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091发布日期:2018-09-14 21:2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汽车带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离合器是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它负责着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切断和结合作用,所以能够保证汽车起步时平稳起步,也能保证换挡时的平顺,也防止了传动系统过载。

但是,现有技术中离合器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离合器内部的零件不便加工,而且强度不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合器内部的零件不便加工和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包括:转子输入轴、活塞底座和外毂;

所述活塞底座焊接在转子输入轴上,且所述活塞底座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中心,所述外毂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上,且所述外毂和所述活塞底座均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边沿,所述卡槽用于与电机转子支架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油孔,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孔呈圆形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孔设置在所述外毂和所述活塞底座之间,以使压力活塞内的润滑油从所述第一出油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油孔,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孔圆形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孔均设置在所述外毂和所述卡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毂上设置有多组漏油部;

多组所述漏油部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外毂的周向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漏油部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漏油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出油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油孔沿所述外毂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上用于安装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活塞底座和所述外毂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活塞底座和所述第一出油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中心远离所述活塞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呈中空状,且所述安装凸起内设置有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外花键啮合的内花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包括:转子输入轴、活塞底座和外毂;所述活塞底座焊接在转子输入轴上,且所述活塞底座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中心,所述外毂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上,且所述外毂和所述活塞底座均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的同侧。采用上述的方案,活塞底座和外毂均通过电子束焊接在转子输入轴的同侧,可以使整体焊接之后的强度增加,由于,活塞底座与转子输入轴焊接,还能够提供压力活塞的密封作用,支撑压力活塞,同时支撑平衡活塞,这样可以整体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并且活塞底座、外毂和转子输入轴均可单独的进行加工,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合器内部的零件不便加工和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转子输入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转子输入轴的的立体图。

图标:100-转子输入轴;200-活塞底座;300-外毂;110-环槽;120-第一出油孔;130-第二出油孔;140-卡槽;150-安装凸起;310-第三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转子输入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输入轴焊接组件的转子输入轴的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输入轴100焊接组件,包括:转子输入轴100、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

所述活塞底座200焊接在转子输入轴100上,且所述活塞底座200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中心,所述外毂300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且所述外毂300和所述活塞底座200均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同侧。

其中,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均与转子输入轴100垂直设置。

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与转子输入轴100采用电子束焊接,以使焊接的的质量较高。

电子束焊接具有以下的优点:)电子束焊接的能量密度高,可焊接一般电弧焊难以实现的焊缝;

2)电子束焊接是在真空中进行,焊缝的化学成分稳定且纯净,接头强度高,焊缝质量高;

3)电子束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焊接热变形小;

4)电子束焊接适用于焊接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尤其适合铝材焊接;

5)电子束焊接可获得深宽比大的焊缝(20∶1~50∶1),焊接厚件时可以不开坡口一次成形;

6)电子束焊接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使焊接过程完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输入轴100焊接组件,包括:转子输入轴100、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所述活塞底座200焊接在转子输入轴100上,且所述活塞底座200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中心,所述外毂300焊接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且所述外毂300和所述活塞底座200均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同侧。采用上述的方案,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均通过电子束焊接在转子输入轴100的同侧,可以使整体焊接之后的强度增加,由于,活塞底座200与转子输入轴100焊接,还能够提供压力活塞的密封作用,支撑压力活塞,同时支撑平衡活塞,这样可以整体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并且活塞底座200、外毂300和转子输入轴100均可单独的进行加工,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离合器内部的零件不便加工和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卡槽140,多个卡槽140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边沿,所述卡槽140用于与电机转子支架卡接。

本实施例中,在转子输入轴100的边沿上设置有多个卡槽140,多个卡槽140均匀分布在转子输入轴100的边沿上,卡槽140和电机转子支架卡接,可以使转子输入轴100输入动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油孔120,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孔120呈圆形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且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孔120设置在所述外毂300和所述活塞底座200之间,以使压力活塞内的润滑油从所述第一出油孔120排出。

其中,多个第一出油孔120以转子输入轴100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在转子输入轴100上。

本实施例中,在转子输入轴10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储油孔,多个第一出油孔120均匀地分布在外毂300和活塞底座200之间,由于,在具体的工作时,设置有活塞底座200的一端与压力活塞抵接,压力活塞内的润滑油会通过第一出油孔120流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油孔130,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孔130圆形分布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且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孔130均设置在所述外毂300和所述卡槽140之间。

其中,多个第一出油孔120和多个第二出油孔130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出油孔120和第二出油孔130的孔径大小相同。

多个第二出油孔130以转子输入轴100中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在转子输入轴100上。

本实施例中,在转子输入轴100上设置了多个第二出油孔130,且第二出油孔130设置在外毂300和卡槽140之间,以使给摩擦片冷却的润滑油经内毂从外毂300上出来的润滑油在经第二出油孔130排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外毂300上设置有多组漏油部;

多组所述漏油部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外毂300的周向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漏油部交错设置。

其中,多组漏油部的连接线呈波浪形或锯齿形分布在外毂300上。

本实施例中,在外毂300上设置了多组的漏油部,相邻的两个漏油部交错分布设置在外毂300上,这样,可以经内毂和摩擦片的润滑油从漏油部流向第二出油孔13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漏油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出油孔310,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出油孔310沿所述外毂3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漏油部上的第三出油孔310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均可。

本实施例中,漏油部上设置了至少两个第三出油孔310,并且至少两个第三出油孔310沿外毂300的宽度方向设置,由于,每个漏油部上至少设置了两个第三出油孔310,这样可以使用于冷却摩擦片的润滑油快速的流出,以提高摩擦片的冷却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上还设置有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环槽110,所述环槽110上用于安装密封圈。

其中,密封圈的形状为O型。

本实施例中,在转子输入轴100上设置了定位板,且在定位板设置了环槽110,在环槽110上安装有密封圈,以降低压力活塞上的压力油发生泄露的情况,提高整体装置工作的稳定程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活塞底座200和所述外毂300设置在所述转子输入轴100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活塞底座200和所述第一出油孔120之间。

其中,定位板为环形板,且定位板的中心与转子输入轴100的中心重合。

本实施例中,将定位板、活塞底座200和外毂300均设置在转子输入轴100的同侧,且定位板设置在活塞底座200和第一出油孔120之间,以使转子输入轴100上的零部件更加紧凑,还可以保证第一出油孔120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输入轴100中心远离所述活塞底座20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凸起150,所述安装凸起150呈中空状,且所述安装凸起150内设置有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外花键啮合的内花键。

本实施例中,转子输入轴100的安装凸起150内的内花键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外花键啮合,将电机、发动机或两种动力输入变速箱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