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6045发布日期:2019-07-13 10:0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



背景技术:

联轴器主要用于机械传动中原动机与从动机的动力扭矩传输领域,特别涉及到驱动机与从动机设备连接。目前传动机械业中广泛应用的联轴器种类很多,但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缺点是:一般主传动轴与从动轴在装配时需调整同轴度误差,而同轴度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联轴器传动运行的传动精度、运行的平稳性和寿命,目前的联轴器当主动轴和从动轴安装好后,联轴器的传动联接件一般无法拆掉或拆卸困难,主动轴和从动轴各自无法单独转动,因此两传动轴之间的同轴度误差的校准测量和调整比较困难。此外,由于设备运行存在冷态与热态,两轴同心发生较大变化,设备从冷态向热态过度运行时造成设备联轴器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无法满足设备长周期运行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包括位于左端和主动轴连接的主动轴连接部和位于右端和从动轴连接的从动轴连接部,所述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上部设置有将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一同时套设在主动轴连接部的外壁和从动轴连接部外壁上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上还套接有固定环;所述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下部还设置有将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开设于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下端相对位置并供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通过铜材料制作。优选地,所述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的连接位置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柔性套套接于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的上凸台外壁,所述通孔设置于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下凸台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为多个,所述多个固定环沿所述柔性套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套设在所述柔性套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连接处有缝隙,所述固定环避开缝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固定环、所述柔性套3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丝相适配的孔,所述固定螺丝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的孔及所述柔性套的孔,以将所述柔性套固定在所述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套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套的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发明的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上部通过柔性套连接,下方通过尼龙柱销固定连接,这样在设备运行存在冷态与热态,两轴同心发生较大变化时,柔性套能够适应两轴同心发生的变化,铜柱销能够进一步调节和改善主动轴连接部和从动轴连接部的位置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轴器硬过渡造成的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使设备能够稳定、持久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连接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高耐磨性的轴承联轴器结构,包括位于左端和主动轴连接的主动轴连接部10和位于右端和从动轴连接的从动轴连接部20,所述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上部设置有将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所述第一连接部30包括一同时套设在主动轴连接部10的外壁和从动轴连接部20外壁上的柔性套31,所述柔性套31上还套接有固定环32;所述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下部还设置有将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所述第二连接部40包括开设于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下端相对位置并供连接件41穿过的通孔42,由于发明的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上部通过柔性套31连接,下方通过连接件41固定连接,这样在设备运行存在冷态与热态,两轴同心发生较大变化时,柔性套31能够适应两轴同心发生的变化,连接件41能够进一步调节和改善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位置,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轴器硬过渡造成的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使设备能够稳定、持久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41为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通过铜材料制作,通过在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下方设置的通孔42,通孔42内部通过铜材料制作的双头螺栓将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固定在一起,在设备进行冷态与热态的工作状态变化时候,首先柔性套31进行初步调整,调整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位置,使其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高度和距离发生初步变化,再通过连接件41的再调整保持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连接刚度,由于连接件41通过铜材料制作,连接件41可随着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位置变化而微变形,既保持了该联轴器的柔性特性,又加强了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连接强度,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轴器硬过渡造成的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使设备能够稳定、持久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连接位置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柔性套31套接于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上凸台50外壁,所述通孔42设置于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下凸台60内部,安装时,本发明中的联轴器的主动轴连接部10和主动轴连接在一起,从动轴连接部20和从动轴连接在一起,工作人员将本发明中的柔性套31套设在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上凸台50上,进而实现对动力轴及从动轴的同步,所述柔性套31为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32为多个,所述多个固定环32沿所述柔性套3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套设在所述柔性套31上。本发明的联轴器的主动轴连接部10和主动轴连接在一起,从动轴连接部20和从动轴连接在一起,柔性套31套设在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的上凸台50上,在柔性套31上套设有固定环32,进而避免了柔性套31的脱落。在设备运行存在冷态与热态,两轴同心发生较大变化时,柔性套31能够适应两轴同心发生的变化,且固定环32有效固定柔性套31,防止其脱落,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轴器硬过渡造成的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使设备能够稳定、持久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连接处有缝隙,所述固定环32避开缝隙设置。为了防止固定环32影响柔性套31的工作,优选地,本发明中的固定环32在主动轴连接部10与从动轴连接部20的接触缝隙处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让位空间70,多个固定环32避开让位空间70设置。通过设置让位空间70并让多个固定环32避开让位空间70,有效保证了柔性套31的柔性同步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0还包括固定螺丝33,所述固定环32、所述柔性套3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丝33相适配的孔,所述固定螺丝33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32的孔及所述柔性套31的孔,以将所述柔性套31固定在所述主动轴连接部10和从动轴连接部20上。安装时,先将本发明中的联轴器的主动轴连接部10与主动轴轴连接在一起,然后将从动轴连接部20与从动轴连接在一起,并将柔性套31套设在主动轴连接部10与从动轴连接部20上。工作时,由于发明的连接动力轴的主动轴连接部10和连接待传动轴的从动轴连接部20通过柔性31套连接,在设备运行存在冷态与热态,两轴同心发生较大变化时,柔性套31能够适应两轴同心发生的变化,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轴器硬过渡造成的损坏、轴承磨损以及设备振动大等问题,使设备能够稳定、持久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柔性套3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套31的轴线平行。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