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4946发布日期:2019-06-19 00:2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转盘轴承座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其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分为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座普遍没有设置散热装置,且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座无法进行升降,因此无法满足各种高度的轴承的需求,且传统的轴承座普遍没有减震结构,故传统轴承座在运作时震动较大。

本技术方案中的液压升降装置为:运升液压机械厂生产的液压升降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佳,散热功能好,且可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内的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包括一轴承座本体,轴承座本体包括底座和固定设于底座上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支撑架,底座内设有可使轴承支撑架升高或降低的升降装置,底座内还设有可以减小轴承支撑架运作时震动的减震装置,轴承支撑架中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过并对转轴起支撑作用的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一方便转轴转动的轴承,轴承孔外设有一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内的防尘罩,防尘罩外侧壁设有一可供转轴穿入或穿出的第一通孔,轴承支撑架外侧壁还设有一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在现有的轴承座的基础上加设了升降装置、减震装置、防尘罩及散热装置;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轴承座减震效果更佳,散热效果更佳,且可根据实际转轴的高度进行自行调节高度;当需要将转轴放置于该轴承座的轴承孔内时,只需通过驱动轴承座外侧壁上的电机,进而驱动底座内的升降装置抬升轴承座的高度或降低轴承座的高度,直至转轴恰好可通过第三通孔进入防尘罩内时停止驱动电机,将转轴一端对准第三通孔插入防尘罩内,继续将转轴插入防尘罩内后,转轴会穿过第三通孔和轴承中心的通孔进入第一防尘罩内;当转轴在轴承内进行周向转动时,由于转轴的周向转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座缺乏减震装置,故当轴承产生震动后,震动力会直接通过轴承座本体进入地面,久而久之轴承座的震动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会加剧轴承座内部各个部件的磨损;而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在传统技术的轴承座的基础上,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左右两侧对称加设了一个弹簧,故当本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发生震动时,震动力会传导至弹簧处,而由于弹簧的弹性特性,故当震动力抵达弹簧处时,弹簧会将大部分的震动力吸收,少部分的震动力传导至地面,由此大大减小了轴承座本体对地面的损伤,延长了该轴承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方案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的轴承座还加设有一防尘罩结构,该防尘罩结构包括设于轴承座前表面的第一防尘罩和设于轴承座后表面的第二防尘罩,该防尘罩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粉尘进入轴承内从而导致的润滑油凝固,同时本技术方案中的防尘罩上端面设有一连通防尘罩本体内腔的进油口,放防尘罩内的润滑油过于干燥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进油口往防尘罩内添加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的润滑度;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技术的轴承座还加设有由多块散热翅片组合而成的散热装置,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因此该轴承座外侧壁共由11块散热翅片。

作为一种优选: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上端面与轴承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二底座上设有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为一液压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底板、电机、升缩杆及与第一底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底板下端面与第二底座为一体化结构,底板中心设有一伸缩杆,伸缩杆与设于底座外侧壁的电机电连接,伸缩杆背离第二底座一端设有一用于驱动轴承支撑架升降的支撑板。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还设有用于减小轴承支撑架因轴承转动而产生的震动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分别左右对称设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的弹簧,弹簧上端与第一底座下端面相贴,弹簧下端与第二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底座下端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凸起,第二底座上端面设有可供定位凸起插入的限位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轴承支撑架前表面中心水平方向设有用于放置轴承并可供轴承进行周向转动的轴承孔,轴承支撑架外侧壁轴承孔对应处设有防止粉尘进入轴承内的防尘罩,防尘罩包括设于轴承支撑架前表面轴承孔对应处的第一防尘罩和设于轴承支撑架后表面轴承孔对应处的第二防尘罩,第一通孔包括设于第一防尘罩中心可供转轴伸出防尘罩的第二通孔和设于第二防尘罩中心可供转轴伸入第二防尘罩内的第三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防尘罩外侧壁上端面设有一可供操作者往防尘罩内添增润滑油的进油口。

作为一种优选:转轴支撑架上端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为多个周向设于转轴支撑架上端外侧壁的散热翅片,且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

作为一种优选:轴承支撑架外侧壁还设有方便操作人员对该轴承座进行位移的抓握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的侧视图。

图中,1、轴承座本体,2、升降装置,3、减震装置,4、防尘罩,5、散热装置,101、底座,102、轴承支撑架,103、轴承孔,104、轴承,105、抓握部,201、底板,202、电机,203、升缩杆,204、支撑板,401、第一通孔,402、第一防尘罩、403、第二防尘罩,404、第二通孔,405、第三通孔,406、进油口,501、散热翅片,1011、第一底座,1012、第二底板,1013、定位凸起,1014、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当需要将转轴放置于该轴承座的轴承孔内时,只需通过驱动轴承座外侧壁上的电机,进而驱动底座内的升降装置抬升轴承座的高度或降低轴承座的高度,直至转轴恰好可通过第三通孔进入防尘罩内时停止驱动电机,将转轴一端对准第三通孔插入防尘罩内,继续将转轴插入防尘罩内后,转轴会穿过第三通孔和轴承中心的通孔进入第一防尘罩内;当转轴在轴承内进行周向转动时,由于转轴的周向转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座缺乏减震装置,故当轴承产生震动后,震动力会直接通过轴承座本体进入地面,久而久之轴承座的震动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会加剧轴承座内部各个部件的磨损;而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在传统技术的轴承座的基础上,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左右两侧对称加设了一个弹簧,故当本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发生震动时,震动力会传导至弹簧处,而由于弹簧的弹性特性,故当震动力抵达弹簧处时,弹簧会将大部分的震动力吸收,少部分的震动力传导至地面,由此大大减小了轴承座本体对地面的损伤,延长了该轴承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方案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的轴承座还加设有一防尘罩结构,该防尘罩结构包括设于轴承座前表面的第一防尘罩和设于轴承座后表面的第二防尘罩,该防尘罩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粉尘进入轴承内从而导致的润滑油凝固,同时本技术方案中的防尘罩上端面设有一连通防尘罩本体内腔的进油口,放防尘罩内的润滑油过于干燥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进油口往防尘罩内添加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的润滑度;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技术的轴承座还加设有由多块散热翅片组合而成的散热装置,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因此该轴承座外侧壁共由11块散热翅片。

