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的活塞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3769发布日期:2020-09-29 18:0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的活塞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的活塞杆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车辆的舒适性,汽车底盘系统均采用减震器进行减震缓冲,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振动,但弹簧自身还会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跳跃的,减震器依靠阻尼力来抑制弹簧的跳跃。常见的减震器的阻尼没有办法调节,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路况,对很多车辆爱好者来说,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乐趣。

因此,需要一种适应不同路况、阻尼可调的减震器,使驾驶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适应不同路况、阻尼可调的减震器。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杆组件,包括: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安装于活塞杆内,所述调节螺栓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活塞杆上的通孔连通;

阀针,所述阀针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

所述阀针远离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远离所述阀针的一端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针远离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设置有凸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针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凸台一端面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杆远离阀针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正六棱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杆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组件还包括:

安装盘端螺栓,所述安装盘端螺栓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内,并且所述安装盘端螺栓设置有内螺纹,并与所述阀杆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杆与所述阀针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组件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活塞杆一端的调节旋钮座,以及与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的调节旋转盘。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包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塞杆组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减震器的活塞杆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活塞缸中油腔上腔和油腔下腔中的油液,通过活塞杆上的通孔以及与调节螺栓上的通道连通流动,从而调节活塞缸中的阻尼力。

2、弹簧对阀针施加朝向阀杆的力,驱使阀针远离调节螺栓。

3、调节杆一端设置有正六棱柱,与阀杆上的凹槽配合,便于调节杆与阀杆连接,并且调节杆转动时,带动阀杆一起转动。

4、阀杆与安装盘端螺栓螺纹连接,调节杆带动阀杆转动的同时,阀杆沿阀杆的轴线移动,带动阀针远离或靠近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传递,精准的调节阀针上下位移的距离。

5、调节杆的端头设置有调节旋钮盘,便于人手转动调节杆。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活塞杆组件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活塞杆组件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适应不同路况、阻尼可调的减震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活塞杆组件,主要包括有活塞杆100、调节螺栓200、阀针300、阀杆400和调节杆500。

减震器主要有弹簧和阻尼器两个部分组成,阻尼器有活塞缸、活塞杆组件、调节旋钮组件等组成,而减震器的阻尼调节主要依靠活塞杆组件和调节旋钮组件来完成,活塞杆组件将活塞缸分为油腔上腔和油腔下腔。

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10的活塞杆100以及安装于活塞杆100内的调节螺栓200,并且调节螺栓200内设置有通道210,通道210与活塞杆100上的通孔110连通,使油腔上腔与油腔下腔的油液相互流动。

阀针300设置于调节螺栓200的一端,用于控制调节螺栓200通道210的开启与闭合,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的一端与阀杆400连接,并且阀杆400远离阀针300的一端与调节杆500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500转动,带动阀杆400转动的同时并沿活塞杆100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阀针300靠近或远离调节螺栓200与阀针300接触的端面,活塞杆100上的通孔110通常为4个,均匀设置在活塞杆100外周面上。

具体的工作原理:当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与阀针300接触的端面时,活塞杆100上的通孔110与调节螺栓200的通道210连通,这时,减震器受到拉伸后,活塞杆组件向上移动,油腔上腔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腔上腔内的油液经活塞组件中活塞推开下阀片流入油腔下腔,同时由于活塞杆中调节螺栓200的通道打开,油液经活塞杆上的通孔110流入到调节螺栓200的通道210中再流入到油腔下腔中,从而减小原运动的复原阻尼力;若减振器受压缩后,活塞杆组件向下移动,油腔下腔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腔下腔内的油液经活塞组件中活塞推开上阀片流入油腔上腔,同时由于活塞杆中调节螺栓200的通道打开,油液经调节螺栓200的通道210流入到活塞杆上的通孔110中在流入到油腔上腔中,从而减小原运动的压缩阻尼力,通过对油腔上腔和油腔下腔的油量控制来达到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同时调节阻尼力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的一端设置有凸台310,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栓200端面相抵接的平面以及插入到通道210内的锥形柱,该锥形柱引导阀针300向通道210内运动,阀针300上的平面使阀针300与调节螺栓200端面贴合更加紧密,防止油液流入或流出通道2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针300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弹簧320,所述弹簧320一端与所述凸台310一端面抵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栓200远离油腔下腔的一端面抵接,弹簧320对阀针施加朝向阀杆的力,进一步驱动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远离阀针300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凹槽410,调节杆500的一端设置有正六棱柱510,用于与阀杆400连接,调节杆500插入凹槽410内,阀杆400随着调节杆500一起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靠近调节杆500的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活塞杆的内壁设置有与阀杆400外螺纹相咬合的内螺纹。当调节杆500转动,带动阀杆400一起转动时,阀杆400在转动的同时由于螺纹啮合而沿活塞杆轴线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组件还包括安装盘端螺栓600,安装盘端螺栓600设置于活塞杆100内,并且安装盘端螺栓600设置有内螺纹,并与阀杆400螺纹连接,调节杆500在安装盘端螺栓600紧密螺纹上转动造成阀杆400沿活塞杆轴线方向运动,使阀针300同调节螺栓200端面间隙逐渐变小,直到完全闭合,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与阀针300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更换阀针30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组件还包括调节旋钮座700和调节旋转盘800。调节旋钮座700安装于活塞杆100的一端,调节旋转盘800通过调节杆500转动于调节旋钮座700上。

阀针300安装于活塞杆100内的阀杆400一端,阀杆400的另一端与调节杆500连接,并且调节杆500连接于安装在活塞缸一端的调节旋扭座700上,当转动调节旋转盘800时,调节旋转盘800带动调节杆500转动,从而使阀针300沿活塞杆100轴线移动,使阀针300与调节螺栓200之间的间隙改变,从而控制阻尼力。

下面参考图1详细描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减震器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适应不同路况、阻尼可调的减震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一种活塞杆组件的第一实施例中记载的装置。该活塞杆组件主要包括活塞杆100、调节螺栓200、阀针300、阀杆400和调节杆500。

减震器主要有弹簧和阻尼器两个部分组成,阻尼器有活塞缸、活塞杆组件、调节旋钮组件等组成,而减震器的阻尼调节主要依靠活塞杆组件和调节旋钮组件来完成,活塞杆组件将活塞缸分为油腔上腔和油腔下腔。

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10的活塞杆100以及安装于活塞杆100内的调节螺栓200,并且调节螺栓200内设置有通道210,通道210与活塞杆100上的通孔110连通,使油腔上腔与油腔下腔的油液相互流动。

阀针300设置于调节螺栓200的一端,用于控制调节螺栓200通道210的开启与闭合,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的一端与阀杆400连接,并且阀杆400远离阀针300的一端与调节杆500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杆500转动,带动阀杆400转动的同时并沿活塞杆100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阀针300靠近或远离调节螺栓200与阀针300接触的端面,活塞杆100上的通孔110通常为4个,均匀设置在活塞杆100外周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针300远离调节螺栓200的一端设置有凸台3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针300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弹簧320,弹簧320与凸台310一端面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远离阀针300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凹槽4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杆500的一端设置有正六棱柱5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靠近调节杆500的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组件还包括:

安装盘端螺栓600,安装盘端螺栓600设置于活塞杆100内,并且安装盘端螺栓600设置有内螺纹,并与阀杆400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杆400与阀针300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组件还包括:

安装于活塞杆100一端的调节旋钮座700,以及与调节杆500固定连接的调节旋转盘800。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00、调节螺栓200、阀针300、阀杆40o和调节杆500等具体结构均可参照前述活塞杆组件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设置,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