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430发布日期:2019-04-09 21: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



背景技术:

背栓结构,大面积使用于饰面板的连接件安装锚固,是在距离材料表面的一定位置钻盲孔,将背栓装置放入盲孔中,使背栓与材料紧密连接的一种安装方式,常用背栓结构有:敲击式背栓、旋进式背栓、膨胀式背栓、偏心定位组合式背栓。

对于敲击式背栓与旋进式背栓:由于饰面板,特别是石材、大理石、陶瓷等具有硬、脆特性的饰面板,而且厚度越来越薄,通常在10CM左右,在安装固定上碰到难点,在使用传统的敲击式背栓与旋进式背栓,由于匹配的背栓孔通常设置7CM,与饰面板的外表面仅仅隔3CM的厚度间隔,在使用敲击式背栓与旋进式背栓,都具有一定的冲击、冲撞力,很容易将3CM的隔层撞破,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

对于偏心定位组合式背栓:一方面,由于其偏心结构使得安装时只是单边受力,设计不合理,影响背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偏心定位容易产生定位误差,影响定位精度,导致安装挂件或饰面板时需要多次微调,极大的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能够实现双向平衡定位,不仅定位精度高,拆装方便,而且安装过程不会产生冲击力和破坏,更加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包括安装于背栓孔(50)内的沉头螺杆(10),所述背栓孔(50)包括外端的直孔部(51)和内端的扩孔部(52),还包括卡件(20)和定位件(30a、30b),其中,所述沉头螺杆(10)包括螺纹杆体(11)和至少一设置在螺纹杆体(11)内端的第一卡头(12),所述卡件(20)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头(22),所述卡件(20)与所述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双向平衡卡挂于所述扩孔部(52);所述定位件(30a、30b)设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并对所述螺纹杆体(11)进行径向定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套(30a),所述定位套(30a)套设于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所述定位件采用两个以上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周向间隔设置并且轴对称布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沉头螺杆(10)的外端设有螺纹段,并进一步在所述沉头螺杆(10)的外端设置锁紧螺母(40);所述定位套(30a)对应配合的螺纹杆体(11)的外壁为螺纹段或光杆段;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通过所述定位套(30a)定位后,再通过所述锁紧螺母(40)进行锁紧,使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与所述锁紧螺母(40)的旋螺形成对锁。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螺母(30b),所述定位螺母(30b)设有与所述螺纹杆体(11)套接配合的套孔(31);所述套孔(31)设有与所述螺纹杆体(1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且所述定位螺母(30b)通过所述套孔(31)旋螺设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卡件(20)通过卡接配合和/或插接配合与所述沉头螺杆(10)进行组合连接;并且,所述卡件(20)与所述沉头螺杆(10)之间至少具有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卡件(20)包括与所述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的连接部(21)和与所述扩孔部(52)卡挂配合的第二卡头(22),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组合形成L形结构或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卡头(22)为所述L形或Z字形的底边。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20)的连接部(21)包括C形卡套(211)和凸块(212),所述沉头螺杆(10)的螺纹杆体(11)设有凹槽(111);所述C形卡套(211)与所述螺纹杆体(11)卡接配合,所述凸块(212)与所述凹槽(111)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沉头螺杆(10)的第一卡头(12)采用中心沉头或者偏心沉头;和/或,所述定位件(30a、30b)的内孔采用中心孔或者偏心孔;并且,所述定位件(30a、30b)和所述沉头螺杆(10)之间还通过凹槽和凸块形成公母定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栓孔(50)内或者所述沉头螺杆(10)上设有粘结剂,所述沉头螺杆(10)、所述卡件(20)、所述定位件(30a、30b)通过所述粘结剂胶固在所述背栓孔(50)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背栓通过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双向平衡卡挂于所述扩孔部,从而能够实现双向平衡定位,不仅定位精度高,拆装方便,而且安装过程不会产生冲击力和破坏,更加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采用定位螺母,该定位螺母不仅对螺纹杆体起定位作用,而且可直接螺纹旋紧固定,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结构更紧凑;

