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结构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777发布日期:2019-08-13 20:4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结构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结构的轴承座。



背景技术:

当今数控机床技术已经发展出超高速加工的分支领域,超高速切削、磨铣会使得数控机床的主轴轴承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主轴轴承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容易产生热变形,从而导致轴承卡死,因此需配套上水冷轴承座。但是现有的水冷轴承座都是在里面开设水冷通道,由于水冷通道和轴承座是一体式加工铸造而成,使用时间长容易发生锈蚀,容易堵塞冷却水道并让水垢更容易附着,造成水冷通道难以清洗的局面,增加了维护成本,以及,现有的水冷轴承座对轴承的冷却速率有待提高。

因此,现有的水冷轴承座存在难清洗,维护成本高,冷却效率低的缺点,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结构的轴承座,用以解决现有水冷轴承座技术中存在的难清洗,维护成本高,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与固定于所述轴承座本体内的水冷管;

所述轴承座本体包括轴承座座体和与所述轴承座座体盖设配合的轴承座盖体,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内侧面与所述轴承座盖体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内侧面上于中间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轴承座体且用于固定轴承的第一通孔,所述轴承座盖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贯穿所述轴承座盖体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轴承座座体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水冷管的冷却腔道,所述冷却腔道包括绕所述第一通孔边缘圆周分布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环形凹槽以及两对称分布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凹槽连接导通,所述条形凹槽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底面,所述水冷管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轴承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环形管段以及分别与所述管段连接导通且经所述条形凹槽伸出所述轴承座座体的连接管段,所述轴承座座体与所述轴承座盖体之间对所述水冷管进行夹持固定。

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座体的两侧面下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的底面与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底面平齐,所述轴承座盖体的两侧面下端分别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一延伸块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二延伸块顶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轴承座座体的两侧面上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三延伸块,所述第三延伸块的内侧面与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内侧面平齐,所述轴承座盖体的两侧面上端分别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三延伸块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四延伸块,所述第三延伸块、所述第四延伸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轴承座座体的顶面设有第五延伸块,所述第五延伸块的内侧面与所述轴承座座体的内侧面平齐,所述轴承座盖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五延伸块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六延伸块,所述第五延伸块、第六延伸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可选地,还包括一对第一加强筋以及一对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与所述轴承座座体一侧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面与所述轴承座座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延伸块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块与所述轴承座盖体一侧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侧面与所述轴承座盖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延伸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四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水冷管由金属材质制成。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锁紧轴承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轴承座本体的顶面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螺纹一端与轴承外侧面接触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孔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延伸块自由端位置,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朝向与所述轴承座本体底面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通过可拆卸式的水冷管来代替原来一体式加工出来的水冷通道,使水冷管可拆卸、可更换,极大方便了后期的清洗和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水冷管与轴承直接接触,可以大大增加对轴承的冷却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座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本体;101、第一固定孔;102、第二固定孔;103、第三固定孔;104、第四固定孔;2、轴承座座体;201、第一延伸块;202、第三延伸块;203、第五延伸块;204、第一加强筋;205、第一通孔;206、冷却腔道3、轴承座盖体;301、第二延伸块;302、第四延伸块;303、第六延伸块;304、第二加强筋;305、第二通孔;4、水冷管;5、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1与固定于轴承座本体1内的水冷管4;

轴承座本体1包括轴承座座体2和与轴承座座体2盖设配合的轴承座盖体3,轴承座座体2的内侧面与轴承座盖体3的内侧面接触贴合,轴承座座体2的内侧面上于中间位置设有贯穿轴承座体且用于固定轴承的第一通孔205,轴承座盖体3的内侧面上设有贯穿轴承座盖体3且与第一通孔205对应的第二通孔305;

