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弧面滚道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797发布日期:2018-11-16 21:1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轴承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三弧面滚道深沟球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沟球轴承的外圈滚道、内圈滚道都是一个直径尺寸与钢球配合,但是这种常规深沟球轴承在一般机械场合使用都没有问题,但是深沟球轴承在轧机上使用就出现问题,由于轧机的径向力轴向力都非常大,轴承损坏频率很高,这给钢厂带来非常大的麻烦,轧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没有间歇的时间,但是当轴承损坏更换轴承时,给钢厂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深沟球轴承屡屡发生损坏,必须找到原因,进行改进创新,技术人员发现,轴承损坏的部位是外圈滚道的外侧,内圈滚道的外侧,而滚道的底部却完好无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三弧面滚道深沟球轴承,对深沟球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滚道形状进行改进,磨损度明显降低,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弧面滚道深沟球轴承,包括外圈、内圈、钢球,钢球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在轴承外圈和内圈上分别设有滚道,所述轴承外圈和内圈上的滚道分别是三个圆弧沟道组合而成。

所述的三个圆弧沟道包括一个沟底圆弧,沟底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边弧,即第一侧边弧和第二侧边弧。

所述的三个圆弧沟道的曲率各均不相同。

所述的沟底圆弧的曲率均大于两个侧边弧的曲率。

所述的第一侧边弧大于第二侧边弧。

第一侧边弧与第二侧边弧相差0.02-0.05mm。

位于钢球同一侧的外圈与内圈上的侧边弧为对称结构。

所述的底沟圆弧与其两侧的侧边弧的衔接处分别为平滑过渡。

外圈滚道、内圈滚道都是由直径尺寸与钢球配合的形式改进成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滚道轨迹为三圆弧沟道,即沟底一个圆弧,两个侧边弧;底沟圆弧顶点、两个侧边弧分别与底沟圆弧之间衔接点,三点形成受力点,当轧机受力时,三点受力均匀的圆弧,由于内圈和外圈的两个侧边弧与钢球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内圈和外圈的两个侧边弧与钢球相对接触少,形状不对称,所以在轴承受力时,沟底圆弧点和两侧圆弧点同时与钢球接触,同时受力,避免钢球一侧受力现象,避免套圈一侧早期剥落。而底沟圆弧与钢球接触相对多,这样钢球在转动时外圈和内圈的外侧磨损度明显降低,轴承整体损坏程度频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内外圈滚道由一条弧形滚道改进成三个圆弧构成的三弧面滚道,改进后的沟滚道受力均匀,使得内外圈外侧圆弧在滚子运行时摩擦少,进而磨损度明显降低,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用于轧机中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外圈,2、内圈,3、滚子,4、外圈底沟圆弧h2,5、外圈第一侧边弧h1、6、外圈第二侧边弧h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三弧面滚道深沟球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钢球3,钢球3设置在外圈1与内圈2之间,在轴承外圈1和内圈2上分别设有滚道,所述轴承外圈和内圈上的滚道分别是三个圆弧沟道组合而成。

所述的三个圆弧沟道包括一个沟底圆弧4,沟底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边弧,即第一侧边弧5和第二侧边弧6。

所述的三个圆弧沟道的曲率各均不相同。

所述的沟底圆弧4的曲率均大于两个侧边弧的曲率。

所述的第一侧边弧5大于第二侧边弧6。

第一侧边弧5与第二侧边弧6相差0.02-0.05mm。

位于钢球3同一侧的外圈与内圈上的侧边弧为对称结构。

所述的底沟圆弧4与其两侧的侧边弧的衔接处分别为平滑过渡。

外圈滚道、内圈滚道都是由直径尺寸与钢球配合的形式改进成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滚道轨迹为三圆弧沟道,即沟底一个圆弧,两个侧边弧;底沟圆弧顶点、两个侧边弧分别与底沟圆弧4之间衔接点,三点形成受力点,当轧机受力时,三点受力均匀的圆弧,由于内圈和外圈的两个侧边弧与钢球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内圈和外圈的两个侧边弧与钢球相对接触少,形状不对称,所以在轴承受力时,沟底圆弧点和两侧圆弧点同时与钢球接触,同时受力,避免钢球一侧受力现象,避免套圈一侧早期剥落。而底沟圆弧4与钢球3接触相对多,这样钢球3在转动时外圈1和内圈2的外侧磨损度明显降低,轴承整体损坏程度频率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