参见图1,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包括一轴承座本体1,轴承座本体1包括底座101和固定设于底座101上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支撑架102,底座101内设有可使轴承支撑架102升高或降低的升降装置2,底座101内还设有可以减小轴承支撑架102运作时震动的减震装置3,轴承支撑架102中心设有可供转轴穿过并对转轴起支撑作用的轴承孔103,轴承孔103内设有一方便转轴转动的轴承104,轴承孔103外设有一防止粉尘进入轴承104内的防尘罩4,防尘罩4外侧壁设有一可供转轴穿入或穿出的第一通孔401,轴承支撑架102外侧壁还设有一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5。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可伸降的轴承座,在现有的轴承座的基础上加设了升降装置、减震装置、防尘罩及散热装置;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轴承座减震效果更佳,散热效果更佳,且可根据实际转轴的高度进行自行调节高度;当需要将转轴放置于该轴承座的轴承孔内时,只需通过驱动轴承座外侧壁上的电机,进而驱动底座内的升降装置抬升轴承座的高度或降低轴承座的高度,直至转轴恰好可通过第三通孔进入防尘罩内时停止驱动电机,将转轴一端对准第三通孔插入防尘罩内,继续将转轴插入防尘罩内后,转轴会穿过第三通孔和轴承中心的通孔进入第一防尘罩内;当转轴在轴承内进行周向转动时,由于转轴的周向转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轴承座缺乏减震装置,故当轴承产生震动后,震动力会直接通过轴承座本体进入地面,久而久之轴承座的震动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会加剧轴承座内部各个部件的磨损;而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在传统技术的轴承座的基础上,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左右两侧对称加设了一个弹簧,故当本技术方案中轴承座发生震动时,震动力会传导至弹簧处,而由于弹簧的弹性特性,故当震动力抵达弹簧处时,弹簧会将大部分的震动力吸收,少部分的震动力传导至地面,由此大大减小了轴承座本体对地面的损伤,延长了该轴承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方案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的轴承座还加设有一防尘罩结构,该防尘罩结构包括设于轴承座前表面的第一防尘罩和设于轴承座后表面的第二防尘罩,该防尘罩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粉尘进入轴承内从而导致的润滑油凝固,同时本技术方案中的防尘罩上端面设有一连通防尘罩本体内腔的进油口,放防尘罩内的润滑油过于干燥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进油口往防尘罩内添加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的润滑度;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座相比于传统技术的轴承座还加设有由多块散热翅片组合而成的散热装置,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因此该轴承座外侧壁共由11块散热翅片。

作为一种优选:底座101包括第一底座1011和第二底座1012,第一底座1011上端面与轴承支撑架102固定连接,第二底座1012上设有一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为一液压升降装置,升降装置2包括底板201、电机202、升缩杆203及与第一底座1011下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04,底板201下端面与第二底座1012为一体化结构,底板201中心设有一伸缩杆203,伸缩杆203与设于底座101外侧壁的电机202电连接,伸缩杆203背离第二底座1012一端设有一用于驱动轴承支撑架102升降的支撑板204。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底座1011和第二底座1012之间还设有用于减小轴承支撑架102因轴承104转动而产生的震动的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包括分别左右对称设于第一底座1011和第二底座1012之间的弹簧301,弹簧301上端与第一底座1011下端面相贴,弹簧301下端与第二底座1012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011下端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凸起1013,第二底座1012上端面设有可供定位凸起1013插入的限位凹槽1014。

作为一种优选:轴承支撑架102前表面中心水平方向设有用于放置轴承104并可供轴承104进行周向转动的轴承孔103,轴承支撑架102外侧壁轴承孔103对应处设有防止粉尘进入轴承104内的防尘罩4,防尘罩4包括设于轴承支撑架102前表面轴承孔103对应处的第一防尘罩402和设于轴承支撑架102后表面轴承孔103对应处的第二防尘罩403,第一通孔401包括设于第一防尘罩402中心可供转轴104伸出防尘罩4的第二通孔404和设于第二防尘罩403中心可供转轴伸入第二防尘罩403内的第三通孔405。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防尘罩402外侧壁上端面设有一可供操作者往防尘罩4内添增润滑油的进油口406。

作为一种优选:转轴支撑架102上端外侧壁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装置5,散热装置5为多个周向设于转轴支撑架102上端外侧壁的散热翅片501,且各个散热翅片501之间的间距夹角为30°。

作为一种优选:轴承支撑架102外侧壁还设有方便操作人员对该轴承座进行位移的抓握部10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