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螺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194发布日期:2019-06-29 01:0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防松螺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紧固工件时通常会采用上下面设有齿状凸起的防松垫圈来增强螺母的防滑锁紧效果,但是,现有的防滑螺母运用在振动较大的场所时锁紧效果并不明显,容易脱落。有一种垫圈结构,是采用两个带有斜齿的垫圈,通过斜齿的相互啮合来增强锁紧效果,这种方式锁紧效果明显,但是在狭小空间安装时,两个垫圈增加了安装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生产垫圈来匹配螺母。

另外,由于螺母和垫圈是两个单独的零件,因此在将螺母和垫圈与螺栓拧紧的过程中,螺母和垫圈之间的接触可能会出现错位的现象,以及螺母和螺栓的中心线会出现错离,导致螺母与螺栓上的一部分螺牙相互大力挤压,而另一部分螺牙轻微接触或者不接触。这样就导致螺母、垫圈和螺栓之间的受力不均匀,加快螺母、垫圈和螺栓的损坏,紧固效果变差。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防松螺母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防松螺母和垫圈锁紧效果不充分、狭小空间安装时不方便、安装易错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所述防松螺母组件包括螺母和垫圈,所述螺母在靠近所述垫圈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组,所述垫圈在靠近所述螺母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二齿组,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齿组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齿组啮合。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为由母线绕所述螺母的中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面,其中,所述母线为直线或者曲线。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垫圈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靠近螺母的一侧为能够与所述容纳腔适配的凸起面,所述第二齿组设置于所述凸起面。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大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部分。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凸起面恰好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螺母轴向的最大纵向深度小于所述螺母的最小壁厚。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沿其轴向包括柱状部分和扩径部分,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扩径部分远离所述柱状部分的一侧。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组包括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凸起面上的多个扇形啮合齿,所述扇形啮合齿包括第二旋入面和第二锁紧面,所述第二旋入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锁紧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组包括多个啮合齿,且所述第一齿组的啮合齿和所述扇形啮合齿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在上述防松螺母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组包括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的多个相同的条形啮合齿,所述条形啮合齿包括第一旋入面和第一锁紧面,所述第一旋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锁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防松螺母组件包括螺母和垫圈,螺母在靠近垫圈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组,垫圈在靠近螺母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第二齿组,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齿组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第一齿组啮合。这样的设置,使螺母与垫圈彼此紧密接合,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使螺母和垫圈自动对齐,防止螺母与垫圈产生错位而不能完全接触的现象,也可以使螺母和垫圈与待安装螺栓准确安装,保证螺母和待安装螺栓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滑锁紧效果明显,方便生产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螺母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的A-A截面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垫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螺母;11、第一齿组;111、扇形啮合齿;1111、第一旋入面;1112、第一锁紧面;12、柱状部分;13、扩径部分;2、垫圈;21、第二齿组;211、扇形啮合齿;2111、第二旋入面;2112、第二锁紧面;22、第一部分;23、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底端”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螺母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2的A-A截面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垫圈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螺母组件包括螺母1和垫圈2,螺母1在靠近垫圈2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组11,垫圈2在靠近螺母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组21,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齿组21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第一齿组11啮合。通过设置容纳腔以及在螺母1和垫圈2之间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组11和第二齿组21,使螺母1与垫圈2彼此紧密接合,防滑锁紧效果明显,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使螺母1和垫圈2自动对齐,防止螺母1与垫圈2产生错位而不能完全接触的现象,也可以使螺母1和垫圈2与待安装螺栓准确安装。

参照图1至图4,容纳腔的腔壁为由母线绕螺母1的中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面,其中,母线为直线,即容纳腔为圆台形。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垫圈2顶端的第二齿组21完全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第一齿组11相互啮合。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在螺母1和垫圈2安装到螺栓上时,由于螺母1底端的容纳腔为圆台形,垫圈2的顶端又恰好容纳于容纳腔内,因此螺母1和垫圈2会自动对中,使螺母1和垫圈2完全紧密接触,不会错位。另一方面,螺母1和垫圈2自动对中之后,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的中心线也会对中重合,从而使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的螺牙之间受力均衡,延长螺母1、垫圈2以及待安装螺栓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容纳腔的腔壁的母线为直线,但这并不是形成腔壁的回转面的母线的限制,如形成腔壁的回转面的母线还可以是曲线,即形成一个侧面为弧形的碗状容纳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的设置形成腔壁的回转面的母线,只要能够在螺母1临近垫圈2的一面形成容纳腔并且可以实现垫圈2与容纳腔的贴合即可。

优选地,容纳腔沿螺母1轴向的最大纵向深度小于螺母1的最小壁厚。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螺母1的强度,防止力矩较大时螺母1产生形变。

