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397发布日期:2018-11-30 19:0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新型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低、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对轨道车轴轴箱用轴承的要求很高,车轴轴箱轴承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是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求轴承必须具备能承受重载,还要求能适应高速旋转的工作环境。在高速重载工作条件下的轴承,因其工作环境远比在中低速、中低载荷的条件下更恶劣,工作中更容易发热,故对轴承工作中的散热性能及润滑性能要求更高。而为了使轴承保持润滑,还必须考虑轴承的密封,良好的轴承座密封可以使轴承润滑介质不泄露,杂质不侵入轴承座内部,保证轴承的润滑同时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并防止泄露污染环境,所以传统的开式双列圆柱滚子轨道轴承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该轴承内圈、外圈和保持架之间的空间较大,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而密封组件保证了对润滑油脂的良好密封作用,经试验,能够实现旋转、承载以及80万公里免维护,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装置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呈“U”型的密封件、同轴心设置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两列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内设有圆柱滚子,所述内圈的一端设有挡边,内圈的另一端设有边挡圈,且该内圈的中部套设有中挡圈,所述外圈的内圆周面设有与所述中挡圈相对的环台,所述圆柱滚子位于所述中挡圈以及环台的两侧,所述密封件朝向中挡圈一侧设置,密封件的一端尾部向外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外圈两端的内圆周面均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第一凹槽,密封件的另一端与挡边和边挡圈的外圆周面均间隙配合。

上述方案中,轴承的内圈的一端设有挡边,另一端设有活动边挡圈,便于内圈、外圈、圆柱滚子及保持架的组装;位于两列圆柱滚子之间的中挡圈可以对内圈进行定位及限定圆柱滚子,外圈设有的环台可对内圈和圆柱滚子限位,同时以热传递的形式散热,可将圆柱滚子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密封件设置在外圈两端和内圈以及边挡圈之间,由于密封件与内圈及边挡圈之间为间隙配合,当轴承高速旋转时,可有效降低轴承内部与外部的压力降,从而达到对内封油,对外防尘的目的,且封油防尘效果佳,密封件通过其上的凸起与外圈上的第一凹槽配合,可有效防止轴承工作时密封件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挡圈的宽度大于所述圆柱滚子宽度的一半。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轴承两列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使内部空间更大,可提高轴承的润滑性及散热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边挡圈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中挡圈的外圆周面在同一高度。这样设置,可以方便润滑油脂在轴承内部的流动,使轴承内部保持充分润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持架为塑钢材质制成。塑钢材质的保持架能有效降低保持架在旋转时的惯性,减少圆柱滚子与保持架的冲击摩擦,可有效降低轴承内的温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与挡边和边挡圈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为0.1mm-0.3mm。密封件与挡边和边挡圈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过大会影响密封效果,最小间隙过小,轴承旋转时可能时轴承内部和外界之间达不到封油防尘的压力降,经试验,将其设置成0.1mm-0.3mm时,效果最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两端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用于消除压入安装密封件时外圈的径向尺寸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增加了内圈、外圈以及保持架之间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安装在外圈内圆周面上的“U”型密封件与挡边和边挡圈之间间隙配合,轴承在高速旋转时,可有效降低轴承内部与外部的压力降,确保对润滑油脂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和避免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内部,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且上述结构的轴承具有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安装更换效率高、运行良好、高速旋转时精度高等优点,经试验,能够实现旋转、承载以及80万公里免维护,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装置的要求。

2、中挡圈的宽度大于圆柱滚子宽度的一半,可以提高轴承两列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使内部空间更大,可提高轴承的润滑性及散热性。

3、边挡圈的外圆周面与中挡圈的外圆周面在同一高度置,可以方便润滑油脂在轴承内部的流动,使轴承内部保持充分润滑。

4、塑钢材质的保持架能有效降低保持架在旋转时的惯性,减少圆柱滚子与保持架的冲击摩擦,可有效降低轴承内的温升。

5、密封件与挡边和边挡圈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过大会影响密封效果,最小间隙过小,轴承旋转时可能时轴承内部和外界之间达不到封油防尘的压力降,经试验,将其设置成0.1mm-0.3mm时,效果最佳。

6、外圈两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的第二凹槽用于消除压入安装密封件时外圈的径向尺寸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密封件,11、凸起,20、内圈,21、挡边,22、边挡圈,23、中挡圈,30、外圈,31、环台,32、第一凹槽,33、第二凹槽,40、保持架,41、圆柱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轴轴箱用双列圆柱滚子41轴承,包括呈“U”型的密封件10、同轴心设置的内圈20和外圈30,所述内圈20和外圈30之间设有两列保持架40,所述保持架40内设有圆柱滚子41,所述内圈20的一端设有挡边21,内圈20的另一端设有边挡圈22,且该内圈20的中部套设有中挡圈23,所述外圈30的内圆周面设有与所述中挡圈23相对的环台31,所述圆柱滚子41位于所述中挡圈23以及环台31的两侧,所述密封件10朝向中挡圈23一侧设置,密封件10的一端尾部向外延伸形成凸起11,所述外圈30两端的内圆周面均设有与所述凸起11匹配的第一凹槽32,密封件10的另一端与挡边21和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均间隙配合。

上述方案中,轴承的内圈20的一端设有挡边21,另一端设有活动边挡圈22,便于内圈20、外圈30、圆柱滚子41及保持架40的组装;位于两列圆柱滚子41之间的中挡圈23可以对内圈20进行定位及限定圆柱滚子41,外圈30设有的环台31可对内圈20和圆柱滚子41限位,同时以热传递的形式散热,可将圆柱滚子4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密封件10设置在外圈30两端和内圈20以及边挡圈22之间,由于密封件10与内圈20及边挡圈22之间为间隙配合,当轴承高速旋转时,可有效降低轴承内部与外部的压力降,从而达到对内封油,对外防尘的目的,且封油防尘效果佳,密封件10通过其上的凸起11与外圈30上的第一凹槽32配合,可有效防止轴承工作时密封件10脱出。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挡圈23的宽度大于所述圆柱滚子41宽度的一半。这样设置,可以提高轴承两列圆柱滚子41之间的距离,使内部空间更大,可提高轴承的润滑性及散热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中挡圈23的外圆周面在同一高度。这样设置,可以方便润滑油脂在轴承内部的流动,使轴承内部保持充分润滑。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40为塑钢材质制成。塑钢材质的保持架40能有效降低保持架40在旋转时的惯性,减少圆柱滚子41与保持架40的冲击摩擦,可有效降低轴承内的温升。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0与挡边21和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为0.2mm。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0与挡边21和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为0.1mm。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10与挡边21和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为0.3mm。

密封件10与挡边21和边挡圈22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过大会影响密封效果,最小间隙过小,轴承旋转时可能时轴承内部和外界之间达不到封油防尘的压力降,经试验,将其设置成0.1mm-0.3mm时,效果最佳。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圈30两端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第二凹槽33。第二凹槽33用于消除压入安装密封件10时外圈30的径向尺寸变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