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899发布日期:2019-01-29 18:2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162051745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门锁的齿轮齿条解锁装置,其直接用主齿轮与齿条齿合,主齿轮旋转带动齿条移动。这种齿轮虽然可以达到齿条平回移动的目的,但是齿条始终与齿轮相接触,当驱动起始瞬间,主齿轮具有较大的势能而齿条静止,在就齿轮带动齿条移动时,大力拨动过程容易造成打滑,产生噪音。并且齿条从静止到移动的过程速度不均匀,导致内部结构易损坏,长期运行零配件之间接触不良,稳定性不高,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其结构紧凑,齿轮传动的稳定性更高,解决噪音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包括箱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齿条板、电机、传动齿轮组,该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固定板盖设于箱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开口处,该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平行二者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齿条板可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二容置空间中,所述传动齿轮组的一部分齿轮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传动齿轮组的动力输出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中,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位于动力输出轮的两侧并且均与动力输出轮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圆弧滑槽,第一驱动轮通过中心的第一滑杆安装在第一圆弧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二圆弧滑槽,第二驱动轮通过中心的第二滑杆安装在第二圆弧滑槽,动力输出轮正转和反转而带动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二者之其一与齿条板上的齿条啮合拖动齿条板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齿轮箱界定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其中,传动齿轮组中只能实现自转功能的一部分齿轮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传动齿轮组中实现自转和公转功能的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安装第二容置空间中,第一容置槽中还安装了可活动的齿条板,由于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圆弧滑槽、第二圆弧滑槽,该动力输出轮拖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旋转,使得第一驱动轮在自转的同时,还沿着第一圆弧滑槽公转,同理第二驱动轮在自转的同时,还沿着第二圆弧滑槽公转,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一前一后分别与齿条板上的齿条接触啮合,从而拖动齿条板左右移动,实现自动锁之主锁舌的上锁和开锁功能。以这种将自转和公转相结合的齿轮应用于自动锁的齿轮箱中,一方面齿轮传动的稳定性更高,解决噪音问题,另一方面传动力够大,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将锁体做得更轻、更小、更薄。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齿轮箱的前面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齿轮箱的动力输出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齿轮箱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识说明:

1、主锁舌 2、斜锁舌

10、箱体 11、固定柱

12、第一容置空间

20、第一固定板 21、第二容置空间

22、第一圆弧滑槽 23、第二圆弧滑槽

24、齿轮孔 25、第一通孔

26、第二通孔 30、第二固定板

40、齿条板 41、避让腔

42、第一直线滑槽 43、第二直线滑槽

44、锁舌固定部 45、开锁槽

50、电机 51、涡杆

60、传动齿轮组 61、动力输出轮

62、第一驱动轮 63、第二驱动轮

64、第一大齿轮 65、第一小齿轮

66、第二大齿轮 67、第二小齿轮

68、第三大齿轮 69、第三小齿轮

610、斜舌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全自动锁体齿轮箱,包括箱体10、第一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板30、齿条板40、电机50、传动齿轮组60,各配件组装后驱动尺条板左右移动,并且整个驱动过程超静音,驱动过程顺畅,达到理想的自动开锁和上锁。

其中,所述箱体10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2,该第一固定板20盖设于箱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2的开口处,该第二固定板30与第一固定板20平行二者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21,所述齿条板40可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二容置空间21中,所述传动齿轮组60的一部分齿轮安装于第一容置空12内,传动齿轮组60的动力输出轮61、第一驱动轮62、第二驱动轮63安装于第二容置空间21中,该第一驱动轮62和第二驱动轮63位于动力输出轮61的两侧并且均与动力输出轮61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上均设有第一圆弧滑槽22,第一驱动轮62通过中心的第一滑杆安装在第一圆弧滑槽22;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上均设有第二圆弧滑槽23,第二驱动轮63通过中心的第二滑杆安装在第二圆弧滑槽23,动力输出轮61正转和反转而带动第一驱动轮62、第二驱动轮63二者之其一与齿条板40上的齿条啮合拖动齿条板40左右移动。

