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6375发布日期:2018-12-28 20: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汽车用螺栓,特别是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



背景技术:

载重汽车用螺栓是一种用于紧固两个部件的零件,螺栓可与螺母搭配完成紧固工作,同时螺栓可单独完成紧固工作,比如一个部件设置穿孔,另一个部件设置于穿孔相对应的螺孔,螺栓穿过穿孔并螺接于螺孔内,便能完成两个部件的紧固,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遭遇颠簸路段,此时汽车会出现强烈的运动,而用于载重汽车上的螺栓同样会发生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易导致螺栓发生位移,从而出现螺栓松动的情况,影响两个部件之间的紧固性,当原先需要紧固的两个部件出现松动情况时,则会影响整个机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在行车过程中,易危害到行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它能够在螺栓震动时,始终保证被螺栓紧固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紧固性,实现高紧固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包括螺柱、设于螺柱顶端的螺头,螺柱外壁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底面设有一收缩孔;所述收缩孔下端口设有一限位台阶;所述收缩孔内设有一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上端设有与限位台阶相匹配的限位环,伸缩管下端设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将伸缩管下管口覆盖,所述推压板中心位置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铰接有第四连杆,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皆铰接于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围合形成一菱形状;所述伸缩管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穿孔;所述螺头中心位置设有一与收缩孔相贯通的活动孔;所述连接块连接有一推杆;所述推杆穿出活动孔并设有一推块;所述推块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螺头上表面的螺杆;所述螺杆上端螺接有纵向调节块;所述纵向调节块顶端设有一旋柄;所述纵向调节块上设有一横向螺孔,横向螺孔内螺接有一横向调节螺丝。

所述推压板边沿与螺柱底面边沿之间通过橡胶膜相连接;所述推压板、螺柱底面与橡胶膜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可通过推杆的移动控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的伸展,当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位置、第二连杆与第四连杆的铰接位置伸展处螺柱外并抵压于部件的螺孔内壁上时,工作人员能够明显感知到阻力,此刻便可再次通过纵向调节块与横向调节螺丝对推块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存在能够形成一道限制,当螺栓的外螺纹顺着部件的螺孔轨迹向外旋出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存在能够有效限制螺栓的移动,从而避免被螺栓紧固的两个部件出现松动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紧固性的载重汽车用螺栓,包括螺柱1、设于螺柱1顶端的螺头2,螺柱1外壁设有呈螺旋状的外螺纹3,所述螺柱1底面设有一收缩孔4;所述收缩孔4下端口设有一限位台阶5;所述收缩孔4内设有一伸缩管6;所述伸缩管6上端设有与限位台阶5相匹配的限位环7,伸缩管6下端设有推压板8;所述推压板8将伸缩管6下管口覆盖,所述推压板8中心位置铰接有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9铰接有第三连杆11,第二连杆10铰接有第四连杆12,第三连杆11与第四连杆12皆铰接于一连接块13上;所述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与第四连杆12围合形成一菱形状;所述伸缩管6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穿孔14;所述螺头2中心位置设有一与收缩孔4相贯通的活动孔15;所述连接块13连接有一推杆16;所述推杆16穿出活动孔15并设有一推块17;所述推块17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螺头2上表面的螺杆18;所述螺杆18上端螺接有纵向调节块19;所述纵向调节块19顶端设有一旋柄20;所述纵向调节块19上设有一横向螺孔21,横向螺孔21内螺接有一横向调节螺丝22。

所述推压板8边沿与螺柱1底面边沿之间通过橡胶膜23相连接;所述推压板8、螺柱1底面与橡胶膜23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载重汽车用螺栓前,工作人员可先通过推块17对推杆16向上进行拉动,推杆16向上移动时,连接块13随之上移,此时第三连杆11与第四连杆12皆被连接块13向上拉动,由于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皆铰接于推压板8中心位置,因此原先宽状的菱形会向着扁状的菱形发展,第一连杆9与第三连杆11的铰接点、第二连杆10与第四连杆12的铰接点皆从伸缩管6上的穿孔14位置缩入到伸缩管6内,紧接着便可调节两侧定位装置,通过旋柄20调节纵向调节块19的位置,使该侧的横向调节螺丝22位于推块17的下表面,而使另一侧的横向调节螺丝22位于推块17的上表面,通过上下限位的方式使推块17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工作人员便可通过内六角扳手将螺头2套住对螺栓进行旋动。

将螺栓旋入部件的螺孔后,需使螺栓与部件的螺孔底部存在一定间距,便于伸缩管6的伸缩以及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的伸展,接着旋动横向调节螺丝22,使两侧的横向调节螺丝22不再对推块17进行限位,此时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推块17对推杆16进行向下推动,当推杆16下移到一定程度时,推压板8抵压于部件的螺孔底面,在推压板8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推杆16越是下移,第一连杆9与第三连杆11的铰接点、第二连杆10与第四连杆12的铰接点越是透过穿孔14向着伸缩管6外伸展出,直至第一连杆9与第三连杆11的铰接位置、第二连杆10与第四连杆12的铰接位置抵压于部件的螺孔内壁上时,工作人员能够明显感知到阻力,此刻便可再次通过纵向调节块19与横向调节螺丝22对推块17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的存在能够形成一道限制,当螺栓的外螺纹3顺着部件的螺孔轨迹向外旋出时,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第三连杆11、第四连杆12的存在能够有效限制螺栓的移动,从而避免被螺栓紧固的两个部件出现松动的情况,杜绝安全隐患。

推压板8边沿与螺柱1底面边沿之间通过橡胶膜23相连接,橡胶膜23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四根连杆与部件的螺孔内壁摩擦导致彼此磨损的情况,且推压板8、螺柱1底面与橡胶膜23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有效避免杂质进入到四根连杆铰接位置导致难以伸展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