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813发布日期:2020-05-26 17:3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振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1809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包括油缸组件和活塞组件,所述油缸组件包括工作缸、设置于工作缸底部的压缩阀及设置在工作缸外部的贮油筒,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及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工作缸内,所述活塞铆接在活塞杆的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套接固定在活塞杆上,并与活塞之间留有空隙,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当汽车受到颠簸,减振器进行反复的收缩与伸长运动,此过程中活塞杆带动活塞在工作杆内反复进行滑动,在减震器进行收缩运动时,活塞杆带动活塞背离压缩阀滑动,活塞在复位后将碰撞到油缸顶部,此时,缓冲垫与活塞之间留有间隙阻断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向活塞的传导,有效的减小了对活塞的冲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减振器在工作时,减振器内的油液在反复经过活塞时与活塞摩擦产生热量,活塞在储油缸内反复滑动时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将使油液温度逐渐升高,油液温度升高后其黏度将变低,减振器的减震效果将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行冷却进而提高其工作时间的汽车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包括外工作缸、套设在外工作缸内的内工作缸、设置在外工作缸内的活塞杆和设置内工作缸内且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外工作缸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活塞杆接近内工作缸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多个阻尼孔,所述内工作腔、外工作腔与密封圈围成油腔,所述油腔内盛装有液压油,所述阻尼孔设置在活塞的外圈,所述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均为双层设置,所述外工作缸双层缸壁的之间与内工作缸的双层缸壁之间均形成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均盛装有冷却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受振时,内工作缸将在外工作缸内沿其轴向与外工作缸相向运动,处于活塞与内工作缸之间的液压油将通过阻尼孔流向由密封圈、内工作缸和活塞围成的油腔,此过程中,弹性件受压收缩,当弹性件大弹力大于内工作缸上的力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内工作缸将在外工作缸内沿其轴向与外工作缸相背离运动,处于油腔的液压油将通过阻尼孔流向活塞与内工作缸之间形成的腔体,在液压油通过阻尼孔时阻尼孔将该装置受到的外力消耗掉完成减震,由于阻尼孔设置在活塞的外圈,液压油通过阻尼孔时与活塞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将更快的传递到内工作缸上,且活塞的周壁与内工作缸内壁之间接触的面积将减小,活塞与内工作缸之间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将更小,该装置上所产生的热量将通过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的内壁传递到设置在冷却腔内的冷却液上,这样减缓液压油温度升高的速度,使该汽车减振器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工作缸的内壁内侧设置有导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更块的将活塞与内工作缸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内工作缸的内壁再传递到冷却液,这样在相同时间内增加了传递到冷却液的热量,提高了该装置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的表面设置有绝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热层将减少活塞与内工作缸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活塞上,由于活塞一直处于液压油内,这样通过活塞传递到液压油内的热量将减少,减缓了液压油温度的升高,当活塞与内工作缸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热量不能传递到活塞时,将传递到导热层再传递到冷却液,这样减缓了液压油温度的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的端面均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上设置有连通冷却腔的散热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递到冷却液的热量将使冷却液的温度升高,为保持冷却液的温度始终低于液压油的温度,通过散热杆将冷却液中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带周围环境中,这样加快了冷却液温度的降低,保证了后续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冷却液,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上均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分别连通所述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的冷却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受热蒸发后,可通过注液孔分别向外工作缸与内工作缸内添加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工作缸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油腔的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使用时间过长后,液压油的黏度已经不能满足减振器的正常减振要求后,通过注油孔可排出油腔内的液压油,再通过注油孔向油腔内加入新的液压油,这样实现了液压油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工作缸的端面与外工作缸的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拉环转动匹配个方向的安装,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设置为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形弹簧实现内工作缸的回弹,使内工作缸快速进行复位运动,而且锥形弹簧收缩后具有更小的体积,可减小该装置的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减缓液压油温度升高的速度,使该汽车减振器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

2.导热层在相同时间内增加了传递到冷却液的热量,提高了该装置的冷却效率;

3.散热层加快了冷却液温度的降低,保证了后续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冷却液,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工作缸;11、活塞杆;12、活塞;121、阻尼孔;2、内工作缸;21、密封圈;22、导热层;23、注油孔;3、弹性件;4、冷却腔;5、散热层;51、散热杆;6、注液孔;7、万向拉环;8、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减振器,包括外工作缸1、套设在外工作缸1内的内工作缸2、设置在外工作缸1内的活塞杆11和设置内工作缸2内且套设在活塞杆11上的密封圈21,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1由黄铜制成。

参照图2,密封圈21与外工作缸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弹性件3设置为锥形弹簧,活塞杆11接近内工作缸2的一端设置有活塞12,活塞12上设置有多个阻尼孔121,所述内工作腔、外工作腔与密封圈21围成油腔8,所述油腔8内盛装有液压油,阻尼孔121设置在活塞12的外圈,外工作缸1与内工作缸2均中空设置形成冷却腔4,冷却腔4内均盛装有冷却液,本实施例中,液压油为hr液压油,其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乙二醇水防冻液。

参照图2,外工作缸1与内工作缸2的外端面均设置有散热层5,散热层5上设置有连通冷却腔4的散热杆51,外工作缸1与内工作缸2上均设置有注液孔6,注液孔6分别连通外工作缸1与内工作缸2的冷却腔4,内工作缸2的端面与外工作缸1的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万向拉环7,本实施例中,散热层5为铝制成,散热杆51为铜制成,注液孔6与注油孔23均设置为单通阀。

参照图2与图3,内工作缸2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热层22,活塞12的表面设置有绝热层,导热层22为铜制成,绝热层由nbr制成,nbr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和耐热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汽车受振时,内工作缸2将在外工作缸1内沿其轴向与外工作缸1相向运动,活塞12将带动活塞杆11在内工作杆2内滑动,处于活塞12与内工作缸2之间的液压油将通过阻尼孔121流向密封圈21、内工作缸2和活塞12之间,此过程中,弹性件3受压收缩,当弹性件3大弹力大于内工作缸2上的力时,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内工作缸2将在外工作缸1内沿其轴向与外工作缸1相背离运动,处于密封圈21、内工作缸2和活塞12之间的液压油将通过阻尼孔121流向活塞12与内工作缸2之间形成的腔体,在液压油通过阻尼孔121时阻尼孔121将该装置受到的外力消耗掉完成以达到减震的目的,由于阻尼孔121设置在活塞12的外圈,液压油通过阻尼孔121时与活塞12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将更快的传递到导热层22上,绝热层将减少活塞12与内工作缸2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活塞12上,使活塞12与内工作缸2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尽可能的传递到导热层22上,导热层22上的温度再传递到内工作缸2上,且活塞12的周壁与内工作缸2内壁之间接触的面积将减小,活塞12与内工作缸2之间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将更小,该装置上所产生的热量将通过外工作缸1与内工作缸2的内壁传递到设置在冷却腔4内的冷却液上,传递到冷却液上的热量将通过散热杆51传递到散热层5上,进而传递周围的环境中,弹性件3为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压缩后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可减小该装置的体积,该装置可通过万向拉环7安装到汽车上;可通过注油孔23向油腔8内添加液压油,通过注液孔6向冷却腔4内添加冷却液。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