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655发布日期:2018-08-21 16:4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传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



背景技术:

单向器又称电启动超越离合器,又称'极力子,是把汽车引擎的动力以开关的方式传递至车轴上的装置。汽油引擎动力车辆在运行之时,引擎持续运转的。但是为了符合汽车行驶上的需求,车辆必须有停止、换挡等动作,因此必须在引擎对外连动之处,加入一组机构,以视需求中断动力的传递,以在引擎持续运转的情形之下,达成让车辆静止或是进行换挡的动作。

目前的离合器传动时,由于机械传动齿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产生较高的温度,长时间的高温摩擦容易造成传动热衰减的现象,造成换挡不平顺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由传动齿轮和散热盘套构成,所述传动齿轮嵌合与散热盘套内,所述传动齿轮由轮盘和齿轮嵌合齿构成,所述齿轮嵌合齿和相对应的传动齿轮的连接齿啮齿连接,所述散热盘套由套体和侧固定盖构成,所述套体上设有齿扣嵌合孔,所述齿扣嵌合孔与传动齿轮的齿轮嵌合齿数量相同且与齿轮嵌合齿嵌合结构匹配一致,所述套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侧固定盖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套体的两侧,所述侧固定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固定孔均通过固定螺丝共同贯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固定盖与散热盘套的套体侧面大小相同且与套体的嵌合固定结构匹配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和固定孔设有多个且分别均匀分布于套体的侧壁和侧固定盖的盖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和固定孔的位置对应一致与固定螺丝的嵌合结构匹配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盘套的套体和侧固定盖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陶瓷材料的散热盘套设计,有效的解决了齿轮嵌合传动时产生热量,同时通过陶瓷材料的设计,避免了热量通过传动齿轮传输至单向器其他设备上,因此,通过隔热的散热盘套较大的避免了齿轮传动产生的热衰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散热套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侧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齿轮,2-齿轮嵌合齿,3-散热盘套,4-侧固定盖,5-齿扣嵌合孔,6-固定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由传动齿轮1和散热盘套3构成,所述传动齿轮1嵌合与散热盘套2内,所述传动齿轮1由轮盘和齿轮嵌合齿2构成,所述齿轮嵌合齿2和相对应的传动齿轮的连接齿啮齿连接,所述散热盘套2由套体和侧固定盖4构成,所述套体上设有齿扣嵌合孔5,所述齿扣嵌合孔5与传动齿轮1的齿轮嵌合齿2数量相同且与齿轮嵌合齿2嵌合结构匹配一致,所述套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6,所述侧固定盖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套体的两侧,所述侧固定盖4上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和固定孔6均通过固定螺丝共同贯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侧固定盖4与散热盘套2的套体侧面大小相同且与套体的嵌合固定结构匹配一致。相同结构的侧固定盖与散热盘套套体确保了嵌合的一致性以及整体嵌合的完成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7和固定孔6设有多个且分别均匀分布于套体的侧壁和侧固定盖4的盖体上。多个均匀固定的通孔和固定孔确保了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7和固定孔6的位置对应一致与固定螺丝的嵌合结构匹配相同。嵌合结构匹配一致的通孔和固定孔确保了固定螺丝贯穿固定后的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盘套3的套体和侧固定盖4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陶瓷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隔热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单向器连接齿轮,对于散热盘套3的嵌合固定是在单向器生产过程中与传动齿轮1嵌合,嵌合后在对传动齿轮的其他部件进行锻压和融合,嵌合时,首先将散热盘套1套体嵌套于传动齿轮1上之后,在将测固定盖4通过盖体上的通孔7和套体侧壁上的固定孔6位置对应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