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858发布日期:2018-09-11 20:4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工程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兼有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合机械装置。例如,在利用杆件托起支撑重物的平台时,平台下方与杆件连接的机构就既需要与托举平台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的直线运动,又需要因调转平台方向而使其具有旋转的功能。工程中常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铰链解决旋转问题,同时利用齿条、螺旋、链传动等机构解决直线运动问题。这些解决方案一般存在机械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单件价格贵、不适合批量生产等不足,限制了在机械工程传动技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兼有旋转功能和直线往复运动功能,满足机械传动的复合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主要由左支座、上轴承、螺栓副、右支座、挡板、承重板、下轴承和紧定螺钉构成;其中,由上轴承、下轴承、承重板和螺栓副组成的旋转部件,由左支座、承重板、右支座、挡板构成移动部件。

优选的,所述的左支座和右支座成对使用,各自设有与承重板厚度相匹配的滑道,且滑道两端装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栓副穿过承重板的中心,上板面设有与上轴承等直径的沉孔面,下板面设有与下轴承等直径的沉孔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利用紧定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支座和右支座的滑道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机械装置的各子机构均为单一零件或者单一标准件,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实现整个装置的批量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旋转部件和移动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机械传动的旋转功能和直线往复功能;由于仅采用滑道和标准轴承,制造和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需同时传递直线和旋转运动的复合场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的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支座,2、上轴承,3、螺栓副,4、右支座,5、挡板,6、承重板,7、下轴承,8、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发明人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做进一步说明。凡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部件,或者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均采用现有技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主要由左支座1、上轴承2、螺栓副3、右支座4、挡板5、承重板6、下轴承7和紧定螺钉8构成;其中,由上轴承2、下轴承7、承重板6和螺栓副3组成旋转部件,由左支座1、承重板6、右支座4和挡板5构成移动部件。

所述的左支座1和右支座4成对使用,各自设有与承重板6厚度相匹配的滑道,且滑道两端装有挡板5。

所述的挡板5利用紧定螺钉8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支座1和右支座4的滑道两端。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运动机械装置的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螺栓副3穿过承重板6的中心,上板面设有与上轴承2等直径的沉孔面,下板面设有与下轴承7等直径的沉孔面,方便上轴承2和下轴承7的定位。

进一步的,移动部件可在两端挡板5限定的滑道长度空间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