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减速机断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205发布日期:2019-02-15 21: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减速机断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减速机断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熟石膏粉的输送过程中,是将熟石膏粉从球磨机运送至滚筒筛。由于电机和减速机都坐落于斗式提升机上部检修平台的花纹板上,电机和减速机在运行中会产生轻微的晃动,又由于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通过三角带传动,如果皮带张得太松,这会造成皮带打滑,摩擦生热,软化失效;如果皮带张得太紧,这会造成皮带和皮带轮磨损较快,减速机皮带轮又是安装于减速机悬臂输入轴上,对减速机输入轴产生一个很大的径向力,在这个径向力的作用下,减速机输入轴易产生断裂,酿成停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减速机断轴装置,以解决皮带张力对减速机输入轴的影响,进而解决减速机输入轴断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减速机断轴装置,其包括电机、三角带、传动轴和减速机;

传动轴两端通过其上套设的传动轴轴承固定于检修平台上;传动轴中部通过传动轴键与传动轴皮带轮连接,传动轴皮带轮通过其上套设的三角带与电机皮带轮连接;电机皮带轮通过电机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边端通过传动轴联轴器键与传动轴联轴器连接;传动轴联轴器通过减速机键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

优选地,传动轴轴承通过螺栓固定于检修平台上。

优选地,传动轴轴承为带座轴承。

优选地,传动轴的轴径远远大于减速机的输入轴轴径。

优选地,传动轴与减速机输入轴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减速机断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机动力通过三角带传递给传动轴皮带轮,而传动轴皮带轮又通过传动轴键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不是悬臂状态,而是在两个带座的传动轴轴承的中间,且传动轴的轴径远远大于减速机的输入轴,保证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避免因三角带的张力而产生断裂。除此,传动轴又通过传动轴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接,且传动轴和减速机输入轴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会产生径向力,从而解决了减速机输入轴因径向力而产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减速机断轴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电机;2、电机键;3、电机皮带轮;4、三角带;5、传动轴皮带轮;6、传动轴键;7、传动轴;8、传动轴轴承;9、传动轴联轴器键;10、减速机键;11、传动轴联轴器;12、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本方案的防减速机断轴装置,包括电机1、三角带4、传动轴7和减速机12。

传动轴7两端通过其上套设的传动轴轴承8固定于检修平台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检修平台上,且传动轴轴承8为带座轴承。

传动轴7中部通过传动轴键6与传动轴皮带轮5连接,传动轴皮带轮5通过其上套设的三角带4与电机皮带轮3连接;电机皮带轮3通过电机键2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7边端通过传动轴联轴器键9与传动轴联轴器11连接;传动轴联轴器11通过减速机键10与减速机12的输入轴连接。

其中,传动轴7的轴径远远大于减速机12的输入轴轴径,便于其承受更大的应力,避免其因三角带4的张力而产生断裂。

传动轴7与减速机12输入轴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减少传动轴7径向上的应力,避免减速机12输入轴因径向力而产生断裂的生产事故。

本实施例一种防减速机12断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电机1启动后,电机1动力通过电机键2传递给电机皮带轮3,电机皮带轮3通过三角带4传递给传动轴皮带轮5,传动轴皮带轮5通过传动轴键6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7固定于传动轴轴承8上,通过传动轴联轴器键9传递给传动轴联轴器11,传动轴联轴器11通过减速机键10传递给减速机12的输入轴,从而带动斗式提升机运行。

由于电机1动力通过三角带4传递给传动轴皮带轮5,而传动轴皮带轮5又通过传动轴键6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7不是悬臂状态,而是在两个带座的传动轴轴承8的中间,且传动轴7的轴径远远大于减速机12的输入轴,传动轴7不会因三角带4的张力而产生断裂;传动轴7又通过传动轴联轴器11与减速机12的输入轴相连接,且传动轴和减速机12输入轴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会产生径向力,从而避免了减速机12输入轴因径向力而产生断裂的生产事故。

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