(3)本实用新型的卡件通过C形卡套与沉头螺杆卡接配合,并通过凹槽和凸块与沉头螺杆插接配合,实现双重固定连接,结构更可靠;

(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在背栓孔内或者沉头螺杆上设有粘结剂,使得所述沉头螺杆、卡件、定位件通过粘结剂胶固在所述背栓孔内,在卡接和插接双重固定连接的基础上,实现了三重固定连接,结构更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沉头螺杆插入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沉头螺杆进入扩孔部的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卡件与沉头螺杆的组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卡件与沉头螺杆的组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卡件与沉头螺杆的组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沉头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定位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卡件与沉头螺杆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卡件与沉头螺杆的组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的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沉头螺杆;11-螺纹杆体(外螺纹);111-凹槽;12-第一卡头;

20-卡件(L形或Z字形);21-连接部;211-C形卡套;212-凸块;22-第二卡头;

定位件(30a-定位套或定位条;30b-定位螺母);31-套孔(内螺纹);

40-锁紧螺母;41-垫片;

50-背栓孔;51-直孔部;52-扩孔部;

60-挂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定位件采用定位套或定位条)

如图1至4及图6至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平衡定位的背栓结构,包括安装于背栓孔50内的沉头螺杆10,所述背栓孔50包括外端的直孔部51和内端的扩孔部52,还包括卡件20和定位件30a、30b,其中,所述沉头螺杆10包括螺纹杆体11和至少一设置在螺纹杆体(11)内端的第一卡头12,所述卡件20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头22,所述卡件20与所述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双向平衡卡挂于所述扩孔部52;所述定位件30a、30b设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并对所述螺纹杆体11进行径向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头螺杆(10)的第一卡头(12)采用偏心沉头;或者也可以采用中心沉头;并且,所述定位件(30a、30b)的内孔可采用中心孔或者偏心孔;主要是能够实现当沉头螺杆10和卡件20组合后形成的组合体中,第一卡头12和第二卡头22分别露出定位件的两侧,该露出部分与背栓孔50的扩孔部52卡挂配合。其中,所述卡件20通过卡接配合和/或插接配合与所述沉头螺杆10进行组合连接;并且,所述卡件(20)与所述沉头螺杆(10)之间至少具有部分重叠,即,使卡件压着沉头螺杆的重叠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沉头螺杆10收到向外的拉力时,所述卡件20也会一同受力,强度更好。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相对于所述螺纹杆体1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卡件20包括与所述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的连接部21和与所述扩孔部52卡挂配合的第二卡头22,所述连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头22组合形成L形结构或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卡头22为所述L形或Z字形的底边。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件20的连接部21包括C形卡套211和凸块212,所述沉头螺杆10的螺纹杆体11设有凹槽111;所述C形卡套211与所述螺纹杆体11卡接配合,所述凸块212与所述凹槽111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套30a,如图8所示,所述定位套30a具有光滑内壁,如图9所示,可直接将所述定位套30a套设于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定位套30a的内壁设置内螺纹,使得所述定位套30a螺旋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体11上;所述定位件还可以采用不规则形状,或者还可以采用分体结构,例如,所述定位件采用两个以上的定位条(图中未示出),所述定位条可采用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弧面定位条;并且,所述定位条周向间隔设置并且轴对称布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例如,设置两个半圆弧面的定位条。

另外,还可以在所述背栓孔50内或者所述沉头螺杆10上设有粘结剂,所述沉头螺杆10、所述卡件20、所述定位件30a通过所述粘结剂胶固在所述背栓孔50内。并且,所述沉头螺杆10的螺纹杆体11上或第一卡头12上还可设置金属条和/或弹簧,所述金属条和/或弹簧与所述第一卡头12周向错开设置,用于配合粘结剂与背栓孔50胶固连接。并且,所述背栓结构优选的还设置防震层或者做防震处理,例如,所述防震层可设置在定位件20与背栓孔50的孔壁接触的外周面,或者设置在第二卡头或者第一卡头与背栓孔50的孔壁之间,或者在锁紧螺母40与定位件30a之间设置防震垫片等,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30a和所述沉头螺杆10之间还通过凹槽和凸块形成公母定向连接。具体的,所述的定位件30a设有凹槽或凸块,与设在沉头螺杆10的凸块或凹槽形成公母定向连接,沉头螺杆10上设有凹槽和/或凸块,对应的卡件20上也可以设为凸块和/或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件20、定位件30a共用一个凹槽111,所述卡件20和所述定位件30a上的凸块均与所述沉头螺杆10的同一个凹槽111组合连接。并且,所述的定位件30a设有延伸定位点,所述的延伸定位点插入卡件20的连接部21与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通过定位件组合生成的缝隙处,让内部结构更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固性能。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在预设植入背栓的位置开设匹配的背栓孔50,并在所述背栓孔50的外端设置直孔部51、内端设置扩孔部52;

