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角度的自锁式折叠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783发布日期:2018-11-16 21:14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件及电缆的支撑及连接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自锁式的折叠弯头。



背景技术:

对于自锁式可折叠弯头的杆件连接机构的用途很广泛,例如帐篷支架、折叠桌凳、三脚架和台灯等,自锁式可折叠弯头的自锁结构一般采用阻尼铰链或螺栓栓接作为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角度可调和自锁的功能。但是,阻尼铰链的结构对应用于折叠弯头承重端重量较大的情形具有局限性,时间一长容易承重端容易下坠,而对于螺栓栓接结构则寿命有限,结构强度不大的缺点。

如图4所示灯具支架的弯头一般采用阻尼铰链或螺栓栓接作为连接方式。而阻尼铰链的结构对应用于大型灯具如手术灯和探照灯等具有局限性,支撑的时间一长灯具容易缓慢下坠,而且,由于阻尼铰链和螺栓栓接的结构特点,其使用寿命比较短,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自锁的效果下降,另外,绝大部分的灯具的电缆连接都只能暴露在外,外挂在灯具的杆件上,不利于电缆的保护,美观度不足

如图6所示,现有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内置离合装置的弯头,通过弯头上的按钮进行离合,并进行旋转,由于离合装置中齿轮的特性,使用寿命较长,自锁效果较好。如图5所示,折叠弯头应用于帐篷,在对弯头两端连接的杆件进行角度的调整时,需要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压住按钮使离合装置的自锁解除,然后另外一只手进行调整角度,使用较为不便,在搭建大型帐篷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更为简便的可变角度的自锁式折叠弯头。

一种可变角度的自锁式折叠弯头,包括相互盖合并可相对转动的上盖和下盖,在上盖和下盖内侧分别先设置相对的齿套,其特征在于:在两齿套内分别设置与其相啮合的齿轮,两个齿轮的相对侧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轮齿,在一侧的齿套内设置有压簧,在相互盖合的上、下盖形成的腔体空间限制下,压簧被压紧在齿轮的一侧。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向上盖施加扭矩使设置于上盖内侧的齿套带动其啮合的齿轮旋转,该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其轮齿挤压其相对的另一块齿轮的轮齿, 由于压簧的作用,两齿轮的轮齿的相对旋转的过程中,设置于下盖的齿轮被向下挤压,使得设置于上盖的齿轮轮齿跳入下一齿槽,使两齿轮重新啮合,在停止向上盖施加扭矩时,压簧复位从而使弯头锁定。在整个过程中,其中一个杆件连接部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单手操作,更为简便。省略了按钮结构的同时也依然能实现自锁的解除和恢复,从而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自锁式折叠弯头的主视图。

图2为该自锁式折叠弯头沿图1中C-C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该自锁式折叠弯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该自锁式折叠弯头用于灯具的示意图。

图5为该自锁式折叠弯头作为帐篷折叠支架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按压式自锁折叠弯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可变角度的自锁式折叠弯头,包括相互盖合并可相对转动的上盖102和下盖111,在上盖102和下盖111内侧分别先设置相对的齿套106,在两齿套106内分别设置与其相啮合的齿轮104,两个齿轮104的相对侧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轮齿,在一侧的齿套106内设置有压簧105,在相互盖合的上、下盖111形成的腔体空间限制下,压簧105被压紧在齿轮104的一侧,下盖111内底壁设置有贯穿齿轮104的下中空立柱110,上盖102内底壁设置有被下中空立柱110所套接的上立柱112,上立柱112被铆钉108贯穿,通过设置于上盖102顶面的封件101与设置于下盖111底面的封盖109对上、下盖111进行密封。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向上盖102施加扭矩使设置于上盖102内侧的齿套106带动其啮合的齿轮104旋转,该齿轮104旋转的过程中,其轮齿挤压其相对的另一块齿轮104的轮齿, 由于压簧105的作用,两齿轮104的轮齿的相对旋转的过程中,设置于下盖111的齿轮104被向下挤压,使得设置于上盖102的齿轮104轮齿跳入下一齿槽,使两齿轮104重新啮合,在停止向上盖102施加扭矩时,压簧105复位从而使弯头锁定。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上盖102及下盖1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杆件连接部,杆件连接部内设置有连通离合装置所在空腔的腔体,上、下盖111相盖合所形成的腔体中围绕齿套106设置有走线槽107,当该折叠弯头用于灯具等需要带有电缆连接的用品上时,其内部的走线槽107可以放置电缆,使得电缆能得到该折叠弯头1以及连接该折叠弯头1的杆件的保护,避免电缆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也显得更为美观。

此外,如图5所示,该折叠弯头1还可应用于帐篷折叠支架的连接部件,使帐篷折叠支架在满足折叠时的便捷性的同时,在展开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