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845发布日期:2018-08-14 17:5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块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机构是机械原理或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可以用于演示存在周转副的条件,如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以及演化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此,市场有两种演示该实验的做法,一是采用传统的钢制机械曲柄滑块结构件来实现,另一种是采用圆形磁铁与长条磁铁作为滑块结构件,来实现各曲柄滑块原理的搭建或演示。传统的钢制的曲柄滑块摩擦力大,噪音大,实验仪搭建麻烦,要用到活动扳手,搭建时间长,在实验时危险因素较多;另一种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4720088U所示的圆形磁铁和条形磁铁构成的滑块机构,虽然该机构实验搭建简单快捷,拆除方便,但存在磁铁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易发生偏移,导致实验结果偏离理论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将原来的滑动运动转换为滚动运动,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噪音小;导轨被夹持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两行第二轴承在导轨上作滚动运动,不会发生偏移,测得的实验数据精确;导轨直接穿设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且安全的滑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块装置,其包括连杆、导轨和支撑件,支撑件的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第一轴承,且另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至少三个第二轴承;各第二轴承呈两行排列,且各第二轴承的中心连线在支撑件上呈锯齿形,两行第二轴承滚动连接在导轨两侧,连杆套接于第一轴承上。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三个相邻的第二轴承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有利于第二轴承和导轨充分接触。支撑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构成的滑块装置用于机械传动实验中后,将原来的滑动运动转换为滚动运动,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噪音小;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被夹持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两行第二轴承在导轨上作滚动运动,不会发生偏移,测得的实验数据精确。导轨直接穿设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且安全。

作为优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滚动轴承,摩擦阻力更小,传动效率更高。

具体地,各第二轴承距离支撑件的安装面的高度相等,方便安装于导轨的两侧,有利于降低搭建实验环境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其中三个相邻的第二轴承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和第一轴承的轴心重合;又由于支撑件一侧还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连杆,因此各第二轴承所受摩擦力均衡,利于滚动运动。

进一步地,导轨的两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凹槽,两行第二轴承一一对应地滚动连接凹槽中,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与导轨充分配合,第二轴承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第一轴承可与用作其他实验杆件的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凹槽的槽底为第一弧形凹面,第二轴承的外圆面为第一弧形凸面,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一弧形凸面相互配合,进一步使第二轴承与导轨充分配合,保证第二轴承不至于滑出或偏离导轨。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凹槽的槽底和第二轴承的外圆面均为平面;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与导轨充分配合,第二轴承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导轨的两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弧形凸面,第二轴承的外圆面为第二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和第二弧形凹面相互配合,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与导轨充分配合,第二轴承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

另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导轨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为第一弧形凹面,一行第二轴承的外圆面为第一弧形凸面且滚动连接在第一弧形凹面中;导轨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弧形凸面,另一行第二轴承的外圆面为第二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和第二弧形凹面相互配合;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与导轨充分配合,第二轴承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

另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杆、导轨和支撑件,支撑件的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第一轴承,且另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至少三个第二轴承;各第二轴承呈两行排列,且各第二轴承的中心连线在支撑件上呈锯齿形,导轨呈C型钢状,两行第二轴承滚动连接在导轨内的两侧壁上,连杆套接于第一轴承上。各第二轴承内嵌在呈C型钢状的导轨中,限位作用更好,第二轴承不易滑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通过紧固件分别螺接于支撑件上,如此设置,方便装配与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通过紧固件分别铆接于支撑件上,如此设置,方便后期不用维护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与不同四杆机构杆件连接,代替原来的金属结构滑块,或者磁性滑块,由原来的平面摩擦运动变为滚动轴承与滑轨之间的滚动运动,摩擦力大大减少,搭建实验环境方便,拆装简单快捷,实验误差减少,能够做到提高实验精准度与精确度。由此,该滑块装置应用在实际实验装置中,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同时对滑杆有限制定位作用,便于拆卸,增大了实验的精度与速度,既省时省力,又规避了传统金属实验机构的操作危险性,可有效应用于机械原理展示、机械结构实验室或者玩具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三个相邻的第二轴承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有利于第二轴承和导轨充分接触;支撑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构成的滑块装置用于机械传动实验中后,将原来的滑动运动转换为滚动运动,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噪音小;