b.如图1所示,将沉头螺杆10设有第一卡头12一端插入所述背栓孔50;或者,先在所述背栓孔50内或者所述沉头螺杆10上设置粘结剂,再将沉头螺杆10设有第一卡头12一端插入所述背栓孔50;

c.如图2所示,将沉头螺杆10的第一卡头12向第一侧的扩孔部52方向紧靠,同时,沉头螺杆10的螺纹杆体11向所述第一侧的直孔部51的孔壁紧靠;

d.如图3所示,在所述直孔部51的第二侧装入卡件20,将卡件20与所述沉头螺杆10组合连接,并使所述卡件20的第二卡头22朝向所述第一卡头12的相反侧;

e.如图4所示,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装入定位件30a,使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双向平衡卡挂于所述扩孔部52。

第二实施例(定位件的外端还设有锁紧螺母和/或挂接件)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沉头螺杆(10)的外端设有螺纹段,并进一步在所述沉头螺杆(10)的外端设置锁紧螺母(40);所述定位套(30a)对应配合的螺纹杆体(11)的外壁为螺纹段或光杆段;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通过所述定位套(30a)定位后,再通过所述锁紧螺母(40)进行锁紧,使所述第一卡头(12)和所述第二卡头(22)与所述锁紧螺母(40)的旋螺形成对锁。其中,所述定位件30a的两端顶抵在所述卡件20与所述锁紧螺母40之间,或者顶抵在所述第一卡头12与所述锁紧螺母40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40和所述定位件30a之间还设有挂接件60,所述挂接件60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外挂物件的类型或挂接方式进行设置不同的挂接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或者,还可直接在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端设置凹槽或凸槽或圆头,用于与外部连接件或物品的卡挂;所述锁紧螺母40与所述沉头螺杆10螺纹连接配合并对所述挂接件60压紧固定。或者,还可以直接在所述定位件30a的外端设置所述锁紧螺母40,从而对所述定位件30a进行锁紧固定;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40与所述定位件30a之间还设有垫片。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除了包括第一实施例的步骤a至e,还包括以下步骤:

f.将所述挂接件60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端,并贴设在所述背栓孔50的外端面上;

g.在所述挂接件60之外螺旋套接一锁紧螺母40,并将所述锁紧螺母40与所述螺纹杆体11锁紧固定。

第三实施例(定位件采用定位螺母)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螺母30b,所述定位螺母30b设有与所述螺纹杆体11套接配合的套孔31;所述套孔31设有与所述螺纹杆体1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且所述定位螺母30b通过所述套孔31旋螺设置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优选的,所述套孔31的深度大于所述螺纹杆体11的长度;或者,所述螺纹杆体11的长度也可大于所述套孔31的深度并穿出所述定位螺母30b之外。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在所述定位螺母30b和所述背栓孔50的外端面之间设置垫片41。

同样的,也可以在所述背栓孔50内或者所述沉头螺杆10上设有粘结剂,所述沉头螺杆10、所述卡件20、所述定位件30b通过所述粘结剂胶固在所述背栓孔50内。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基本相似,在此不进行赘述。并且,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步骤e中,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套30a,并直接在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套入所述定位套30a;本实施例的步骤e中,所述定位件采用定位螺母30b,并将所述定位螺母30b螺旋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体11上并旋入至所述直孔部51的孔壁与所述螺纹杆体11的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