更为具体的,所述传动齿轮组60包括第一大齿轮64、固定于第一大齿轮64中心的第一小齿轮65、第二大齿轮66、固定于第二大齿轮66中心的第二小齿轮67、第三大齿轮68、固定于第三大齿轮68的第三小齿轮69,所述第一大齿轮64为斜齿,与涡杆51相啮合,所述第一小齿轮65与第二大齿轮66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67与第与第三大齿轮68啮合,第三小齿轮69与上述动力输出轮61共轴。装配时,所述第一大齿轮64、第一小齿轮65、第二大齿轮66、第二小齿轮67、第三大齿轮68、第三小齿轮69均安装于第一容置空间12内。所述第三大齿轮68的背面安装了第三小齿轮69,正面安装了动力输出轮61,所述第一固定板20上设有一齿轮孔24,所述动力输出轮61从该齿轮孔24穿出后位于第二容置空间21中。

除此之外,见图4,还可以在箱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2中进一步增加斜舌驱动齿轮610,可以拖动斜锁舌2开锁。

如图2所示,所述齿条板40中间设有一避让腔41,所述动力输出轮61、第一驱动轮62、第二驱动轮63均位于该避让腔41中,动力输出轮61与齿条互不接触,第一驱动轮62和第二驱动轮63交替与齿条接触。所述齿条板40上设有第一直线滑槽42和第二直线滑槽43,所述第一直线滑槽42位于避让腔41上方靠近左端沿,所述第二直线滑槽43位于避让腔41下方靠近右端沿;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上设有第一通孔25,该第一通孔25中固定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穿过第一直线滑槽42;所述第一固定板20和第二固定板30上设有第二通孔26,该第二通孔26中固定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穿过第二直线滑槽43。该第一直线滑槽42和第二直线滑槽43的设置使得齿条板40可以水平地左右移动。

所述第一圆弧滑槽22和第二圆弧滑槽23关于中心点P左右对称,使得第一驱动轮62和第二驱动轮63可以分布在动力输出轮61的左右两侧,并且动力输出轮61旋转,同时带动第一驱动轮62或第二驱动轮63旋转,共同拖动齿条板40上的齿条左右平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0固定在箱体10外,电机50的主轴供入至第一容置空间12,于电机50的主轴上连接涡杆51,涡杆51与传动齿轮组60相连接以带动传动齿轮组60旋转。以及,所述箱体10中凸起有固定柱11,所述涡杆51的末端枢接于该固定柱11,使得电机50的轴头定位,在较大输出动力时不易偏位。除此之外,所述齿条板40的右侧设置有锁舌固定部44,上侧设置有开锁槽45,此开锁槽45需要配合锁芯总成同步使用,与市面上现在的锁芯驱动原理相同,在此不再累赘。

本实用新型之全自动锁体齿轮箱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50转动,驱动涡杆51旋转,带动第一大齿轮64和第一小齿轮65同步转动,再带动第二大齿轮66和第二小齿轮6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大齿轮68和第三小齿轮69、动力输出轮61同步转动,该动力输出轮61拖动第一驱动轮62和第二驱动轮63旋转,使得第一驱动轮62在自转的同时,还沿着第一圆弧滑槽22公转,同理第二驱动轮63在自转的同时,还沿着第二圆弧滑槽23公转,该第一驱动轮62和第二驱动轮63一前一后分别与齿条板40上的齿条接触啮合,从而拖动齿条板40左右移动,该齿条板40移动的轨迹由第一直线滑槽42和第二直线滑槽43而定。使用时,将主锁舌1固定在齿条板40的最右侧,则电机50正/反转会直接拖动该主锁舌1左/右移,从而实现主锁舌1的解锁和上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