2.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被夹持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两行第二轴承在导轨上作滚动运动,不会发生偏移,测得的实验数据精确;

3.导轨直接穿设在两行第二轴承之间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且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一、二、三和四的主视图;

图2是作为实施例一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作为实施例二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作为实施例三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作为实施例四的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支撑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装配体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支撑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装配体的后视图;

图8是图7中的B-B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五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中C-C剖视图。

其中:1.连杆;2.导轨;3.支撑件;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2、6、7和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

实施例一,其包括连杆1、导轨2和支撑件3,支撑件3的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第一轴承4,且另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至少三个第二轴承5;各第二轴承5呈两行排列,且各第二轴承5的中心连线在支撑件3上呈锯齿形,两行第二轴承5滚动连接在导轨2两侧,连杆1套接于第一轴承4上。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轴承5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三个相邻的第二轴承5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有利于第二轴承5和导轨2充分接触。支撑件3、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构成的滑块装置用于机械传动实验中后,将原来的滑动运动转换为滚动运动,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噪音小;本实施例的导轨2被夹持在两行第二轴承5之间,两行第二轴承5在导轨2上作滚动运动,不会发生偏移,测得的实验数据精确。导轨2直接穿设在两行第二轴承5之间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且安全。

作为优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均为滚动轴承,摩擦阻力更小,传动效率更高。

具体地,各第二轴承5距离支撑件3的安装面的高度相等,方便安装于导轨2的两侧,有利于降低搭建实验环境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其中三个相邻的第二轴承5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和第一轴承4的轴心重合;又由于支撑件3一侧还通过第一轴承4转动连接连杆1,因此各第二轴承5所受摩擦力均衡,利于滚动运动。

进一步地,导轨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凹槽6,两行第二轴承5一一对应地滚动连接凹槽6中,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5与导轨2充分配合,第二轴承5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2。第一轴承4可与用作其他实验杆件的连杆1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凹槽6的槽底为第一弧形凹面,第二轴承5的外圆面为第一弧形凸面,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一弧形凸面相互配合,进一步使第二轴承5与导轨2充分配合,保证第二轴承5不至于滑出或偏离导轨2。

实施例二:

如图1、3、6、7和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凹槽6的槽底和第二轴承5的外圆面均为平面,其他结构同实施例一;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5与导轨2充分配合,第二轴承5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2。

实施例三:

如图1、4、6、7和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轨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弧形凸面,第二轴承5的外圆面为第二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和第二弧形凹面相互配合,其他结构同实施例一;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5与导轨2充分配合,第二轴承5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2。

实施例四:

如图1、5、6、7和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轨2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凹槽6,凹槽6的槽底为第一弧形凹面,一行第二轴承5的外圆面为第一弧形凸面且滚动连接在第一弧形凹面中;导轨2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弧形凸面,另一行第二轴承5的外圆面为第二弧形凹面,第二弧形凸面和第二弧形凹面相互配合,其他结构同实施例一;结构简单,可以使得该第二轴承5与导轨2充分配合,第二轴承5不会滑出或偏离导轨2。

实施例五:

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块装置的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包括连杆1、导轨2和支撑件3,支撑件3的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第一轴承4,且另一侧通过支撑轴安装有至少三个第二轴承5;各第二轴承5呈两行排列,且各第二轴承5的中心连线在支撑件3上呈锯齿形,导轨2呈C型钢状,两行第二轴承5滚动连接在导轨2内的两侧壁上,连杆1套接于第一轴承4上。各第二轴承5内嵌在呈C型钢状的导轨2中,限位作用更好,第二轴承5不易滑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通过紧固件分别螺接于支撑件5上,如此设置,方便装配与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通过紧固件分别铆接于支撑件5上,如此设置,方便后期不用维护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与不同四杆机构杆件连接,代替原来的金属结构滑块,或者磁性滑块,由原来的平面摩擦运动变为滚动轴承与滑轨之间的滚动运动,摩擦力大大减少,搭建实验环境方便,拆装简单快捷,实验误差减少,能够做到提高实验精准度与精确度。由此,该滑块装置应用在实际实验装置中,大大减少了摩擦力,同时对滑杆有限制定位作用,便于拆卸,增大了实验的精度与速度,既省时省力,又规避了传统金属实验机构的操作危险性,可有效应用于机械原理展示、机械结构实验室或者玩具等领域。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