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054发布日期:2018-08-21 16:4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调节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联电磁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不同等级的污染,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健康安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净水器。在净水器使用过程中,控制进水管路通断的阀门组件是必不可少的元件,但是在阀门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阀门组件中的膜片出现劳损或过度变形,使得净水器中阀门组件密封性差,出现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净水器中阀门组件密封性差,存在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联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联电磁阀,包括:

阀体、两个进水管路以及一个出水管路;

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连接于所述阀体且分别对应于所述进水管路设置,用于控制对应的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之间的通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线圈、铁芯以及膜片,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阀体固定,所述铁芯设于所述线圈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运动,所述膜片设于所述铁芯朝向所述阀体的一端,所述膜片随所述铁芯运动能够隔断或者连通对应的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膜片设有用于增强密封性能的凸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筋为多个条状凸筋,多个所述条状凸筋呈放射形均匀设置于所述膜片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筋还包括环状凸筋,所述环状凸筋以所述膜片的中心为圆心且与所述条状凸筋交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隔磁管,所述隔磁管设于所述线圈内,且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之间,所述隔磁管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铁芯的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形成于所述隔磁管内壁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抵持所述铁芯背离所述阀体的一端,以限制所述铁芯的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所述隔磁管远离阀体一端内壁向所述铁芯凸伸形成的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弹簧组件和导磁体,所述弹簧组件设于所述隔磁管内,两端分别抵持所述隔磁管以及所述铁芯,用于复位所述铁芯,所述导磁体设置于所述隔磁管和所述线圈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线圈、所述导磁体以及所述隔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以及所述出水管路采用快插方式与外部管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阀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联电磁阀,阀门组件包括线圈、铁芯以及膜片,线圈相对于阀体固定,铁芯穿设于线圈内且能够相对于阀体运动,膜片设于铁芯朝向阀体的一端,膜片随铁芯运动能够隔断或者连通对应的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膜片设有用于增强密封性能的凸筋,通过在膜片上设置凸筋可以增加膜片强度,避免膜片发生过度变形,从而增强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联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联电磁阀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凸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凸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联电磁阀结构示意图,所述双联电磁阀包括阀体1、第一进水管路11、第二进水管路12、出水管路13以及阀门组件2,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组件21和第二阀门组件22,所述第一阀门组件21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分别连接于所述阀体1,且第一阀门组件21对应第一进水管路11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1与出水管路13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对应第二进水管路12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水管路12与出水管路13之间的通断。

具体地,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阀门组件21包括第一膜片211、第一铁芯212、以及第一线圈215,所述第一线圈215相对于所述阀体1固定,所述第一铁芯212设于所述第一线圈215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运动,所述第一膜片211设于所述第一铁芯212朝向所述阀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膜片211随第一铁芯212运动能够隔断或连通第一进水管路11与出水管路13,所述第一膜片211设有用于增强密封性能的凸筋219。如图4所示,所述凸筋219可以为多个条状凸筋219a,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呈放射形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膜片211外表面其中,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211的两端。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219还包括环状凸筋219b,所述环状凸筋219b以所述第一膜片211的中心为圆心且与所述条状凸筋219a交叉。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条状凸筋219a单独设置在第一膜片211上时,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呈放射形状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211的两端连接;当条状凸筋219a与环状凸筋219b相配合设置时,如图5所示,所述环状凸筋219b以所述第一膜片211的中心为圆心且与所述条状凸筋219a交叉,这样在第一膜片211上增加凸筋219,可以增加第一膜片211的强度,避免第一膜片211发生过度变形,从而增强密封性能。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本实施例中第一膜片211的厚度,配合凸筋增加第一膜片211抗变形能力,使第一阀口密封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组件21包括第一隔磁管213,该第一隔磁管213设于所述第一线圈215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线圈215与所述第一铁芯212之间,在所述第一隔磁管213内设有第一限位结构210,该第一限位结构210用于限制第一铁芯212的行程。具体地,该第一限位结构210形成于所述第一隔磁管213内壁的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可以抵持所述第一铁芯212背离所述阀体1的一端,以限制所述第一铁芯212的行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部为所述第一隔磁管213远离所述阀体1一端内壁形成的第一台阶,通过该第一台阶限制所述第一铁芯212的行程。这样,在第一阀门组件21中设置第一隔磁管213,不仅可以防磁漏,还可以通过第一隔磁管213内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10对第一铁芯212和第一膜片21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铁芯212和第一膜片211在运输或者跌落过程中分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组件216和第一导磁体214,所述第一弹簧组件216设于所述第一隔磁管213内,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隔磁管213以及所述第一铁芯212,用于复位所述第一铁芯212;所述第一导磁体214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磁管213和所述第一线圈215之间,不仅可以提高第一线圈215的效率,还可以屏蔽靠近第一线圈215的外部磁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组件2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该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栓218和第一垫片217,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圈215、第一导磁体214以及所述第一隔磁管213。当然,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制,任何可以起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圈215、第一导磁体214以及所述第一隔磁管213作用的固定装置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包括第二膜片221、第二铁芯222以及第二线圈225,所述第二线圈225相对于所述阀体1固定,所述第二铁芯222设于所述第二线圈225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运动,所述第二膜片221设于所述第一铁芯222朝向阀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膜片221随第二铁芯222运动能够隔断或连通第二进水管路12与出水管路13,所述第二膜片221同样设有用于增强密封性能的凸筋219。

