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906发布日期:2019-02-10 23: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接头。



背景技术:

管路接头常用于水路或者气路的管路连接中,这些管路零件常年处于使用状态,对管件内部的密封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密封件与管路是卡接在一起,无论如何精密,这种刚性的卡接装配在管路与密封件之间都会产生空隙,这样对管路之间的密封效果会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当管路使用一定年限之后,管路中的密封件往往会出现老化等现象导致其体积收缩,这样密封件与管路之间的空隙就会变大,严重时会漏水漏气。

现有的管路连接件如专利号为CN201480041826.0,公开公告号为CN105431666A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管道接头的以及相关的改进》就公开了这样一种管件,该管道接头包括一对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密封圈,将管道接入到接头后,用螺钉拧紧,可以想象到,这种装配方式在密封圈和壳体元件之间必然会留有空隙,尤其是壳体元件具有弧度和拐角的部分,不可能与密封圈紧密贴合,这样密封圈就会产生受力薄弱点,对密封的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且螺钉的紧固方式,是将上下两个壳体元件刚性的挤压在一起,其连接处表面不平整,同样会导致空隙的产生,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内部空隙小的管路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路接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设置并能拼接形成容置管路的安装空间,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容置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小间隙的消隙件,所述消隙件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合处并能与密封圈相贴合。

为保证消隙件能减小空隙,所述消隙件包括用以减小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一消隙部和用以减小密封圈与上壳体、下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二消隙部,所述第一消隙部向安装空间内延伸形成所述的第二消隙部。

为保证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向两侧延伸有侧边,所述侧边向安装空间内弯折形成有用以增加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强度的翻边,所述第一消隙部位于上壳体的翻边和下壳体的翻边之间。

为了保证第二消隙部和密封件能够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消隙部具有用以贴合密封圈外周壁的竖壁,所述竖壁与密封圈相贴合的一面为平面。

为保证安装时刚性挤压密封圈不会使其向两侧变形,所述第二消隙部还包括有用以贴合密封圈侧面且位于竖壁两侧的边壁,所述边壁与密封圈侧面相贴合的一面为平面。

为保证上下壳体的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所述侧边和所述翻边的装配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侧边和所述翻边的连接孔,所述消隙件上对应开设有适配装配孔的第一安装孔和适配连接孔的第二安装孔。

为防止使用或安装过程中磕碰,优选地,所述侧边和翻边的头端和尾端均设置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设置在侧边和翻边的边角处并呈弧形过渡,所述消隙件头端和尾端的边角处呈弧形过渡。

为便于装配时,不必手持上下壳体,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穿过所述装配孔的螺钉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方便安装的弹性件。

为方便管路的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以适配对应管路凸缘的凹部,所述凹部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头端和尾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小间隙的消隙件,该消隙件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合处并能与密封圈相贴合,这样的消隙件的设置,不仅能够填补密封圈与上、下壳体之间的间隙,使得长时间使用之后收缩的密封圈不会对管路的密封产生影响,还能填补上、下壳体之间的空隙,使得上、下壳体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密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管路接头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 和下壳体2相对设置并能拼接形成容置管路的安装空间3,密封圈4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并容置在安装空间3内,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小间隙的消隙件400,消隙件400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接合处并能与密封圈4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消隙件400包括用以减小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间隙的第一消隙部401和用以减小密封圈4与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间隙的第二消隙部402,第一消隙部401向安装空间3内延伸形成的第二消隙部402。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向两侧延伸有侧边100,侧边100向安装空间3内弯折形成有用以增加上壳体1和下壳体 2连接强度的翻边200,第一消隙部401位于上壳体1的翻边200和下壳体2的翻边200 之间。而第二消隙部402具有用以贴合密封圈4外周壁的竖壁403,竖壁403与密封圈 4相贴合的一面为平面。且第二消隙部402还包括有用以贴合密封圈4侧面且位于竖壁 403两侧的边壁404,边壁404与密封圈4侧面相贴合的一面为平面,边壁404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在安装刚性挤压密封圈4不会使其向两侧变形,同时还填补了密封圈4两侧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间隙,一举两得。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侧边100和翻边200的装配孔5,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贯穿侧边100和翻边200的连接孔6,消隙件400上对应开设有适配装配孔5的第一安装孔405和适配连接孔6的第二安装孔 406。在装配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穿过装配孔5的螺钉8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这里的装配孔5可以是两个通孔,即开设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的均为通孔,螺钉8 从一侧穿过上下两个通孔,然后在另一侧通过螺母扭紧,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装配孔5也可以是通孔和螺孔,即开设在上壳体1的为通孔,开设在下壳体2上的为螺孔,螺钉8穿过通孔后与螺孔接触,经过旋合之后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

连接孔6内插设有方便安装的弹性件9,此处弹性件9为橡胶条,因为该管路接头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上壳体1或者下壳体2先固定好,然后在取出对应的另一个进行连接,此处橡胶条9的作用是在安装之前让上壳体 1和下壳体2先简单的装配在一起,然后安装上壳体1或者下壳体2其中一个时,另一个会被橡胶条9拉扯,这样不必从地上或者其他位置重新拾取另一半管件,方便安装工作的进行,弹性件9相当于辅助安装的配件,在安装结束后可以选择将其留在连接孔6 内,也可以选择将其移除。

本实施例的侧边100和翻边200的头端和尾端均设置有保护部7,保护部7设置在侧边100和翻边200的边角处并呈弧形过渡,消隙件400头端和尾端的边角处呈弧形过渡,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在取放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磕碰到管件的边角处而造成划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还设置有用以适配对应管路凸缘的凹部300,凹部300对称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头端和尾端,消隙件400上对应开设有适配对应管路凸缘的凹槽40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