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1606发布日期:2019-08-09 20:4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防护外壳随着干式变压器的普及而大量使用,目前市场上的变压器外壳主要有三大类:不锈钢外壳、铁板喷塑外壳以及铝合金外壳。现有的铝合金外壳是通过若干个铝合金型材相互拼接而成,但是现有的铝合金型材在拼接时比较繁琐,有时还需要将型材的连接端折弯,拆卸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拼接时比较繁琐,拆卸的程序也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直角连接件以及卡簧,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垂直相连,沿所述第一型材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型材的一侧侧壁上依次设有夹板槽、第一对接槽以及搭接板,所述第二型材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对接槽连通的第二对接槽,所述第二型材一端的顶板延伸至所述夹板槽内,且所述顶板的一侧部分端面与所述夹板槽的内侧顶壁面接触,所述卡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顶板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卡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夹板槽的内侧底壁上,所述直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丝钉与所述第一对接槽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另一螺丝钉与所述第二对接槽的内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型材一端的底板抵靠所述搭接板。

优选的,所述卡簧包括第一抵紧部、第二抵紧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抵紧部与第二抵紧部的弯曲部,所述第一抵紧部抵紧所述第二型材一端的顶板,所述第二抵紧部抵紧所述夹板槽的内底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抵紧部上设有防脱凸起,所述夹板槽的内底板上开设有防脱卡槽,所述防脱凸起位于所述防脱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型材的两侧侧壁上的第二对接槽以所述第二型材的纵截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对接槽与所述直角连接件相接触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螺丝钉贯穿所述凸出部。

优选的,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对接槽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型材连接结构中,在拼接时,将第二型材的一端的底部搭在第一型材的搭接板上,顶部的顶板伸进第一型材的夹板槽内,然后再将卡簧塞进夹板槽内以卡住第二型材的顶板,最后通过螺丝钉将两个直角连接件分别连接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以将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固定住。整个拼接过程轻松,程序简单,无需将型材折弯,拆卸过程可参照拼接程序。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拼接时比较简便,拆卸的程序也比较简单,这能够有效的降低安装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节省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第二型材2的纵剖图。

图中:1—第一型材,2—第二型材,3—直角连接件,4—卡簧,11—夹板槽,12—第一对接槽,13—搭接板,21—第二对接槽,41—第一抵紧部,42—第二抵紧部,43—弯曲部,211—凸出部,421—防脱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直角连接件3以及卡簧4,第一型材1与第二型材2垂直相连,沿第一型材1的厚度方向,第一型材1的一侧侧壁上依次设有夹板槽11、第一对接槽12以及搭接板13,第二型材2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对接槽12连通的第二对接槽21,第二型材2一端的顶板延伸至夹板槽11内,且顶板的一侧部分端面与夹板槽11的内侧顶壁面接触,卡簧4的一端抵靠在顶板的另一侧端面上,卡簧4的另一端抵靠在夹板槽11的内侧底壁上,这样第二型材2通过卡簧4卡紧,直角连接件3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通过螺丝钉与第一对接槽12的内侧壁相连,第二连接板通过另一螺丝钉与第二对接槽21的内侧壁相连,第二型材2一端的底板抵靠搭接板13。

在拼接时,将第二型材2的一端的底部搭在第一型材1的搭接板13上,顶部的顶板伸进第一型材1的夹板槽11内,然后再将卡簧4塞进夹板槽11内以卡住第二型材2的顶板,最后通过螺丝钉将两个直角连接件3分别连接第一对接槽12和第二对接槽21,以将第一型材1与第二型材2固定住。整个拼接过程轻松,程序简单,无需将型材折弯,拆卸过程可参照拼接程序。

如图1所示,卡簧4的结构有多种选择,本实施例中,卡簧4包括第一抵紧部41、第二抵紧部42以及连接第一抵紧部41与第二抵紧部42的弯曲部43,第一抵紧部41抵紧第二型材2一端的顶板,第二抵紧部42抵紧夹板槽11的内底板。卡簧4产生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的弹力,以将第二型材2一端的顶板卡在第一抵紧部41与夹板槽11内侧顶壁之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抵紧部42上设有防脱凸起421,夹板槽11的内底板上开设有防脱卡槽,防脱凸起421位于防脱卡槽内。这样卡簧4就不容易从夹板槽11内脱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型材2的两侧侧壁上的第二对接槽21以第二型材2的纵截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型材2两侧受力均匀,第一型材1与第二型材2连接的更紧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对接槽21与直角连接件3相接触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凸出部211,螺丝钉贯穿凸出部211。凸出部211增大了螺丝钉与第二型材2接触面积,即螺孔更深,这样直角连接件3与第二型材2连接强度更高,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凸出部211可以位于第二对接槽21的内侧或外侧,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1位于第二对接槽21的外侧。即凸出部211位于第二型材2的内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