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9804发布日期:2018-08-31 21:3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



背景技术:

夹紧阀是是利用一根空心的弹性管作为阀门的主通道,当压力气体施加弹性管外壁时,弹性管被夹紧压缩,流通通道逐渐减小直到被完全截止;当压力气体消除后,依靠弹性管本身的弹性回复原状,使通道打开。

现有技术的阀套直接卡设在阀体的内部,在中部的外环面两端径向设置有阀杆夹紧,在夹紧的时候常常会使得阀套的两端向中部收缩,当阀套中部与阀体之间具有较大空间距离时,阀套整体会全部收缩在中部且两端被阀套挡住难以恢复原状。此外,阀套整体采用的材为橡胶,中部长期遭受外力压紧容易断裂,使用年限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路关闭流通操作简便,阀套压缩后密封性能好,不易断裂,整体强度高,使用年限长的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心横向设置的阀体、外环面与所述阀体内环面紧密连接的具有弹性的阀套、径向设置在阀套外环面一侧且穿过所述阀体的主动阀杆、径向设置在阀套外环面另一侧且穿过所述阀体的从动阀杆、设置在所述主动阀杆末端的启动件,所述启动件驱动所述主动阀杆、带动所述从动阀杆分别向轴心处压紧使所述阀套的中部径向收缩从而封闭管路;

所述阀体外环面中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内槽,所述阀体横截面的所述主动阀杆端内部呈W字形,所述阀体横截面的所述从动阀杆端内部呈M字形;在所述阀套外环面两端径向环形连接有密封凸台,在所述密封凸台的外侧沿轴线设置有密封法兰;在所述安装内槽中轴向设置有若干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过所述阀体、密封凸台与密封法兰的外侧且两端通过固定件紧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套的外部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所述阀套外部的橡胶材料之间设置有四层帘子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阀套两端设置密封凸台并与阀体紧固连接,防止阀套轴向收缩,阀套中部采用主从动阀杆相向压紧,管路关闭流通操作简便,阀套压缩后密封性能好;阀套由外部橡胶材料内部夹设帘子布构成,阀套压紧处不易断裂,整体强度高,使用年限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的阀门关闭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阀套的夹紧阀,包括轴心横向设置的阀体100、外环面与阀体100内环面紧密连接的具有弹性的阀套200、径向设置在阀套200外环面一侧且穿过阀体100的主动阀杆300、径向设置在阀套200外环面另一侧且穿过阀体100的从动阀杆400、设置在主动阀杆300末端的启动件500。

启动件500为一截面呈工字形的旋转手柄510,在旋转手柄510的底部设置有阀杆安装孔,主动阀杆300的顶部插入阀杆安装孔内且末端采用螺栓固定,启动件500驱动主动阀杆300、带动从动阀杆400分别向轴心处压紧使阀套200的中部径向收缩从而封闭管路(如图2);阀套200中部采用主从动阀杆相向压紧,管路关闭流通操作简便,阀套200压缩后密封性能好。

阀体100外环面中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内槽110,阀体100横截面的主动阀杆300端内部呈W字形120,阀体100横截面的从动阀杆400端内部呈M字形130。

阀套20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渐缩段、平缓段、渐扩段,渐缩段的内径逐渐减小,平缓段的内径不变,渐扩段的内径逐渐增大;渐缩段与平缓段左部的外径逐渐减小,平缓段中部的外径不变,平缓段右部与渐扩段的外径逐渐增大;阀套200的内外径在中部最小,有利于提高中部压紧密封度。

在阀套200外环面两端径向环形连接有密封凸台210,阀套210两端设置密封凸台210并与阀体100紧固连接,防止阀套200轴向收缩,阀套200的渐缩段、平缓段、渐扩段与密封凸台210通过整体压膜一体;在密封凸台210的外侧沿轴线设置有密封法兰600;在安装内槽110中轴向设置有若干定位件610,优选的,定位件610为环形对称设置的8个,定位件610依次穿过阀体100、密封凸台210与密封法兰600的外侧且两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螺母紧固。

阀套200的外部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阀套200外部的橡胶材料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帘子布,优选的,在阀套200外部的橡胶材料之间设置有四层帘子布;阀套200由外部橡胶材料内部夹设帘子布构成,阀套200压紧处不易断裂,整体强度高,使用年限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