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185发布日期:2019-06-11 23:14阅读:1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随着流体管路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使用阀门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从盐井中吸卤水制盐时,就曾在竹制管路中使用过木塞阀。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及人为了防止尼罗河泛滥而修建大规模水利时,也曾采用过类似的木制旋塞来控制水流的分配。这些都是阀门的雏形。工业用阀门的大量应用,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才开始的。二十世纪出现了铸铁、铸钢、锻钢、不锈钢、铬钼钢、黄铜等各种材质的阀门。

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107939993A”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壁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阀体的内壁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缠绕有刀片,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管道。该防堵塞的截止阀,通过第一转轴、搅拌叶、第二转轴和刀片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污垢搅拌起来,从而避免出现堆积现象,否则可能导致水管的堵塞,因此装置具备了防止污垢堆积的作用,且通过第二转轴表面缠绕的刀片能够将污垢进行粉碎,从而减少了较大块的污垢堆积的几率,因为小块的污垢出现堆积的几率大大减小,因此,此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污垢堆积的现象。但是该专利仍然有污垢残留在管道内,并且易引起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缓冲作用,而且还具有自动清洁的功能,避免阀门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和阀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形缓冲腔、滤网和清洁机构,所述球形缓冲腔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球形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缓冲轮包括滚筒和叶轮,所述叶轮均匀分布在滚筒上,所述滤网设置在球形缓冲腔与阀体的连接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阀体内。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气缸、旋转器和毛刷,所述气缸的顶杆与毛刷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底座与旋转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器固定设置在阀体内。

所述旋转器通过电机驱动。

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球形缓冲腔内壁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球形缓冲腔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球形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缓冲轮包括滚筒和叶轮,所述叶轮均匀分布在滚筒上,所述滤网设置在球形缓冲腔与阀体的连接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阀体内,通过球形缓冲腔内的叶轮的作用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液体过急过快的流动将滤网损坏,同时也能保证清洁机构的清洁,因为清洁机构作用方向和液体的流向是反方向,过快的液体流速会影响清洁机构的清洁效果,提高了使用寿命,增强了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缓冲作用,而且还具有自动清洁的功能,避免阀门堵塞。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气缸、旋转器和毛刷,所述气缸的顶杆与毛刷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底座与旋转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器固定设置在阀体内,气缸将毛刷伸长到阀体的入口处,并且通过旋转器的转动带动毛刷转动,对阀体内壁清洁,避免阀体堵塞。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球形缓冲腔内壁上,在液体的流动作用下,滚筒转动,有效的起到了缓冲作用,轮叶能够增加缓冲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阀杆,2、阀体,3、阀芯,4、阀座,5、电机,6、旋转器,7、气缸,8、毛刷,9、滤网,10、滚筒,11、叶轮,12、球形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2、阀芯3、阀杆1和阀座4,还包括球形缓冲腔12、滤网9和清洁机构,所述球形缓冲腔12与阀体2固定连接,所述球形缓冲腔12内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缓冲轮包括滚筒10和叶轮11,所述叶轮11均匀分布在滚筒10上,所述滤网9设置在球形缓冲腔12与阀体2的连接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阀体2内。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2、阀芯3、阀杆1和阀座4,还包括球形缓冲腔12、滤网9和清洁机构,所述球形缓冲腔12与阀体2固定连接,所述球形缓冲腔12内设置有缓冲轮,所述缓冲轮包括滚筒10和叶轮11,所述叶轮11均匀分布在滚筒10上,所述滤网9设置在球形缓冲腔12与阀体2的连接处,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阀体2内。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气缸7、旋转器6和毛刷8,所述气缸7的顶杆与毛刷8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的底座与旋转器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器6固定设置在阀体2内。

所述旋转器6通过电机5驱动。

所述滚筒10转动连接在球形缓冲腔12内壁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