轴承座座体2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水冷管4的冷却腔道206,冷却腔道206包括绕第一通孔205边缘圆周分布且与第一通孔205连通的环形凹槽以及两对称分布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一端与环形凹槽连接导通,条形凹槽的另一端伸出轴承座座体2的底面,水冷管4包括固定套设于轴承上且位于环形凹槽内的环形管段以及分别与管段连接导通且经条形凹槽伸出轴承座座体2的连接管段,轴承座座体2与轴承座盖体3之间对水冷管4进行夹持固定。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在维护轴承座本体1时,水冷管4镶嵌在轴承座座体2顶面于水冷腔道上,在轴承座座体2与轴承座盖体3分离后便能轻松取下水冷管4,进行对水冷管4的清洗维护或者更换;在安装轴承座本体1时,需将轴承座盖体3与轴承座座体2进行贴合接触,再通过螺栓对轴承座座体2和轴承座盖体3的初步定位,之后可在容置腔室上安置轴承,进行二次定位,最后由螺母和螺栓进行锁紧固定,将轴承座盖体3与轴承座座体2牢牢锁紧,完成轴承座本体1与水冷管4的安装;水冷管4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水冷装置连接导通,水冷液通过连接管从水冷管4于靠近进液道的一端进入,再从水冷管4于靠近出液道的一端流出,达到水冷循环的目的;第三固定孔103用于轴承座在数控机床上的固定安装,固定延伸块有利于增加轴承座本体1与机床安装位的接触面积,使轴承座的固定安装更加牢固;水冷管4与轴承外侧接触贴合,使其对轴承的冷却更为直接,可以大大提高冷却速率,增强冷却效果。

可选地,轴承座座体2的两侧面下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延伸块201,第一延伸块201的底面与轴承座座体2的底面平齐,轴承座盖体3的两侧面下端分别对称设有与第一延伸块201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二延伸块301,第一延伸块201、第二延伸块301顶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1,轴承座座体2的两侧面上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三延伸块202,第三延伸块202的内侧面与轴承座座体2的内侧面平齐,轴承座盖体3的两侧面上端分别对称设有与第三延伸块202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四延伸块302,第三延伸块202、第四延伸块302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02,轴承座座体2的顶面设有第五延伸块203,第五延伸块203的内侧面与轴承座座体2的内侧面平齐,轴承座盖体3的顶面设有与第五延伸块203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六延伸块303,第五延伸块203、第六延伸块303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03。通过轴承座本体1侧面的延伸块和延伸块上的固定孔来配合锁紧轴承座座体2和轴承座盖体3,一方面,方便拆卸、组装轴承座,另一方面,使轴承座座体2与轴承座盖体3的固定配合更加牢固可靠。

可选地,还包括一对第一加强筋204以及一对与第一加强筋204对应且接触贴合的第二加强筋304,第一加强筋204分别固定于第一延伸块201与轴承座座体2一侧面的连接处,第一加强筋204的一侧面与轴承座座体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204的底面与第一延伸块201的顶面固定连接,加强筋能进一步稳固轴承座本体1,避免第一延伸块201发生形变。

可选地,水冷管4由金属材质制成,更具体地,由铜质材质做成的水冷管4有更好的吸收热量功能,进一步提升冷却速率。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锁紧轴承的锁紧螺栓5,锁紧螺栓5与轴承座本体1上侧面螺纹连接,锁紧螺栓5的螺纹一端与轴承外侧面接触贴合。在安装轴承之后,可通过锁紧螺栓5的锁紧作用,将轴承牢牢固定在轴承座上,避免轴承的外支撑点因摩擦力不足而与轴承座的容置腔室发生摩擦。具体来说,轴承座座体2的厚度大于轴承座盖体3的厚度,可以使水冷管4刚好位于轴承座本体1内靠近中心厚度位置,对轴承的冷却效果更为均匀,因此,锁紧螺栓5可设置在侧面面积更大的轴承座座体2上,有利于加强锁紧效果。

可选地,第一固定孔101分别位于靠近第一延伸块201自由端位置,第一固定孔101的朝向与轴承座本体1底面面垂直,第三固定孔103之间的间距应尽可能地增大,有利于轴承座在机床上的固定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带水冷机构的轴承座具有容易拆卸维护、冷却效率高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清洗,维护成本高,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