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增程齿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0359发布日期:2018-11-02 22:0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驻车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滑移增程齿条。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等机械领域,涉及机构功能需要,其运作过程中,运动行程在研究设计和功能实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是通过操纵机构构件的杠杆效应来实现,要想实现大动作行程,必须增加操纵机构的空间尺寸,如机械式驻车操纵系统的拉线行程,需要增加操纵构件驻车手柄的从动臂的长度或角度或增加驻车操纵杆的角度,才能匹配满足行程,操作机构都需牺牲尺寸空间等才能满足匹配要求,但涉及到人机工程局限性需求,驻车操纵机构的杆系尺寸等参数调整有限。

而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驻车机构,尽管有的能够增加拉线行程,从而减小驻车操纵杆上拉时的转角或者行程的功能结构,但是在体验运行移动过程中,仍有诸多细微问题需待解决,如:由于中间的齿条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幅度和速率较大,容易出现带动齿条的齿轮脱轨,并且后方的部件与两侧的齿轮容易碰撞,导致部件损坏或者磨损,进而影响移动行程的稳定性,另外后面两侧的拉杆与齿条之间连接的部件仅通过中间的一个螺栓连接,容易使两侧的拉杆失去平衡,整体上影响实际执行效果和操控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机械驻车增程分接装置,其主要是能够解决滑移增程齿条往复移动到两端尽头的时候可能会脱轨或者齿条之间的卡夹甚至与后面的拉杆托架产生的碰撞以及后方拉杆托架受力平衡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移增程齿条,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齿条,所述基板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基板末端的上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回位挡板,所述基板的前端面还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回位挡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安装口内将回位挡板固定在基板的前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上面设置有齿条进度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滑轨为等腰三角形棱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基板以及基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的齿条,其主要是从两侧面传递拉力并通过齿条带动整体向前移动,滑轨主要是在整体移动时能够起到稳定和导向的作用,基板末端的上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主要是连接其后面的拉杆托架且能够保证拉杆托架受力后平衡稳定,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的固定孔,主要是固定安装其后面的拉杆托架,或者作为另一种连接并固定安装其后面的拉杆托架的方式,即仅通过该固定孔连接滑移增程齿条后面的拉杆托架部件;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回位挡板以及齿条进度调节块主要是在滑移增程齿条作为一个零部件应用在整体装置中的时候,其回位挡板以及齿条进度调节块能够限制滑移增程齿条的移动,尤其是防止滑移增程齿条往复移动到两端尽头的时候可能会脱轨或者齿条之间的卡夹甚至与后面的拉杆托架产生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滑移增程齿条作为零部件在装置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齿条(2),支撑板(3),滑轨(4),安装孔(5),固定孔(6),回位挡板(7),安装口(8),齿条进度调节块(9),螺栓(10),移动齿条(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滑移增程齿条包括基板1,基板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齿条2,基板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滑轨4,基板末端的上面设置有安装孔5,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固定孔6。

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回位挡板7,基板的前端面还开设有安装口8,回位挡板通过螺栓设置在安装口内将回位挡板固定在基板的前端面。

基板的上面设置有齿条进度调节块9。

滑轨为等腰三角形棱柱结构。

安装孔为两个。

固定孔为两个。

如图3所示,牵引齿轮在前部驻车拉杆的拉动下向前移动,随即带动与内侧相啮合的滑移增程齿条向前移动;

根据齿轮与固定齿条的相对关系,滑移增程齿条的速度为牵引齿轮移动速度的两倍,在相同的时间内,则滑移增程齿条的行程是前部驻车拉杆行程的两倍,即滑移增程齿条后部的平衡拉杆托架及拉杆的行程是前部驻车拉杆行程的2倍,由此形成有效增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滑移增程齿条跟随牵引齿轮前进到末端的平衡拉杆托架与牵引齿轮即将接触或者摩擦碰撞的时候,其上部设置有齿条进度调节块9提前与上部的牵引齿轮托架接触,从而避免与牵引齿轮的摩擦碰撞,必要的时候,齿条进度调节块9的前面设置橡胶块,用来避免与上部的牵引齿轮托架的刚性接触,起到缓冲作用;

当滑移增程齿条跟随牵引齿轮回位到首端的时候,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的回位挡板7恰好与牵引齿轮托架的前端接触,避免滑移增程齿条进一步的向后移动导致的脱轨,要的时候,回位挡板7的接触面设置橡胶块,用来避免与牵引齿轮托架的前端刚性接触,起到缓冲作用。

最后,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修改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