所述凸筋219可以为多个条状凸筋219a,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呈放射形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二膜片221外表面,其中,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膜片221的两端。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219还包括环状凸筋219b,所述环状凸筋219b以所述第二膜片221的中心为圆心且与所述条状凸筋219a交叉。

可以理解的是,当条状凸筋219a单独设置在第二膜片221上时,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条状凸筋219a呈放射形状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膜片221的两端连接;当条状凸筋219a与环状凸筋219b相配合设置时,如图5所示,所述环状凸筋219b以所述第二膜片221的中心为圆心且与所述条状凸筋219a交叉,这样在第二膜片221上增加凸筋229,可以增加第二膜片221的强度,避免第二膜片221发生过度变形,从而增强密封性能。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本实施例中第二膜片221的厚度,配合凸筋219增加第二膜片221抗变形能力,使第二阀口密封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包括第二隔磁管223,该第二隔磁管223设于所述第二线圈225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线圈225与所述第二铁芯222之间,在所述第二隔磁管223内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20,该第二限位结构220用于限制第二铁芯222的行程。具体地,该第二限位结构220形成于所述第二隔磁管223内壁的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可以抵持所述第二铁芯222背离所述阀体1的一端,以限制所述第二铁芯222的行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部为所述第二隔磁管223远离所述阀体1一端内壁形成的第二台阶,通过该第二台阶限制所述第二铁芯222的行程。这样,在第二阀门组件22中设置第二隔磁管223,不仅可以防磁漏,还可以通过第二隔磁管223内设置第二限位结构220对第二铁芯222和第二膜片22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二铁芯222和第二膜片221在运输或者跌落过程中分开。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组件226和第二导磁体224,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26设于所述第二隔磁管223内,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二隔磁管223以及所述第二铁芯222,用于复位所述第二铁芯222;所述第二导磁体224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磁管223和所述第二线圈225之间,不仅可以提高第二线圈225的效率,还可以屏蔽靠近第二线圈225的外部磁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包括第二固定装置,该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螺栓228和第二垫片227,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25、第二导磁体224以及所述第二隔磁管223。当然,本实用新型对第二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制,任何可以起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25、第二导磁体224以及所述第二隔磁管223作用的固定装置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进水管路以及所述出水管路采用快插方式与外部管路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1、第二进水管路12以及出水管路13端口均可设置为锥形,在用户使用时,可直接将水管安装在锥形口,这样采用快插式连接水管,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螺纹等其他安装方式时需用与之相匹配的水管,方便用户,节省人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对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端口形状并不进行限制,任何可以实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通过快插方式与外部管路连接的端口形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双联电磁阀还包括O型密封圈5,该O型密封圈5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阀体之间。具体地,可以在第一阀门组件21和阀体1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5,也可以在第二阀门组件22和阀体1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5。例如,可以在第一隔磁管213与阀体1相连的两端分别设置O型密封圈5,以及在第二隔磁管223与阀体1相连的两端分别设置O型密封圈5,以增加密封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联发电磁阀还包括壳体3,且在所述壳体3与所述阀体1底部之间设有诱导焊接时使用的诱导丝4。具体地,在阀体1底部与壳体3进行焊接时采用高频诱导焊接,其中,高频诱导焊接是以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晶体式高频感应加热技术,穿透塑料制品以非接触式形式瞬间对埋置于塑料制品的诱导丝产生感应加热,使阀体1底部与壳体3的接口迅速熔化,从而完美结合,由于阀体1底部与壳体3需要焊接的面积较大,采用高频诱导焊接效果较好,稳定性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阀门组件21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22上分别设置流量传感器,用于分别监测流经第一阀门组件21和第二阀门组件22的流量大小,其中,该流量传感器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或者是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任何可以实现阀门流量监测的流量传感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上述双联电磁阀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应用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双联电磁阀。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进水管路11可通入热水,第二进水管路12可通入冷水,在净水器工作时,当净水器需要流出热水时,可控制第一阀门组件21中第一线圈215通电,则第一铁芯212与第一膜片211向上运动,第一膜片211离开与第一进水管路11连通的第一阀口,该第一阀口打开,热水从第一阀口流出至出水管路13;同理,当净水器需要流出冷水时,可控制第二阀门组件22中第二线圈225通电,则第二铁芯222与第二膜片221向上运动,第二膜片221离开与第二进水管路21连通的第二阀口,该第二阀口打开,冷水从第二阀口流出至出水管路13。

当净水器需要流出温水时,同时控制第一阀门组件21中的第一线圈215和第二阀门组件22中第二线圈通电,使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同时打开,将冷水和热水同时流入出水管路混合为温水,由于冷水管路和热水管路分开,无须对冷热水管路进行切换,用户操作方便,而且可提供大流量温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