第二卡齿、5-连接套、6-第一定位凹槽、7-第二锥形定位圈、8-第一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10-第二定位凹槽、11-第一凹形连接槽、12-第二凹形连接槽、13-第三凹形连接槽、14-第一齿轮套、15-第一卡齿、16-第一卡齿槽、17-第二齿轮套、18-第三卡齿槽、19-第二卡齿槽、20-第三齿轮套、21-第三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包括定位柱1,及设置在定位柱1一侧的第一锥形定位圈2,及设置在第一锥形定位圈2一侧的六边形定位柱3,及设置在六边形定位柱3一侧的连接套5,及设置在连接套5端部内的第一定位凹槽6,及设置在定位柱1另一侧的第二锥形定位圈7,及设置在第二锥形定位圈7一侧的第一连接柱8,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柱8一侧的第二连接柱9,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柱9端部内的第二定位凹槽10,及设置第二连接柱9上的第一凹形连接槽11,及对称设置在定位柱1上的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及设置在定位柱1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两侧的第一齿轮套14、第二齿轮套17,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齿轮套14、第二齿轮套17上的若干个第一卡齿15、若干个第一卡齿槽16、若干个第二卡齿4、若干个第二卡齿槽19。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包括定位柱1,及设置在定位柱1一侧的第一锥形定位圈2,及设置在第一锥形定位圈2一侧的六边形定位柱3,及设置在六边形定位柱3一侧的连接套5,及设置在连接套5端部内的第一定位凹槽6,及设置在定位柱1另一侧的第二锥形定位圈7,及设置在第二锥形定位圈7一侧的第一连接柱8,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柱8一侧的第二连接柱9,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柱9端部内的第二定位凹槽10,及设置第二连接柱9上的第一凹形连接槽11,及对称设置在定位柱1上的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及设置在定位柱1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两侧的第一齿轮套14、第二齿轮套17,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齿轮套14、第二齿轮套17上的若干个第一卡齿15、若干个第一卡齿槽16、若干个第二卡齿4、若干个第二卡齿槽19,及设置在定位柱1上且位于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之间的第三齿轮套20,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三齿轮套20上的若干个第三卡齿21、若干个第三卡齿槽18。

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应用于汽车或纺织机的改进型双联齿轮轴,若干个第一卡齿15、若干个第一卡齿槽16、若干个第二卡齿4、若干个第二卡齿槽19均设置为斜式结构,六边形定位柱3设置为锥形结构,第二凹形连接槽12、第三凹形连接槽13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第一凹形连接槽11的尺寸,第一定位凹槽6与第二定位凹槽10的直径相同,第一齿轮套14、第二齿轮套17的直径相同且分别小于第三齿轮套20的直径,上述结构其韧性强、耐腐蚀、耐磨、耐高温等性能优越,无断裂、变形现象,能实现作业动力输送的精准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保证与其装配使用的汽车或纺织机工作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