继续参照图1至图4,优选地,垫圈2包括第一部分22和设置于第一部分22上的第二部分23,第二部分23在靠近螺母1的一侧形成有能够完全容纳于容纳腔内的凸起面,第二齿组21设置于凸起面,第一部分22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第二部分23。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第二部分23更好的容纳于容纳腔内,也有利于对第一部分22的加工。优选地,对第一部分22做加厚处理,确保在安装扭矩加大时垫圈2不会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垫圈2的第一部分22的最大径向尺寸设置为大于第二部分23,在垫圈2的第二部分23的凸起面完全容纳于容纳腔内时,螺母1的底端抵靠至第一部分22的上端面。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的设置垫圈2的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

继续参照图1至图4,螺母1沿其轴向包括柱状部分12和扩径部分13,容纳腔设置于扩径部分13远离柱状部分12的一侧。第一齿组11包括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容纳腔的腔壁上的多个相同的扇形啮合齿111。每个扇形啮合齿111都包括第一旋入面1111和第一锁紧面1112,第一旋入面11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一锁紧面111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旋入操作更容易,但旋入之后不容易脱开。具体地,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扇形啮合齿111的第一旋入面11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0度与90度之间,第一锁紧面111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等于90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组11还可以设置为包括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容纳腔的腔壁上的多个相同的条形啮合齿。每个条形啮合齿包括第一旋入面和第一锁紧面,第一旋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一锁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每个条形啮合齿的第一旋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0度与90度之间,第一锁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等于90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的设置第一齿组11的啮合齿的结构。

继续参阅图1至图4,优选地,第二齿组21包括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垫圈2的凸起面上的多个相同的扇形啮合齿211,与第一齿组11的扇形啮合齿111的结构相同。每个扇形啮合齿211都包括第二旋入面2111和第二锁紧面2112,第二旋入面21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锁紧面211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从而使旋入操作更容易,但旋入之后不容易脱开。具体地,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扇形啮合齿211的第二旋入面21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0度与90度之间,第二锁紧面211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等于90度。

关于上述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里以举例方式给出了各个旋入面和锁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值或范围,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合适的角度。

优选地,螺母1的螺距大于扇形啮合齿111的高度,使得仅通过小角度的旋转便可以将螺母1与垫圈2彼此锁定。

优选地,螺母1和垫圈2的纵向厚度加厚设置,且垫圈2的最大纵向厚度不小于扩径部分13的最大纵向厚度。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确保螺母1和垫圈2在安装扭矩加大时不会变形,另一方面,保证螺母1压紧时被固定物受力均匀。

优选地,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之间设置有结构胶。为了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的顺利安装,通常会设置安装间隙余量,即将螺母1和螺栓设置为在组装好的情形下,两者的螺牙之间并不能完全贴合,会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的中心线对中之后,通过在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之间设置结构胶,使得两者螺牙之间的间隙被填满,防止螺牙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松动,进一步提高了防松螺母组件的防松效果。

继续参阅图1至图4,使用时,待安装螺栓通过通孔穿过后,先将垫圈2安装到待安装螺栓上,再将螺母1拧接在待安装螺栓上,当螺母1底端的扇形啮合齿111与垫圈2顶端的扇形啮合齿211接触并啮合时,第一旋入面1111和第二旋入面2111接触并相对滑动,促进防松螺母1组件拧紧,并在拧紧的过程中,螺母1和垫圈2与待安装螺栓自动对中,螺母1拧紧后,第一锁紧面1112和第二锁紧面2112贴合在一起,使上下两个扇形啮合齿啮合并卡在一起形成自锁,之后在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之间设置结构胶,填满螺母1和待安装螺栓的螺牙之间的间隙,防止螺牙在工作过程中松动。并且,由于螺母1的螺距大于扇形啮合齿111的高度,在拧紧螺母1时,拧的圈数变少,仅通过小角度的旋转便可以使上下两个扇形啮合齿更快的啮合,也令安装更加便捷。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在靠近垫圈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组,垫圈在靠近螺母的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第二齿组,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齿组容纳于容纳腔内并与第一齿组啮合。这样的设置,使螺母与垫圈彼此紧密接合,防滑锁紧效果明显,又防止螺母与垫圈产生错位而不能完全接触的现象。优选地,容纳腔的腔壁为由母线绕螺母的中轴线旋转形成的回转面,母线为直线或者曲线。这样的设置,使螺母和待安装螺栓的中心线对中,两者的螺牙之间受力均衡,延长螺母、垫圈以及待安装螺栓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垫圈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第二部分与容纳腔的贴合,有利于对垫圈做加厚处理。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